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7-08-29 05:02马瑞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朗读小学语文教学作用

马瑞

【摘 要】朗读训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抓好朗读训练,让课堂充满读书声,坚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毕生追求。好的朗读,可以达到声情并茂、意味悠远的效果;可以摄人魂魄,耐人寻味;可以把人带到一幅幅优美画卷中去,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中去;可以让人领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亦可以让人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如古人所说:“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述;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但觉神入文,文入心,永不失矣,日后動笔辄合,在已亦不知何来。”

【关键词】朗读;小学语文教学;作用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大多文质兼美,适合朗读。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保证学生有朗读的时间,让学生声情并茂地带着自己的理解,用心地品读,用声音诠释画面,真正做到读到位,而不是走走过场。朗读增强了学生的感悟能力,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全面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下面我来浅谈一下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作用的一些见解: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朗读教学认识不到位,忽略朗读的重要性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认识不到位,忽略朗读的重要性,导致朗读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只是一味的让学生进行简短的浏览,只针对部分句子进行朗诵,被当作是调节课堂气氛的一种方法,致使朗读教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教师没有对朗读教学进行系统性的研究,致使学生对朗读教学没有深刻的理解,从而影响小学生朗读能力和感知能力的提高。

(二)学生缺乏朗读兴趣,朗读学习效果整体较差

朗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教师对朗读教学的不重视,使学生缺乏朗读兴趣,最终导致小学生朗读学习效果整体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教学计划,采用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最终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三)缺乏健全的朗读考核体系,朗读教学执行差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考核体系的不健全,致使朗读教学的执行非常差,严重影响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致使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差,给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带来极大影响。

二、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通过朗读教学的不断应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会得到有效提高,使小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对于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知识有了更全面的感知,才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的感情变得更加丰富,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在进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的播放一些漫画里面的画面,再配上轻音乐,学生快速进入课文学习,让学生大声的将课文中描写小女孩所处情境的语句,从而让小学生富有感情色彩的去体会小女孩在寒冷的雪地里看到那些美好的画面时,心里的高兴和激动,从而促进小学生语言感知能力不断提高。

(二)让小学生对语文课文有更充分的理解

通过不断朗读练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会得到相应增强,从而让小学生对语文课文中的内容有更充分的理解,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进行《怀念母亲》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文中部分语句表现出来作者怨恨自己失去亲生母亲和离开祖国母亲的悲痛心情,通过不断朗读练习、反复的揣度,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这种浓郁的悲伤情感,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文中不同情感的波动,最终让学生对全文有更充分的理解。通过反复的朗读练习,学生可以掌握不同的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语句停顿有更好的把握,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增强小学生的语文审美情趣

在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开展不同学习目的的教学活动,在给小学生一些启示的同时,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放开思维去大声朗读,对于增强小学生的语文审美情趣会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不同情感的激发,小学生可以主动寻找更多的资料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将课文中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作为以后写作的素材。例如: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让学生朗读的画面和声音,形象具体的展现在眼前,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课文中不同语句带来的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如: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大量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感受语言的魅力。在各种朗读活动中,学生将累积下来的语文知识,充分运用到竞赛活动中,通过大胆的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来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全面提升。

(四)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在实践过程中,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断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和提高写作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有针对性的进行朗读,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爱国人士的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增强学生坚持奋斗、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在不同语文知识的渗透下,学生通过朗读,可以增强文字敏感度,将所学的知识累积起来,从而不断探索和创新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具有重要影响。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的记住某些文人的写作技巧,并将自己喜欢的语句组织起来,形成自己的写作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例如:在进行语文朗读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朗读方法,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所要表达情感,然后让学生可以积极发言,将自己觉得重要的语句大胆的朗读出来,不断地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朗读的机会,让学生读出抑扬顿挫,读出声情并茂,自己走进情境中更好地领悟作者的情感;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读出作者的深意,在朗读中感知文意,领悟内涵,真正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参考文献:

[1]钱莉.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周凤华.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魅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2(39):185-186.

[3]兴义市顶效镇新联小学贺克花.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N].贵州民族报,2013-08-19C03.

[4]杨娟.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上),2013(02):17.

[5]万小玲.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8):68.

猜你喜欢
朗读小学语文教学作用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