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的引入实践

2017-08-29 06:48孙翔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间操快乐体育课外活动

孙翔

【摘 要】本文分析了“快乐体育”理念的含义和教学意义,同时阐述了“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引入实践。旨在明确“快乐体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

【关键词】小学体育;快乐体育

一、“快乐体育”理念的含义和教学意义

(一)“快乐体育”理念的教学含义

“快乐体育”指的是通过引导学生享受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与愉快性,讲究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一种体育教学理念。“快樂体育”理念是围绕学生情感变化所展开的,通过引导学生享受和明确体育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潜在的运动细胞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快乐体育”理念能够较大的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健全的学生的人格,能够为培养学生终生锻炼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快乐体育”理念的教学意义

(1)满足体育教学内容多样化。体育教学的目的有许多,包括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教授专业的运用防护知识、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不同学生接收体育教育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比如说部分对篮球运动感兴趣的学生,接收体育教育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学习专业的篮球运用知识,培养自己的篮球运动技巧,提高自身的篮球水准,而同样也有一部分的学生,接收体育教育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拥有更加强健的体魄投入学习。“快乐体育”理念很好的应对了体育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多样性,强调以学生的教育主题,充分考虑到多样化的学生教育需求,使得体育教学本身也向着更加多元多样的方向发展。

(2)满足体育教学方法双向性。“快乐体育”理念推翻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教学联系,使得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式学习,真正从体育运用和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3)能够全面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传统体育教学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抹杀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自由和创造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得体育教学的效果较差。“快乐体育”理念正好解决和应对了这一局面,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将学生的个性化、自主性以及创造性培养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引入实践

(一)创造愉悦的课堂气氛

(1)体育教学思想的转变。明确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引导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和活动的兴趣与欲望,完成体育教学,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享受到体育运用的魅力,提高学生进行体育运用于活动的积极性。比如说A学生惧怕体育课程中的单杠和长跑活动,此时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对单杠和长跑运动的惧怕心理,改变学生的教学心态,使得学生从“苦学”状态转变成“乐学”状态,最终形成“会学”状态,迈出“快乐体育”的第一步。

(2)体育教学目标的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在于改善学生的身体体质,运用“快乐体育”理念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扩充和完善了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在提高学生体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终生锻炼的好习惯,利用体育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课外体育锻炼

(1)开展多样化的课间操活动。一般来说学校学生所做的课间操都是统一的一套,时间长了学生会觉得无聊,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课间操原本的锻炼效果。根据“快乐体育”理念,可以在体育课堂上编制和教授新的、具有各班特色的课间操,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课间操的兴趣,完成课间操的锻炼效果,同时以学校为整体的课间操变得更加的好看和有活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传统的课外活动在类型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遵循“快乐体育”理念,强调课外活动的多样性,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课外活动类型,同时安排专业的体育教师进行现场的指导工作,既能够保障活动现场的秩序和安全,同时还能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外活动之中,真正的实现学生的身心放松。

(3)开展家庭体育活动。与其他课程安排而言,校内的体育课程课时安排较少,这是因为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最主要的目标还是学习,因此可以安排和开展更多的家庭体育活动,既不耽误学生在校内的学习状况,还能够拉近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亲密程度。比如说,面对现在部分小学生过度肥胖的问题,在校内体育课堂上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改善效果,需要家长在假期期间多带孩子出门运动,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改进学生的生活状态,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并逐步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

三、总结

综上所述,“快乐体育”理念引入实践到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之中,能够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果,实现体育教学内容与目的的多样性、体育教学双向性的特点,引导学生享受体育运动的魅力,养成良好的体育活动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爱兵.“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分析及应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0:171.

猜你喜欢
课间操快乐体育课外活动
“疫”样课间操
“疫”样课间操
课外活动类作文
愉快的课间操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课间操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