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童“剧”

2017-08-29 05:08解敏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戏剧表演大班幼儿

【摘 要】本文通過开展大班幼儿的元旦表演这个案例来说明如何把“自主、共生、愉悦”这样一个理念贯穿于日常的幼儿园教育中。

【关键词】大班幼儿;戏剧表演;自主成长

每年的元旦,孩子们在幼儿园都有机会参与不同的活动,这是幼儿园给孩子们在园三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本次大班的元旦庆祝活动是新年诗歌会,表演形式为戏剧创作,这是孩子们从未接触过的。

一、实录

戏剧,对于我们幼儿园老师来说,都很陌生,想要让幼儿学习戏剧,那更是难上加难,我决定将我的疑惑和幼儿一起解决。在课堂上,我说:“小朋友们知道戏剧吗?”“知道,知道,不就是演戏吗?”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我继续追问:“那演什么好呢?”“要不就演故事吧?我觉得故事最好演!”一个孩子勇敢的发表了他的见解。果然,孩子的两点见解,成了我们最后演什么的重要线索。

二、分析

1.共生主题

结合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我们给每个孩子和家庭发放了调查表,最终根据投票结果选出了三个备选童话剧:①《白雪公主》;②《小蝌蚪找妈妈》;③《人鱼公主》。经过最后的投票,孩子们决定和美丽的白雪公主有个约会。

2.选取角色

题材和剧本敲定以后,那就是演员的角色选定。我把选择大权交由他们自己决定。我先向幼儿介绍了每个角色所需要的人数和演出的人物和内容,将每个角色图片都放在了不同的小组,然后请孩子们自己选择站到各自想演的角色的小组。但公主的角色,有六个小女孩想选。于是就此问题,我们再次展开讨论。一个男孩发表了他的意见:“让他们‘PK,吧!”最终有两个孩子的票一样多,她们一个演上半场,一个演下半场。其他没有选上的孩子也没有不高兴,重新选取了适合自己的角色。

3.区域表演

角色确定之后,就是排演了,幼儿们都很熟悉故事情节,所以我们的剧本创作很简单,而且几个能干的孩子还将剧本的每一幕用绘画的方式放在了班级表演区和阅读区。让孩子们能在区域游戏的同时,无形中也参加了排练。越来越多的幼儿选择表演区,每天的区域游戏就成了孩子们的自主排练场,每次的排练都特别地投入。

三、反思

1.以幼儿为线索,突破困境

在领完戏剧任务时,一头雾水的我将问题都“无情”的抛给了幼儿,此时这样的选择可能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首先,孩子选择的肯定是自己喜欢的和感兴趣的。其次,幼儿所发表的见解反映了他们的年龄特征。孩子们很快筛选出三个故事内容都是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征的。这远比老师自己冥思苦想出来的,更适合孩子。

2.面对幼儿,有时需要做一个“懒”老师

整个戏剧的表达和创作阶段,可以说老师是轻松的,因为孩子们都在快乐地忙着。从三个题材的选择开始,怎样筛选,我同样给了孩子们一些表演要求的建议。①我们的剧本必须要情节冲突明显,吸引观众,耳熟能详。②角色必须要多,班上每个小孩都能上台表演。通过对三个故事的策划案制作和投票选举,班上所有的孩子都对故事情节了如指掌,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教育活动中所不能及的。一节活动上得再好,都会有小部分孩子掌握不了,而幼儿都参与了题材的选择过程,他们自然而然的就都了解了。

现在的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对于演员的选定,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时老师过多地干预并非可行,大班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角色。勤快的老师不等于是好老师,同样懒老师也不等于是坏老师,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多给孩子自己去探索发现的机会。

3.自主成长,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在平时的班级各项活动中,我们注重孩子的自主发展。比如孩子的投票意识,从中班起他们就有了这个民主而公平的习惯。还有在表演区的排练,更是他们自主成长的平台,没有老师要求他们去排练,是孩子自发的参与。他们游戏中的排练,都是自己设计的动作。而不是所谓的训练成才,由老师来指导。正式演出结束后,我们的班级小舞台的表演每天还在继续,现在每个孩子都能演不同的角色,谁都能做导演,也许这就是自主带来的结果。

自主,是老师的一个好的教学策略,给孩子的是一个美好的未来。对于老师来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含苞待放的花苞,园丁只需要让其沐浴在大自然的阳光下,任其生长,静待花开,相信每一朵花都会绽放出不一样的绚丽。

参考文献:

[1]刘炎.幼儿园游戏与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解敏(1985~ ),女,汉族,江苏兴化人,百家湖幼儿园,从事幼教工作。

猜你喜欢
戏剧表演大班幼儿
浅析戏剧表演中的感觉艺术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微表情在戏剧表演中对艺术真实塑造的作用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社会学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
编趣味绘本,绘精彩童年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