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初中学生读书的良好习惯

2017-08-29 11:11杨俊发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视野习惯读书

杨俊发

【摘 要】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读书;习惯;视野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言:“书到用时方恨少”可见书籍对人类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读书的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据不完全统计:有不少初中生却不喜欢读书,甚至谈书色变,把读书当成了一种负担;有的学生读书却如蜻蜓点水一般不求甚解。如何让他们爱上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成为一种习惯呢?具体可以从以下进行尝试:

一、为学生营造一个乐于读书的环境

初中生的视野渐渐开阔,学生的精神发育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生活环境的影响,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阅读教育需要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生活环境。因此,要让学生爱上阅读,就得让校园、教室、班级散发出浓浓的书香气、读书味,为他们营造出一个读书的良好场所。

1.在教室里张贴与读书有关的名言名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室张贴适合孩子的名言名句,如: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万卷书等。

这些古今中外名人名家留下来的箴言,对学生们是一种警示,更是一种促进。这些名言警句如一面面镜子,让孩子们能够不时的打量自己读书的面容,像一盏盏明灯,时时照亮他们前进的方向,更像一阵阵充满了智慧的轻风,慢慢潜入孩子的心灵。

2.设置好书目录推荐区

初中学生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很难区分出哪些是好书,哪些书适合他们阅读。教师可利用教室的一角,为他们设置一个好书目录推荐区。

3.创设班级图书角

有的孩子并不是不愿意读书,而是由于家庭条件限制,没有书看;有的孩子家里有书,但是书的种类却非常单一,使学生感受没有新意,对书失去了兴趣。因此有必要在教室创建班级图书角。图书角的书可来自于学生家中的藏书和在学校图书馆中挑选出的学生喜爱的书以及班级征订的报刊杂志。

二、开展好阅读交流活动

1.开辟读书交流园

光读书推荐书还不够,还得思考、沉淀、交流读书的收获与乐趣,向他人倾诉读书的快乐与感受,让同学们彼此了解因读书而获得的进步。可在教室的墙壁上专门开辟一块“读书园地”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定期更换学生优秀的读后感或文章。

2.与爱读书的人面对面交流

如果有条件,可以请学校周围或者社会上爱读书的一些有识之士,和孩子们一起聊聊读书的乐趣,读书的好处,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开展班级读书会

在班上设置一节阅读课,并充分利用课余阅读时间,引导学生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开好班级读书会。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谈读书感受、续编故事、开展辩论赛、表演课本剧等让学生尽情的交流、展示读书的带来的喜悦。

4.在班级之间开展我们一起来读书活动

合作学习是初中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读了一段时间的书后往往不能坚持,或者读书的兴趣会被其它新奇的东西所冲淡。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我们一起来读书”的活动,让学生饶有兴趣的将读书之路坚持到底。将学校不同年级的同学结成队子,大家一起读。在同读共赏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收获,如初三年级给初一初二年级的同学讲故事,推荐好书。共学提出问题、互相探讨相关问题。

三、进行班级读书及读书评比

集体力量,是促使个人进步的重要动力与源泉。在开展一段时间的读书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对前段时间读书的情况進行总结、评价。教师或学校制定出读书班级或小组的评比条件。由各班或各小组进行申报,组成汇报团展示读书情况,并接受由教师和学生提问答辩,再结合平时读书的情况,为优秀读书班级或优秀读书小组颁奖。同时对班上爱读书,读书效果好的孩子授予“优秀读书学员”,用榜样的力量来带动其他同学们一起读书。

四、寻求家庭与学校配合,共同培养孩子读书的良好习惯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二学校,也是学生读书的一个重要场所。如果教师只重视在学校读书而忽视家庭读书的培养,学生同样不能养成读书的习惯。在家长会上,教师应与家长一起探讨读书对孩子的影响,并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在家中家长同样应给孩子营造一个读书的良好环境。一个爱读书的家长,一定会培养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家长应该多带孩子走进图书馆、书店,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在书籍的海洋里尽情的吮吸营养。

只要长期坚持读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就会自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拓展孩子的视野、思维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视野习惯读书
居· 视野
我爱读书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真相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