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2017-08-29 11:00张玉荣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方式生物

张玉荣

【摘 要】新课程给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本文就新课程下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效率

一、重视兴趣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喜欢一个老师就会认真听他的课,对某一学科有了兴趣就会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生物学中有许多和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课题,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因此,在学习中要精心设计生物实验,在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要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生物世界的神奇。

如七年级第一节生物课,我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带学生到生物实验室,参观里面的各种生物标本。通过观察这些标本,激发了他们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教学学习的中心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一般就是老师将固定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任务规划在限定的课堂时间内传输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像一个决定者,而学生充当着服从者的角色。很明显,这种老师起主导地位而完全忽略学生这个主体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时代需要了,而这也正是传统教学方式逐渐被淘汰的主要原因。因为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整体的教学目标或者教学水平都会打上阴影。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在教学方式上,老师们必须得做出相应的改变,其中重要的一项便是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互动问题,也就是说要转变老师作为决定者的角色,从而给学生们更多的自主空间。比如在实验课堂上,在基本引导操作过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实验目标并完成相应的报告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完全可以是一名引导者。这样的教学方式毫无疑问会对学生们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相关知识的加深理解和消化会很有帮助。

三、利用合作探究学习,拓宽创新能力培养的空间

生物教学涵盖的内容如果仅仅拘泥于理论知识,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会陷于“肤浅”的境地,这就堵塞了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路子。而合作探究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促使他们相互扶携,取长补短,将学习的触角延伸向更广的领域。

“探究式”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尽量设法使科学知识的传授过程接近知识最初获取的过程,在课堂上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式研究,即让学生自己思考做什么,怎么做。面对学生课堂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不直接回答,而是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适当地予以点拨,对于学生中好的做法和思路,教师应予以展示和分享,对于多数学生的疑问再集体讲解分析。这样的教学形式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掌握了科研方法,同时还是向学生渗透科学精神的一种有效形式。

例如,在学习“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猜想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实验去探究土壤、水、温度、空气等外部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接着,要求各小组进行实际操作,如实记录实验数据,然后再将数据加以整理,互相就自己所设计的实验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就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必要的点拨、指导;对学生没有涉及的地方,教师可适当予以补充和延伸,尽可能将理论知识和生产、生活现象有机融合在一起,再留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结,得出结论,实现知识的自我提炼和梳理,从而将本堂课所学与原有的知识表象联系在一起。最后,教师进行评估总结,各小组写成实验报告。

四、重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实验是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是受到学校设备或者实验条件的限制,大多数的生物实验很难做成。那么对于那些可以操作的实验,教师就要积极地帶领学生进行实验,从而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提升能力;对于师生很难亲自操作的实验,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等设备,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资源,将实验过程通过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从而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并掌握这些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进行实验“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会认识到根毛与根尖结构的多样性,可以看到通过肉眼观察不到的东西,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如,“探究植物吸水和失水的条件”这个实验,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很难发现其中的细微变化,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这个过程生动直观地播放出来,从而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这些内容,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总之,为了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们能为以后的发展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们在其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的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及新的教学要求对自身的教学方式作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教师更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总结,不要安于现状,找到更多可以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的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生物水平,为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琴.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及相关问题反思[J].学周刊,2013年06期.

[2]胡勇芳.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J].学周刊,2016年05期.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学方式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第12话 完美生物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