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写话教学中的“天时、地利、人和”之道

2017-08-29 00:56伍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低段生活语文

伍艳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第一学段写话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如何引导学生“对写话有兴趣,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是关键所在。在多年低段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出,遵循写话教学的 “天时、地利、人和”之道,努力挖掘教材文本的范例功能,结合特定节日、时令,巧熬心灵鸡汤,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并重视阅读、说话,加强积累加强指导与训练,定能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天时;地利;人和;低段写话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称第一学段的写作为“写话”, 课程总目标要求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写话刚入门,这是一个难点。因此,低段写话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写话兴趣显得格外重要。在多年低段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认真摸索写话教学之路,思辨 “天时、地利、人和”之道,谈谈感悟。

一、谈天时

语文课本通常也会按照季节进行编排的,我们可以根据孩子们的情感体验,适时进行添加写话训练。比如一上《秋天》一课,学习第二自然段讲到“一会儿”是什么意思?之后让学生读一读句子,重点指导“一会儿……一会儿……”的读法,在这句话中体会到大雁飞行时,两种队形经常在短时间内互相变换之后,写“一会儿……一会儿……”填空式写话。如照样子用;可以谈谈对秋天的感知如秋天到了,……。又如端午粽一课可以适当延后放置五月端阳时节,孩子们更喜欢加上准备一些关于端午的食材和风俗介绍,依托教材,做到言之有法,挖掘文本特点。写话兴趣有了,难点自然攻破。

二、说地利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大都以图画为主,所选的课文不但语言规范,浅显易懂,而且,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中的素材,给学生提供一个说话写话的“地利”环境。

1.“地利”之教材图文

(1)句式导入。从最简单的一句话开始。建立句子概念,培养学生把一句话写完整,从一年级上册教完拼音就要重视。具体做法——教师精选课文中的出现的句式,让学生反复读;然后,教师通过简单提问,让学生感悟到句子的主要部分;最后,让学生照着句子另外写一个句子。通过填空,自然领会这句话的主干部分,写话自然规范。

(2)图画助话。在低段平常的课文学习中.不难发现.文章的插图首先吸引孩子的目光。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生动的教材,培养学生理解、观察、想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可以这些插图为蓝本,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思考所获,可以写一句话,也可以写一段话,及时让学生通过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分享写话成果。

(3)故事导学。 小学生爱听故事是一大特点。通过文章中的一个个故事,让孩子们感知篇章结构,让孩子们懂得故事的大概模式。适当点拨故事的开头、中间、结尾的内容,让学生学编故事。开始,虽然部分孩子有一些困难,但经过长期的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地能写出一些故事来,并且还会加上自己的想象,听故事使学生初步感知了作文的格式,写起来也就有章可循了。

(4)儿歌助力。儿歌是启迪孩子写话的一把金钥匙。如小学语文部编课本第一册内含36首儿歌及古诗韵文,第二也内含25首,加进去那么多的篇幅供学生学习,就是因为这些赋予语言美、音韵美、内在美的特点的儿歌童谣有着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的特点,為教师、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语文课上从童谣儿歌起步指导学生学语言的,适应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低年级学生运用语言、巩固识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给学生创造了成功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地利”之摘抄积累

低段学生,尤其是对于刚学完拼音,学会朗读的孩子们来说学习写话是空中楼阁。虽然能快速让孩子们对写话产生兴趣,但是最大的困难还是词语的缺乏。于是,我及时交流其他小朋友精彩的写话语段,告诉他们这些小朋友他们写话时用的好的词汇都是来源于课外书,顺势引导孩子们多读注拼音的课外书籍,并发给他们利用一些精美的摘抄本引导积累好词好句,教会他们如何摘抄(抄不来的字也可以用拼音)比比谁是我们班的摘抄能手。这样以来,既提高了孩子们写话的积极性,又丰富了他们的课外阅读,也为写话准备做了及时的充电。

3.“地利”之生活链接

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棉花姑娘》等地方的文本是很遥远的事情,咱们大多数孩子没有那些生活体验,因此进行这些教学是很有难度的,所以在这些文本的学习中,通过收集视频及图片资料的方式把那些遥远的风景拉到现实中来。互联网的强大,拥有丰富的素材,怎么有效利用是关键。因此,借用地利因素,把语文拉到实际生活中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

(1)生活链接课堂。例如,在《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时,联系升旗仪式的学校特色、国家特色展开对“壮观”的理解和运用,这样既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又为孩子学习拓展了学习材料,打开了思路夯实了基础。在耳濡目染升旗仪式的壮观后,孩子们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设计了用“壮观”一词写话水到渠成。

(2)课堂延伸生活。语文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是通过直观感觉周围的事物,他们是无法用抽象的理性的思维洞察生活。为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要开放课堂,走出教室,把教学的触角伸入自然界,让低年级学生在生活、社会这个地利大环境中说说写写他们想表达的东西。

(3)融入生活,激发写话需求。如二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是一组写春天的课文。学完本组课文后,我及时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留心观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春天的气息,鼓励学生把春天用绘本的记录形式向全班同学介绍。之后,进行写话训练,然后在班级举办春天画 “话”展,大大激发了学生写话的兴趣。

(4)开展活动,感受快乐写话。经历丰富写话自然精彩,学生单调的生活环境造成写话精神状态萎靡,弥补学生生活经历枯燥无味的有效手段,就是创设有趣的写话情景,让学生把写话触角延伸到现实及以外的无限世界,自然就有豁然开朗的激情享受。如告知春游消息,并向孩子们征集“春游攻略”。孩子们写得不亦乐乎。因此,写话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多观察,多留意,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这样才没有把这个当做是写话的训练,而是和我们在聊天,在做有效设计。

三、聊人和

孟子在《公孙丑上》中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著名观点,极大地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此理用到课堂上,亦是如此。一节课设计得再完美,老师讲得再好,学生被动不积极,纵然还是成效不大。

1.调动心理机能,享受写话快乐

人和,这个决定性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一个是学生基本学情。每个语文老师都有自身特点,或幽默,或博学,或口才俱佳,或文采飞扬。因此设计时一定要能发挥自己特长,让你的教学能勾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设计时,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该阶段孩子的心理及学习特点一定要进行认真地思考。只有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才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主动性,为写话教学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2.呵护学生自尊,评价写话成果

细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写话兴趣兴趣和自信心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秘诀。孩子们每一篇写话作文都写之不易,他们更渴望对他们劳动的肯定与评价。针对低端学生的特点,给予他们真实有效地评价,如“小作家”、“小诗人”等等头衔的称号。少批评,多表扬,要及时。要采用得星机制,多用激励性评价,并定期推诵朗诵美文平台,在班级微信公众号发表等鼓励形式。

在日常的语文低段写话教学中,执行低段写话教学的标准要求,努力挖掘教材文本的范例功能,结合特定节日、时令,巧熬心灵鸡汤,重视阅读、说话,加强积累指导训练,既能提高了学生写话的兴趣,又增强了自信心,并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遵循写话教学的 “天时、地利、人和”之道,乃遵循自然之道。endprint

猜你喜欢
低段生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巧用绘本——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