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崇明东滩地区水稻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2017-08-30 14:11孙六生上海市东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崇明区202183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东滩崇明全生育期

孙六生 (上海市东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崇明区 202183)

杜 磊 奚 刚 曹伟召 陈小倩 左 军 熊 飞

(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市崇明区 202183)

2016年崇明东滩地区水稻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孙六生 (上海市东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崇明区 202183)

杜 磊 奚 刚 曹伟召 陈小倩 左 军 熊 飞

(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市崇明区 202183)

为筛选出适合崇明东滩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系),于2 0 1 6年进行了水稻新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4 6”“宁粳8号”“沪软1 2-1 2”“南粳5 2”产量较高,田间长势、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可扩大种植面积。“沪香1 1-2 1”“沪香软4 5 0”“武运粳2 7”产量增幅小,田间长势、农艺性状表现一般,建议继续试种观察。“苏香粳4号”比对照减产,不建议扩大种植面积,但可作为优质高产水稻生产选用品种。

水稻新品种(系);种植表现;产量;崇明东滩

为筛选出适合崇明东滩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系),笔者于2016年引进了8个水稻新品种(系),在统一栽培管理条件下,观察了其丰产性和适应性,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系)共9个,分别为“沪香11-21”“沪软12-12”“苏香粳4号”“沪香软450”“南粳46”“南粳52”(江中种业公司)“宁粳8号”(江中种业公司)“武运粳27”“金丰”(CK)。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在上实公司园区6号区渠北5号田内进行,试验田前茬为冬闲田,土壤为砂壤土,肥力水平中等偏上,田块平整,排灌方便。试验设1个品种为1个处理,每处理面积1 080 m2,不设重复。统一于5月29日播种,每667 m2用种量为6.5 kg,播前晒种1 d并进行浸种,每6.5 kg稻种用5.5%浸丰3 mL加适量水进行浸种,浸种时间为48 h。

1.3 田间管理

水稻全生育期每667 m2用纯氮22 kg左右,前后期比例为6.5∶3.5。基肥在土地耕翻前每667 m2施尿素10 kg左右,采用机器抛肥的方式进行;苗肥分3次施用,播后7~10 d每667 m2施尿素6 kg,播后15 d每667 m2施尿素7 kg,播后25 d每667 m2施二铵6 kg;长粗肥在7月25日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0 kg;促花肥在水稻叶龄余数3.5叶时每667 m2施尿素8 kg;保花肥在水稻叶龄余数2叶前后每667 m2施尿素6 kg+磷酸二铵4 kg。前期浅水勤灌,后期干湿交替至成熟。各处理统一防治病虫草害。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 量

由表1可知,参试各品种(系)的每667 m2理论产量变幅为449.8~689.9 kg,其中“南粳46”产量排名第1,每667 m2理论产量为689.9 kg,比CK增产36.0%;“宁粳8号”产量排名第2,每667 m2理论产量为655.5 kg,比CK增产29.3%;“沪软12-12”产量排名第3,每667 m2理论产量为606.5 kg,比CK增产19.6%;“南粳52”产量排名第4,每667 m2理论产量为570.5 kg,比CK增产12.5%;“沪香11-21”产量排名第5,每667 m2理论产量532.2 kg,比CK增产4.9%;“沪香软450”产量排名第6,每667 m2理论产量为530.1 kg,比CK增产4.5%;“武运粳27”产量排名第7,每667 m2理论产量为508.1 kg,比CK增产0.2%;“苏香粳4号”产量最低,每667 m2理论产量为449.8 kg,比CK减产11.3%。

表1 参试水稻新品种(系)穗粒结构及产量性状比较

2.2 穗粒结构

由表1可知,参试各品种(系)的每穗总粒数变幅为81~130粒,其中“沪香11-21”“苏香粳4号”“沪香软450”“武运粳27”的每穗总粒数均少于CK,其他品种(系)均比CK多。结实率变幅为91.4%~97.7%,最高为“沪香11-21”,最低为“苏香粳4号”。千粒重变幅为25.7~30.6 g,其中最高为“宁粳8号”,最低为“金丰”(CK)。

2.3 植株性状

由表1可知,参试各品种(系)的株高变幅为73.2~109 cm,除“南粳46”与CK相等且均为最高外,其他品种(系)均低于CK。穗长以CK最长,为18.3 cm,高于其他参试品种(系)。参试各品种(系)的总叶片数基本相等。

2.4 分蘖力和成穗率

由表2可知,参试各品种(系)的每667 m2高峰苗数变幅为28.7万~38.7万苗。分蘖力以“宁粳8号”最强,CK低于其他参试品种(系)。参试新品种(系)的成穗率变幅为57.9%~78.9%,其中“沪香11-21”最高,“南粳52”最低,仅“沪香11-21”“沪软12-12”“苏香粳4号”的成穗率高于C K。

表2 参试水稻新品种(系)群体动态及生育进程比较

2.5 全生育期

由表2可知,参试各品种(系)的全生育期变幅为134~143 d,其中CK全生育期最长,“苏香粳4号”和“沪香软450”比CK短1 d,相差不大,“武运粳27”全生育期最短,比CK短9 d。

3 参试各品种(系)综合评价

3.1 评 价

3.1.1 南粳46

理论产量排名第1,比CK增产36.0%,全生育期比CK短2 d,成穗率低于CK,平均株高109 cm,穗长15 cm,叶片数15张,穗大粒多,千粒重29.2 g,可扩大种植面积。

3.1.2 宁粳8号

理论产量排名第2,较CK增产29.3%,全生育期比CK短6 d,矮秆粗壮,穗大粒重,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田间长势旺盛,后期熟相好,可扩大种植面积。

3.1.3 沪软12-12

理论产量排名第3,较CK增产19.6%,全生育期比CK短7 d,成穗率高,株型适中,田间长势旺盛,穗型中等偏上,可扩大种植面积。

3.1.4 南粳52

理论产量排名第4,较CK增产12.5%,株高96.3 cm,茎秆粗壮、抗倒力强,穗长16.8 cm,穗大粒重,后期转色好,可扩大种植面积。

3.1.5 沪香11-21

理论产量排名第5,较CK增产4.9%,株高81.9 cm,长势茂盛,茎秆粗壮,叶姿挺直,结实率97.7%,分蘖力中等,抗逆性强,建议继续试种观察。

3.1.6 沪香软450

理论产量排名第6,较CK增产4.5%,矮秆,株型紧凑,分蘖性状一般,结实率94.6%,千粒重29.5 g,穗型一般,建议继续试种观察。

3.1.7 武运粳27

理论产量排名第7,较CK增产0.2%,千粒重26.3 g,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长势整齐,分蘖力强,成穗率一般,建议继续试种观察。

3.1.8 苏香粳4号

理论产量较CK减产11.3%,全生育期比CK短1 d,穗型一般,千粒重低,植株清秀,长势整齐,矮秆晚熟,不建议扩大种植面积。

3.2 结 论

综上所述,“南粳46”“宁粳8号”“沪软12-12”“南粳52”理论产量较高,比CK增产12.5%~36.0%,且田间长势、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可扩大种植面积。“沪香11-21”“沪香软450”“武运粳27”理论产量比CK增幅较小,且田间长势、农艺性状表现一般,建议继续试种观察。“苏香粳4号”理论产量较CK减产12.7%,穗型一般,千粒重低,不建议扩大种植面积,但可作为优质高产水稻生产选用品种。

2017-03-01

猜你喜欢
东滩崇明全生育期
美丽的东滩湿地公园
绿色厚植,生态崇明
兖矿集团东滩煤矿应用自移式皮带机尾提升综掘工作面智能化水平
崇明东滩保护区生态修复工程区的调水方案
黄淮海地区主栽大豆品种抗旱性比较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冬日时节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崇明模式 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