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杂交新品种“闵粉一号”的选育、特性及栽培技术

2017-08-30 14:11金明弟朱慧郅陆国岐偶晓捷张玮强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自交系抗病性抗性

金明弟 陆 奕 陈 峰 朱慧郅 陆国岐 偶晓捷 张玮强

(上海市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201199)

番茄杂交新品种“闵粉一号”的选育、特性及栽培技术

金明弟 陆 奕 陈 峰 朱慧郅 陆国岐 偶晓捷 张玮强

(上海市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201199)

利用航天搭载和系谱法育种技术,选育出粉红果、扁圆形、无青肩和果肉厚的自交系“4-1 5-3-3-1”和抗病性强、粉红果、高圆形、果肉厚和抗斑枯病的自交系“5-1 0-3-2-6”,再通过组合的选配,培育出番茄新品种“闵粉一号”。为促进“闵粉一号”的推广种植,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番茄;闵粉一号;太空诱变;系谱法;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番茄因其营养丰富、风味香郁、适应性广、易栽培、产量高、用途广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地的主要蔬菜作物。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设施农业和番茄产业的发展,我国对适合保护地生产的番茄品种需求不断扩大,生产上迫切需要耐贮运、货架期长且符合我国消费习惯的粉果型番茄品种[1-5]。针对我国现阶段保护地设施多数以不加热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为主、早春保护地番茄栽培面积较大的现实,闵行区农技中心利用航天搭载番茄材料,经过4代自交和优良株系间杂交,育成了优质、丰产、耐低温的粉果型番茄新品种“闵粉一号”,该品种于2013年通过上海市品种认定(沪农品认蔬果2013第003号)。为促进“闵粉一号”的推广种植,笔者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1 选育过程

以番茄品种“98-8”和“908”为原始材料,2008年通过搭载“神舟七号”航天飞船,以实现太空诱变。2009年春季将经航天搭载返回的种子播种,并定植于大棚内,然后通过系谱法,选育出优良自交系“4-15-3-3-1”和抗病性强自交系“5-10-3-2-6”,最后采用优良株系间杂交,最终选育出高产、优质和抗病性强的杂交种“闵粉一号”。

1.1 番茄品种“98-8”诱变后代的选育

2008年番茄品种“98-8”通过搭载“神舟七号”航天飞船实现太空诱变。2009年,对该群体的302株太空诱变材料逐株进行观察鉴定。鉴定结果表明,编号为4-15的单株与其他单株相比,具有植株生长健壮、抗病性强等优点。经连续4年自交,结合株选、果选(见图1),自交系“4-15-3-3-1”的农艺性状稳定,表现为无限生长类型,7~8叶着生第1花序,花序间隔2~3叶;果实为粉红色、扁圆形、无青肩,单果重250 g左右,果肉厚,抗性强,畸形果少(见表1)。

1.2 番茄品种“908”诱变后代的选育

表1 自交系4-15-3-3-1植物学性状分析

图1 自交系4-15-3-3-1选育过程

2009年春季将航天搭载的“908”材料种子播种,并定植于大棚内,对该群体的207份诱变材料逐株进行观察鉴定。鉴定结果表明,编号为5-10的单株具有植株生长健壮、自封顶、抗病性强等特点。经连续4年自交,结合株选、果选(见图2),自交系“5-10-3-2-6”表现为自封顶,株高60 cm,6~7叶着生第1花序,花序间隔2~3叶;果实为粉红果、高圆形,单果重300 g左右,果肉厚;抗性强,尤抗斑枯病,畸形果少(见表2)。

表2 自交系5-10-3-2-6植物学性状分析

图2 自交系 5-10-3-2-6选育过程

1.3 杂交种选育

以自交系“4-15-3-3-1”为母本、自交系“5-10-3-2-6”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F1代不仅高产、优质,且抗病性强,最终将其命名为“闵粉一号”。

2 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

2.1 特征特性

2.1.1 特 征

“闵粉一号”为无限生长类型,主茎第1花序着生在第7节位,叶片长68 cm、宽47 cm,单果重为285~308 g,果形呈扁圆形,果肩棱沟轻,果肩部无裂口,果实横切面的果心较小,果皮厚9 mm,心皮厚9 mm,果实有6个心室;幼果无绿色果肩,果实成熟后呈粉红色,果肉也为粉红色;开花期中等,成熟期中等,果实干物质含量中等(见表3)。

表3 “闵粉一号”园艺性状统计

2.1.2 特 性

(1)特异性。相比其他番茄品种,“闵粉一号”生长势强健,座果能力强,成熟时果实酸甜适中、口感好、果实硬、耐运输。(2)稳定性。“闵粉一号”在选育过程中,经过3次重复观测,植株生长类型、茎叶着毛、叶片形状、叶片类型、成熟期等性状特征均能保持遗传上的相对稳定。

2.2 抗病性

经试验鉴定,“闵粉一号”抗病性强。2011-2012年进行田间抗病性调查,“闵粉一号”的灰霉病、脐腐病、斑枯病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5.8、4.6、1.2(见表4),综合抗性优于“金棚一号”,且对斑枯病的抗性表现突出[6,7]。

表4 “闵粉一号”田间发病情况调查

2.3 产 量

2 0 1 1年在上海航育种子基地场内进行了品比试验,2012-2013年在闵行、松江、宝山、青浦等地进行了春季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闵粉一号”不仅农艺性状优良,抗病抗逆性强,且产量高。多年多点的栽培试验表明,“闵粉一号”平均每667 m2单产为4 903.7 kg,比对照品种高4.33%(见表5)。

表5 “闵粉一号”多年多点试验的产量结果比较

3 早春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时播种

“闵粉一号”作早春栽培时,适宜播种期一般在前一年11月下旬。播种前种子采取消毒、温烫浸种等措施,播种前1 d苗床浇透水,且采用撒播方式播种,力求均匀。播种后覆盖1.0 cm厚的育苗基质,播后至出苗覆盖无纺布。

3.2 苗期管理

早春栽培气温保持在白天25 ℃、夜间18 ℃左右,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定植前7 d充分炼苗,并剪除基部黄叶。

3.3 定 植

定植期一般在2月上中旬,番茄苗龄控制在75 d左右,及时定植。定植畦要求深沟高畦,每畦(连沟宽 1.5 m)栽植2行,株距38 cm左右,每667 m2栽植密度为2 800~3 000株。

3.4 田间管理

温度管理尽可能围绕目标温度进行。田间进行单杆整枝、吊蔓栽培。每穗果实超过5个以上的,及时用剪刀疏花疏果,并定期观测,及时剪除畸形果。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及番茄生长的实际需要,适时定量补给水分,保持干湿均匀,防止裂果。成熟后及时采收。

[1] 屈冬玉,胡鸿.中国蔬菜产业展望[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

[2] 祝旅.我国主要蔬菜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及今后的方向和任务[J].中国蔬菜,1996(1):1-4.

[3]陈新伟.法国番茄育种研究概况[J].中国蔬菜,1996(2):53-55.

[4] 杨振民,郭家珍,李佩华.保加利亚的番茄育种[J].中国蔬菜, 1990(1):50-52.

[5] 潘洪玉,张浩,丁利,等.番茄叶霉病菌对几种杀菌剂敏感性的测定[J].中国蔬菜,1997(2):32-33.

[6] 冯兰香,徐玲,刘坤,等.番茄苗期对病毒病和叶霉病的多抗性鉴定方法[J].中国蔬菜,1994(3):52-55.

[7] 柴敏,张环.北京地区蕃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及分化规律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9,14(3):113-118.

2017-03-15

猜你喜欢
自交系抗病性抗性
亚洲玉米螟对Cry1Ac蛋白抗性适合度代价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玉米自交系雌雄穗开花间隔与产量及抗旱性的相关性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玉米自交系京92遗传改良研究
玉米自交系保纯和提纯
甜玉米常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防治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