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防治西瓜蚜虫药效试验简报

2017-08-30 14:11陈谊君施圣高曹伟召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崇明药效蚜虫

陈谊君 施圣高 王 楠 左 军 曹伟召

(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市崇明区 202183)

不同药剂防治西瓜蚜虫药效试验简报

陈谊君 施圣高 王 楠 左 军 曹伟召

(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市崇明区 202183)

近年来,上海市崇明区西瓜生产上蚜虫发生严重,为有效解决该问题,特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西瓜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西瓜蚜虫均有一定的防效,且均对西瓜生长安全,在防治西瓜蚜虫时均可使用。但1 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2 5 00倍液的药剂使用量少、浓度低、成本低,对蚜虫的速效性、持效性均较好,该药剂最值得推广应用。

药剂;西瓜;蚜虫;防效

近年来,上海市崇明区西瓜种植面积呈大幅上升趋势,每年种植面积都在万亩以上。但崇明区西瓜生产上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尤其是西瓜黄蚜(属同翅目蚜科,俗称“油虫”、“蜜虫”等)发生非常严重[1]。西瓜蚜虫以成虫及若虫群集在西瓜的嫩叶背面和嫩茎上吸食汁液,瓜苗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瓜苗萎蔫,生长点枯死,瓜苗生长停滞,该虫发生严重时在瓜苗期即能造成整株枯死;老叶受害不卷曲,但提前枯落,大大缩短结瓜期,严重影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还能传播病毒病,引起西瓜病毒病的大量发生[2],导致植株出现花叶、畸形、矮化、早衰等症状。为有效防治该虫害,笔者通过查阅蚜虫发生特点及已有的蚜虫防治药剂研究[3-6],特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西瓜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相关药剂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供试药剂为特福力(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隆施(10%氟啶虫酰胺颗粒剂,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上海悦联化工有限公司)。试验防治对象为蚜虫。供试作物为西瓜,品种为“双色冰淇淋”,大棚种植,西瓜育苗时间为2014年12月17日,并于2015年1月18日移栽,长势良好。试验设在上海市崇明区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园艺部大棚内进行,试验田土壤为沙质壤土,肥力中等偏上,前茬作物为草莓。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见表1),1个处理为1个大棚,每个大棚面积为200 m2,不设重复。除本试验选用的药剂外,各药剂处理区均未使用其他药剂防治其他病虫害,且环境条件和其他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施药日期为2015年6月11日,喷药工具为GF-2A-04.16L背包式手动喷雾器,各药剂处理均对水15 L对茎叶进行均匀喷雾,要求叶片正反面均匀喷施(西瓜蚜虫主要集中在背面,尽量打到背面,喷匀喷透)。

表1 试验处理设计

1.3 调查时间和方法

每次喷药后1 d、3 d、7 d、10 d,目测观察各药剂处理区西瓜生长情况,调查药剂安全性。

施药前调查各处理区平均每株西瓜的蚜虫数,采用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3株西瓜苗,并挂牌标记。药后1 d、3 d、7 d、10 d分别调查定株定叶上的残存活蚜虫数,计算各处理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

计算公式:虫口减退率(%)=[(药前虫量-药后虫量)/药前虫量]×100%;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试验数据用新复极差方法进行方差分析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由表2、3可知,药后1 d,5种药剂处理对蚜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均在47%以上,其中处理(1)、(2)、(3)、(4)间防效差异不显著,且均与处理(5)间防效差异达显著水平。药后3 d,5种药剂处理对蚜虫的防效均较好,均达80%以上,其中处理(1)防效最好,为89.95%,处理(2)次之,但5种药剂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药后7 d,处理(1)和处理(2)的防效较好,分别为98.83%和98.25%,2个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但均与其他3个处理间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次为处理(4)和处理(5),2个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处理(3)防效略低,为93.95%,与其余4个处理间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药后10 d,处理(1)防效为99.54%,处理(2)次之,处理(5)防效最差,为85.62%,处理(1)、(2)、(3)、(4)间防效差异不显著,但均与处理(5)间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由图1可知,在药后1 d至药后10 d,处理(1)、(2)、(3)、(4)防效趋于同步,均为上升趋势,且防效差异也不明显,总体上来说是处理(1)的防效更好,处理(2)次之,处理(4)由于添加有机硅助剂,防效略优于处理(3);处理(5)的防效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药后1 d到药后3 d上升幅度较大,与处理(3)、(4)相比,其速效性好,但在药后10 d防效下降,表明其持效性差。5种药剂的综合防效排序为处理(1)>处理(2)>处理(4)>处理(3)>处理(5)。

表2 各处理不同时期活蚜虫数比较 (单位:头)

表3 各处理不同时期的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比较(单位:%)

2.2 安全性

通过施药后不定期观察,各药剂处理区西瓜均正常生长,均未出现瓜果畸形、苗株药害等现象,表明各药剂对西瓜生长安全。

图1 各处理不同时期对西瓜蚜虫的防效对比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22%氟啶虫胺腈1 500倍液)、处理(2)(10%氟啶虫酰胺2 500倍液)、处理(3)(22%氟啶虫胺腈3 000倍液)、处理(4)[22%氟啶虫胺腈+有机硅助剂(杰效利)3 000倍液]、处理(5)(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对西瓜蚜虫均有一定的防效,且对西瓜生长安全。但鉴于处理(2)的药剂使用量少、浓度低、成本低,对蚜虫的速效性、持效性均较好,药后1 d至药后10 d防效均优于其它4种药剂,且药后10 d的防效可达99%以上,故该药剂最值得推广应用。

[1] 马兴华.蚜虫对大棚西瓜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瓜菜, 2011,24(2):52-53.

[2] 王海燕,张国鑫,宗峰阳,等.蚜虫传播非持久性病毒的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1):9163-9164.

[3] 李玲.7种药剂对西瓜蚜虫的防治效果[J].甘肃农业科技, 2006(8):36-37.

[4] 陆银,陶先东.南通城郊地区早春大棚西瓜蚜虫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园艺,2014(17):121.

[5] 王少丽,张友军,徐宝云.北京地区西瓜蚜虫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10):44-46.

[6] 闫香春,李柏良,赵雨霏,等.几种药剂在防治西瓜蚜虫上的药效试验[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0(12):101.

2017-04-07

猜你喜欢
崇明药效蚜虫
蚜虫婆婆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绿色厚植,生态崇明
4种杀虫剂对草莓叶螨的田间药效研究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药效
冬日时节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崇明模式 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