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路径探析

2017-09-01 22:39苏丹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职业幸福感高校辅导员影响因素

苏丹

【摘 要】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关系到这支队伍的战斗力。本文从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性出发,分析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对学生、学校及社会的重要意义及影响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因素,进而探索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途径,为推动学生和辅导员成长、学校发展乃至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重要性;影响因素;路径

所谓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指出当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而有一支团结、积极向上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队伍是推进工作的重要环节。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是高校教育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性

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会对辅导员的身心产生重要影响,辅导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工作,在不仅把工作当成维持生计的手段而是一份事业看待的前提下,还会对学生、学校乃至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意义。

(一)利于学生的成长

在所有教职员工中,辅导员往往是高校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最多的,“三进”——进课堂、进寝室、进圈子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学生的生活琐事、学业发展、职业规划、身心健康、实习就业等都与辅导员有联系,因此,辅导员的道德水平、工作态度和能力、价值观念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对其职业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有重要影响,它可以推动辅导员把这份工作当成毕生事业,为此去提升个人道德水准、业务水平,及时调整工作状态,用自我的积极向上、乐观进取去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二)利于学校的发展

学生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中的重点工作,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稳定性、积极性、能力等都会影响到学生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学校的发展。所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让他们具有稳定的思想、晋升的空间和畅通的晋升渠道、较高的职业地位、较好的物质保障、健全的奖惩机制、明确的工作定位、完备的培训培养规划对于这支队伍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在这些方面的完善,才能更快的促进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培养出更多的专业甚至专家型辅导员人才,这对学校长远发展有重要作用。

(三)利于社会的和谐

学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地方,辅导员对于学生成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学生在高校深造,不仅汲取知识,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三观”的形成都有可能受到辅导员的影响,正能量的传递有利于学生踏入社会后促进社会和谐,负能量的传递则可能会通过学生阻碍社会发展。所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让他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一)社会认同

个体的职业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是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辅导员外部环境的优化对辅导员缓解身心疲劳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应为辅导员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支持系统,为他们追寻职业幸福感提供外部氛围。目前,在社会上,很多人对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职责知之甚少,甚至出现了不尊重辅导员的现象。所以,要在社会上广泛宣传辅导员的重要作用,使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让辅导员在繁杂的工作和时刻可能面临学生出现突发状况需承担责任而产生的压力中接收到社会认同的讯息,找到来自社会给予的职业幸福感。

(二)学校重视

高校要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就一定要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尤其要重视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虽然集体利益优先,但是个人利益的满足程度,势必会影响集体利益,辅导员不仅要爱学生、爱学校、爱教育事业,自身同样也需要被关心。学校应深入了解辅导员的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对症下药地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第一,学校领导和教师重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辅导员的工作,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与学校领导交流的机会不多,但是十分需要领导的关心,希望领导遇见辅导员的时候多一些微笑和问候,开设辅导员之家,举行辅导员座谈会、联谊会等都会使辅导员感到精神愉悦,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学校领导可在老师中间加大宣传力度,使全校职工支持这份工作,并动员教职工参与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切身体会这份工作的重要性,才能给予给多的尊重,营造更和谐的工作氛围。

第二,明确辅导员工作定位和职责并切实执行。很多高校将辅导员的工作定位为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工作职责上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突发事件处理等内容。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往往出现偏差,辅导员面临很多日常事务,诸如制作表格、修改文字等,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方面却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所以学校在对辅导员工作的定位和职责明确后应切实执行,进行规范管理,让辅导员从大量繁杂的日常事务中摆脱出来,更好的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同时,可聘请专家型学生教育工作者担任辅导员的指导老师,尤其针对年轻辅导员,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第三,保障晋升的空间和畅通的晋升渠道。在辅导员晋升方面,每个高校有自己不同的做法。有的高校把辅导员纳入教师编制,高校辅导员既是教师,也是管理干部,坚持双线晋升,使其既可以选择专职教师的职称晋升路线,又可以选择行政管理人员的职级上升渠道,畅通了辅导员向上发展的渠道。即便是打造专业型、专家型辅导员,也同样可以在他们的级别上给予明确定位,这样可以使辅导员看到自己岗位的发展前景,更有干劲。

第四,统筹本校辅导员职业规划。虽然辅导员个人的职业规划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为了减小辅导员的流动性,学校可以结合本校發展的需要对辅导员的职业进行统筹规划。围绕人才培养需要和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目标,结合辅导员个人兴趣、能力和职业发展愿望,科学划分辅导员工作领域和工作内容,不定期让辅导员参与培训或轮岗锻炼,培训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让辅导员在更大层面上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人生发展提供专业性指导。endprint

第五,完善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学校应建立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并不定期了解辅导员对此评价体系的认同度和建议,以不断完善,可以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竞争机制,重视平时考核对定期考核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指导和检查,定期评选优秀辅导员、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鼓励辅导员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及时树立辅导员典型人物,在辅导员群体中起到领军作用。

第六,减轻工作压力,建立辅导员职业心理预警机制。由于工作的繁杂性、责任度导致辅导员感到工作压力大,有时候情绪会较低落,影响到工作状态,幸福感下降。为应对高校辅导员心理“高压”状态,除了学校协调辅导员管理学生一致、减少形式主义的检查和评比,减少辅导员的非教学任务负担等,还要建立由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牵头的辅导员心理预警机制,关注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建立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心理危机并给予干预,提高正性情绪体验,促进辅导员的身心健康,才能有更好的心理状态影响学生。

第七,给予更好的物质保障。并不是每个辅导员都有事业编制,在收入方面便产生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没有事业编制的男性辅导员,流动性非常大。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为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建立提薪制度,可以给达到不同年限且考核优秀的辅导员不同的待遇,比如科级、处级待遇,给予更好的物质保障很重要,可以让辅导员提高生活品质,也更加依赖并珍惜这份工作。

(三)自我认知

辅导员工作不仅需要社会认同和学校重视,辅导员自身也应该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认同理念,增加对本职岗位的热爱,当毕业多年的学生告诉你是他最尊敬的老师时,自我价值自然得以实现。在外部条件并不完全满足自身需要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心态,具有阿Q一样的乐观精神,通过一系列措施从内在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做一个乐观主义者。

第一,加强心理素质。随着高校扩招,生源质量良莠不齐,学生面临学业、就业等系列问题,有些学生心理脆弱导致心理障碍,给辅导员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处理一个心理障碍学生的问题往往使辅导员感到身心疲惫。所以,辅导员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具备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不仅仅成为学生思想的“垃圾桶”。同时,有些高校规定辅导员必须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使辅导员感到时刻围绕在身边的无形压力,加上管理制度、发展前景、工作内容等一系列问题,让一些辅导员在遭受挫折时对工作灰心丧气,此时,辅导员要学会自我排解负面情绪,才能从中获得职业幸福感。

第二,提高品德修养。辅导员通过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去感染学生,真正实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同时,辅导员应及时掌握时事动向,紧跟大局,不断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在学生出现对时事热点认识偏差时能给予正确疏导,避免出现思想偏激。在此过程中,认识到从事教育是一件关系着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事业,从而增加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热情,进而为自己获得职业幸福感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第三,提升业务能力。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事无巨细,因而很多辅导员戏称自己是“警察”、“消防员”、“心理咨询师”、“计算机专家”或110、120、114、119。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例,有些辅导员要上《职业素质与就业指导》课程,即便不承担该课程教学的辅导员,往往都会涉及到帮助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这对辅导员的工作能力是个挑战,试问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都没有规划怎样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给予很好的建议?辅导员应理清工作思路,提高科研水平,创新工作方法,从繁杂的工作中跳脱出来。辅导员这个角色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不断提升业务能力,进修、培训、看书、网络学习、同行交流等方式武装头脑,才能在这个岗位上越做越好。

第四,提高身体素质。辅导员要学会科学安排自己的工作与休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习惯。不仅要重视身体素质的提高,在闲暇时间里,辅导员可以旅行、唱歌、学习插花等,这些可以极大地丰富精神世界,使心灵得到彻底的放松,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

辅导员是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高校辅导員在工作中体验到职业幸福感,不仅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保证,也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愿望,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前进的保障。只有在社会和学校的重视下,推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同时,辅导员自我提高对这份职业的认知,双管齐下,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实现辅导员人生价值,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顾亚丽.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构建——从学校及辅导员两个层面来实现.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黄军伟.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亟待提升:拒作“橡皮人生”.中国教育报,2012.1.

[3]张爱芹.“80后”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应然、突然与重塑.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3.7.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幸福感高校辅导员影响因素
基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看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中的实践应用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