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运用 巩固提高—五年级语文期末综合评价

2017-09-03 10:47保定市教科所杨振兴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武王姜太公纣王

○保定市教科所 杨振兴

聚焦运用 巩固提高—五年级语文期末综合评价

○保定市教科所 杨振兴

五年级是重要的学习阶段,是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形成和提高的主要时期,为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提高相关能力,我们精心准备了以下的测试,相信自己,你一定会成功!

★善于倾听,是一种高雅的素养。学会倾听,要做到“五心”——专心、耐心、细心、虚心、用心。下面,请你先浏览题目要求,带着这些问题,用心倾听老师读短文,用你平时喜欢的阅读方法摘记相关信息,并按要求作答。

1.听老师把词语读三遍,再写下来。

两字词语:

( )( )( )( )

( )( )( )( )

四字词语:

()( )

2.听老师把《武王伐纣》的故事读一遍,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武王出兵讨伐纣王有三个时机,武王觉得可以出兵的两次时机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姜太公觉得可以出兵的时机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纣王身上应该汲取哪些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知识

一、语言积累

1.品味字词中“人”的身影。选择一组,说说同类偏旁字的特点。

jǔ jué( ) shēnyín( )páoxiào( )

chān fú( ) dǒu sǒu( )fǔmō( )

xiōnɡ tánɡ( )bìbǎnɡ( )tuǐjiǎo( )

cánkuì( ) yōu huàn( )lián mǐn( )

偏旁( ),特点:________________。

2.走进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1)哥哥的xífu( )我们叫sǎo( ),妈妈的jiěmèi( )我们叫yí( )。

(2)《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cáocāo( )执掌的魏国,与刘备领导的蜀国和孙权主政的吴国之间发生的故事。刘备手下有一位“常胜将军”名叫( ),孙权手下的水军dūdū( )名叫周瑜。

(3)一句句诗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令人向往的古代儿童的生活画面(按原文填空)——“大儿( ),中儿( )。最喜小儿无赖,( )。”“草铺横野六七里,( )。归来饱饭黄昏后,( )。”

3.这些人物有怎样的特点?为他们选择合适的“名片称呼”。

(人物)晏子 诸葛亮 杨氏之子 周瑜 武松

(名片称呼)聪明伶俐 能言善辩 嫉贤妒能 神机妙算 武艺超人

基本技能

一、这些名言名句你能补充完整吗?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

2.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

3.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

4.冬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

5.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蜜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__________________,。

二、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一)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按原文填空。

2.老舍不仅是散文家,而且是有名的小说家、剧作家,请写出你知道的他的两部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 )(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 )的。

1.按原文填空。

2.面对如此的繁花街巷,你会想起哪些诗句?(至少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能力

课内外阅读。

1.分析名家名篇。

材料一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选自【美国】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

抓住加点词语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激动得留下了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这次阻击战。

(选自魏巍《再见了,亲人》)

(1)联系上下文解释“雪中送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见了,亲人》全篇用第二人称,且多处运用“直接抒情”和“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方式。先用“ ”画出上面文字中直接表达志愿军战士情感的句子。再用“直接抒情”与“叙事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写一段话,表达你对某亲人或朋友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指路的小孩

王安忆

香港屯门有一条轻铁,沿途一边是街道,一边是山坡绿地。站台是敞开的,立着车费刷卡机,自己刷卡。站在月台上,看闲花野草,楼宇路人,过一会儿,有电车驶来,路轨声在高远的天空下散得很远。于是,就有一种悠闲。

头一回搭轻铁去天水围看朋友,半路上与一个小孩同行。那是个胖胖的男孩,穿一条肥大的短裤,颈上挂着八达通卡,手里提一具黑色的乐器盒,肩上的布袋里想必就是乐谱了,是星期六上琴课或者下琴课回家。看他神情严肃、身负要务的样子很有趣,便逗他,指他的盒子说:“双簧管?”又说:“单簧管?”他先还绷着,后来就绷不住了,鼓鼓的脸颊露出笑容。第三遍猜:“小提琴?”他用劲点一下头,猜对了。于是,我们就唱一段小提琴基础课程《开塞》练习曲,与他套近乎。他不说话,只是笑,就此我们与他之间,就有了些默契。然后,轻铁到站了。

搭乘的情形比预想的要复杂。首先,同一个站台上却有多条不同方向的路线;其次,我们要去的天水围似乎不在任何一条路线上。于是,招来新识的朋友,请他指点。他默想片刻,胖胖的手指头在路线图上指定一个点,表示是我们应乘的那路车;沿线爬行一段,停下了,表示我们需抵达的地方;停一会,手指头跳到另一条路线上,这回的意思是换车。然后,迅速爬行,直至天水围,停下。指点完毕,他便走开去,与我们保持一段距离。

车来了,才知道他与我们上同一路车。拥塞的人群,将我们的视线阻断了,有几次,我见他转着头寻找我们,脸上流露出焦急的表情,但等找见我们,却又立即回过头,看前边人的脊背。到他指定换车的站,原来是个枢纽大站,下车后,他遥遥对着我们,指出一个方向。顺他指点走了几步,不料,已到对面站台的他,又转身奔来。

他努力交替滚圆的小腿,将小提琴盒提高到膝盖以上,好避免磕碰,就更吃力了,肩上的布袋就拍打着他的身子。我们不由停下脚步。他一边跑,一边用手再次强调地指点,使我们明白走错了。这一回,他引领着我们走到正确的站台,还是站在一段距离以外。车站月台上熙来攘往,他与我们,就像茫茫人海中的相遇相知,聚散无常的样子。等驶往天水围的轻铁靠站,小孩看我们上车,才放心离去,乘坐他自己的车。

从他手提的三分之二尺寸的小提琴看,他不会超过十岁的年龄,却一个人辗转搭车上下琴课,还负起为陌生人指路的义务,一路负责到底,已有成人的心志。从头至尾,他基本没有说话,怕我们听不懂他的广东话,大概还怕我们笑话他的普通话,极少又极关键的几个字,是用英语说。惟有那《开塞》小提琴练习曲的旋律,为我们作沟通,于萍水中结交。

(1)概括文章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家王安忆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特点鲜明的“指路的小孩”。结合有关语句,写出你的体会。

长相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好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觉得王安忆的这篇文章在写作方面哪些地方值得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面表达。

(1)用自己读书的实例,解释你对培根下面读书名言的理解。

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图作文。

《父与子》是德国漫画大师卜劳恩的代表作。书中用漫画的形式讲了“父与子”许多有趣的小故事。《最后一个苹果》讲了一个怎样的有趣故事?你又感悟到什么?请用文字写出你的理解和感悟,完成一篇习作。

附:听力材料

第一题材料:

两字词语:比赛摔跤的“摔跤”,有些拘束的“拘束”,十分幼稚的“幼稚”,痴迷电脑的“痴迷”,招待客人的“招待”,遵守规矩的“规矩”,灯火辉煌的“辉煌”,露出破绽的“破绽”。

四字词语:翠色欲流,安居乐业。

第二题材料:

武王伐纣

商朝末年,纣王非常暴虐,周武王准备出兵讨伐纣王。周武王的军师姜太公,劝周武王多多了解敌情,再做决定。一天,派去探听敌情的人回来报告:“纣王因为他的叔叔比干常常规谏他,纣王就把他叔叔比干杀了,大臣们都很愤慨。”

武王听到这个消息,问姜太公:“纣王这样暴虐,他的大臣们都已经离心,我现在可以出兵了吗?”

姜太公摇摇头,说:“时机还没到。他只是杀他的臣子,一般老百姓未必都知道。”

过了一些时候,又有新的消息来了:“纣王在一个冬天的早晨,看见一位农夫赤着脚淌水过河,他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这个人不怕冷呢?于是下令把他捉住!剖开那人小腿来研究。”

这一次,武王以为机会不可多得,又问姜太公:“我可以出兵了吗?”

姜太公沉吟了一会儿,还是摇摇头说:“再等一段时间吧。”

又过了一些时候,有人把最新的消息带回来:“纣王怕老百姓批评他,下令禁止人们在街上讲话。现在纣王的京城里,彼此认识的人在路上碰见了,只是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不敢交谈。”

姜太公听到这个消息,不等武王问他,自己就先跑来见武王说:“我们可以出兵了!”

武王听了姜太公的话,举行誓师典礼,出兵讨伐纣王。商纣王因为残害忠良,欺压民众,人心背散,结果很快被武王打败了。

猜你喜欢
武王姜太公纣王
汉魏六朝小说中的姜太公故事文献综述
商纣王的暴政
牧野之战
问鼎
问鼎
“武王攻击纣尸”的原由探析
姜太公钓鱼
姜太公钓鱼新传
众叛亲离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