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和牧草在“草—菌—菜”生态模式中的效应研究

2017-09-08 02:00林玉霖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狼尾草菌渣平菇

林玉霖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局 365000)

稻草和牧草在“草—菌—菜”生态模式中的效应研究

林玉霖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局 365000)

采用稻草和杂交狼尾草作为平菇培养料,再利用平菇菌渣栽培白菜的试验结果表明:狼尾草作培养料栽培平菇的产量极显著高于稻草,生物学效率为94.51%;用稻草和狼尾草的平菇菌渣栽培白菜,两者产量差异不显著。

稻草;牧草;草—菌—菜;食用菌

传统农业产业模式分为“作物生产”和“动物生产”两个方面,是一种极不平衡的消耗性产业模式,产生的农业废弃物(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猪粪、鸡粪、牛粪等)对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压力,是目前我国农业立体污染难以根治的原因所在。通过“作物生产”+“动物生产”+“食用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流动,每个环节产生的废弃物都得到利用,并形成闭环,不仅降低甚至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也提高了各链条的产值,这是新的循环经济产业模式[1]。因此,生物能源的循环利用成为各国的研究热点。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我国拥有量居世界首位,每年生产的秸秆约1/3未得到综合利用[2]。此外,牧草作为另一种新的生物能源植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对于牧草的循环利用研究则较少。

食用菌栽培后的菌渣处理是一个再生产的过程,不仅可以解决污染问题,也能充分利用资源。据学者研究,菌渣含有大量的菌丝体和丰富的营养物质,但霉菌和害虫极易在其中繁衍增殖。若将菌渣废弃,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由于霉菌和害虫的生长,势必会增加空气中霉菌孢子和害虫的数量,易造成病虫害的蔓延[3]。食用菌的菌渣经简单处理可作为有机肥施用,或作为饲料用于鱼、禽、畜喂养,或调整配方继续作为原料栽培其他食用菌。目前,对菌渣利用的研究比较多,但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成果有限[4-5]。本研究以狼尾草和稻草作为平菇栽培料,再利用其菌渣栽培白菜进行比较试验,为发展“草-菌-菜”生态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栽培材料

水稻品种选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谷秆两用稻 ‘东南201’;牧草选用狼尾草品种,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平菇品种为‘平菇9400’;白菜品种为‘农科185’。

1.2 试验方法

把稻草和狼尾草按一定比例配入平菇栽培料中,在相同条件下以袋栽的方式栽培平菇。收获平菇后把剩余的菌渣磨成粉状,作为有机肥用于盆栽白菜。平菇栽培试验设稻草组和狼尾草组2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5袋,随机区组设计。用平菇收获后的稻草菌渣和狼尾草菌渣栽培白菜,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

1.3 平菇栽培管理

平菇对碳源和氮源利用比例(碳氮比)要求较高,且碳氮比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一般菌丝体生长阶段碳氮比以(20~30)∶1为宜,子实体生长阶段碳氮比以(40~60)∶1为宜[5]。据此,水稻栽培平菇栽培料配方为稻草70%、木屑10%、麸皮18%、碳酸钙1%、糖1%,pH值7.0左右,每袋用稻草139.4 g。狼尾草栽培料配方为狼尾草70%、木屑10%、麸皮18%、碳酸钙1%、糖1%,pH值7.0左右,每袋用狼尾草136.3 g。

栽培料加水以手捏成团,手指缝有水渗出不滴下,撒出即散为宜;装袋松紧适度,袋内无空隙且高度一致;进行高压灭菌,待袋内温度降至常温时接种,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发菌培养控制温度20℃、湿度70%~90%,光照强度500 Lx左右,早晚进行通风换气,并向空旷处喷水增湿。

1.4 白菜栽培管理

盆栽白菜每10 kg干土施尿素3.6 g、过磷酸钙5.3 g、氯化钾1.5 g,并将稻草和狼尾草食用菌渣磨成粉,施入蔬菜栽培盆内。蔬菜盆栽在自然网室内进行,每日早晚适量浇水。

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对成熟的食用菌适时采收,分别记录稻草组和狼尾草组栽培的平菇产量(包括鲜重和干重)。生物学效率(%)= 子实体鲜重/ 培养料干重×100[6]。盆栽白菜一次性采收,并称重。

用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处理,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料处理的平菇产量

从表1可知,平菇栽培试验中,平菇的鲜重和干重狼尾草组均极显著高于稻草组。说明用狼尾草作栽培料栽培平菇的产量效应极显著优于稻草。

表1 不同栽培料处理的平菇产量 (单位:g)

注:产量为每袋重量,下同。

2.2 水稻和狼尾草生物学效率比较

从表2可知,稻草组生物学效率为73.31%,极显著低于狼尾草组(94.51%)。汤陈祺等[7]研究表明,用其他原料如棉籽壳、高粱壳、玉米芯、甜菜渣以及其他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的生物学效率一般为73%~111%。本试验狼尾草组和稻草组栽培平菇的生物学效率在合理范围内,且在本试验条件下,狼尾草(杂交狼尾草)栽培平菇的生物学效率较优。

表2 不同栽培料处理栽培平菇的生物学效率

2.3 不同菌渣栽培白菜的产量效应

用稻草菌渣栽培白菜的处理,每盆白菜产量为775.6 g,用狼尾草菌渣栽培白菜的处理,每盆白菜产量为748.9 g,二者产量差异不显著。由于平菇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胞内酶和胞外酶,具有较强的纤维分解能力,使培养料的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使得稻草和狼尾草在经过平菇栽培的环节后对白菜产量影响不显著。

3 小结与讨论

利用稻草和狼尾草栽培食用菌,不仅能够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而且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两者作培养料栽培平菇的产量以及生物学效率存在极显著差异,用狼尾草栽培平菇,平菇的鲜重和干重都极显著高于用稻草栽培的。说明狼尾草栽培平菇相对稻草栽培平菇更具优势。狼尾草栽培平菇的生物学效率极显著高于以稻草栽培的生物学效率。进一步说明用狼尾草栽培平菇的效果优于稻草。

菌渣利用是“草—菌—菜”模式循环利用中的重要环节。用稻草菌渣和狼尾草菌渣栽培白菜,白菜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稻草菌渣与狼尾草菌渣栽培效果相差不大。食用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胞内酶和胞外酶,具有较强的纤维分解能力,使菌渣结构发生质的变化,秸秆粗纤维降低50%、木质素降低30%、粗蛋白增加6%~7%、粗脂肪增加1倍左右[8],适合作为栽培蔬菜的有机肥。

[1]李玉.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前瞻[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4):446-450.

[2]董佑福,侯方安.重新认识秸秆资源发展秸秆循环经济[J].当代农机,2007 (9):14-15.

[3]李用芳.食用菌菌渣的再利用[J].生物学通报,2001 (4):44-45.

[4]冀永杰,国淑梅,牛贞福.秸秆育菇与农业循环经济[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1):56-57.

[5]哈申吐力古尔,白福林.平菇的生物学特性[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 (6):79-80.

[6]王辉琼,眭辉金,马一鸣.草菇周年栽培与菇渣三级循环利用技术简介[J].中国食用菌,2011 (1):67.

[7]汤陈祺,管大耀,罗朝荣,等.以草代木反季节周年栽培香菇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1996(4):46.

[8]项忠明,范凤英,申秀芳,等.我国食用菌代料栽培[J].辽宁农业科学,1990(2):37-39.

(责任编辑:刘新永)

Effectiveness of rice straw and forage grass in ecological model of ‘grass-mushroom-vegetable’

LIN Yu-lin
(SanmingAgriculturalBureau,FujianProvince365000)

Using rice straw and hybrid Pennisetum as the culture material of oyster mushroom, and then using the culture medium residues of mushroom to cultivate Chinese cabb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Pleurotusostreatuscultivated withPennisetumalopecuroidesas culture materia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traw, and the biological efficiency was 94.51%. The yield of Chinese cabbag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cultivation with culture medium residues of mushroom from rice straw andPennisetumalopecuroides.

Straw; forage grass; grass-mushroom-vegetable; edible fungi

2017-05-02

林玉霖,男,1987年生,助理农艺师。

10.13651/j.cnki.fjnykj.2017.05.002

猜你喜欢
狼尾草菌渣平菇
临清市平菇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薏苡秸秆与杂交狼尾草混合青贮品质的研究
平菇种植记
平菇菌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我国抗生素菌渣资源化研究新进展
菌渣猪粪还田下麦稻重金属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价
微生物菌渣管理分析
抗生素制药菌渣的处理技术探究
杂交狼尾草对育肥猪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Al3+胁迫下的野生狼尾草种子萌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