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英语标题的生态翻译解读

2017-09-13 10:18黄书君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3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黄书君

摘要:作为新闻报道的“精华”,标题在新闻英文报道中起到高度概括主题、画龙点睛作用,标题翻译得是否准确、精炼和传神也直接影响着新闻英语的阅读点击量。从生态翻译的视角来研究标题,通过可操作性强的“三维”转换翻译法,使译者结合社会、作者(杂志)和读者等多方因素做出符合新闻英语翻译的生态环境的选择和相应的判断,为未来新闻翻译带来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新闻英语标题;《经济学人》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3.073

新闻英语的构成主要有三部分:标题、导语和正文。作为新闻报道的“精华”,标题在新闻英文报道中起到高度概括主题,画龙点睛作用。一个生动醒目的标题,或意味深长,或风趣诙谐,都可使读者在短时间内从海量的信息中定位和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国初具规模的读者群和潜在的广阔市场使不少新闻媒体也致力于开发中英文双语媒介,官方译本为我国英语爱好者和学习者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如《金融时报》推出了每日英语双语阅读板块,《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推出的中英双语APP《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同时也引起了英语研究者们浓厚兴趣:如何使新闻英语标题的翻译既要忠于原标题的意义,也能体现原标题的巧妙设计和文化内涵。對闻英语标题的翻译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1)翻译原则探索,如“信达雅”,功能对等理论,互文性等;(2)翻译美学;(3)跨文化角度;(4)翻译策略与技巧,鲜有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分析新闻英语标题的汉译。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研究《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简称“商论”)的标题汉译,旨在探究新闻英语标题研究的新视角,扩宽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应用范围。

1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于2001年起源于我国学者胡庚申教授撰写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一书,是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翻译的研究范式。该范式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入了翻译理论研究,将人与环境间“自然选择”的关系和翻译与文化语境的关系进行类比,认为只有“适应或顺应了文化环境或语境”的翻译才能“生存”。“翻译生态环境”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即“翻译群落”)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译者通过不断交替地进行“选择”和“适应”的循环过程,从而产出符合这个生态环境的最佳的翻译——“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基于“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主要为“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

2新闻英语标题的翻译生态环境

对于翻译而言,译者以外的一切都可以看作是翻译的生态环境。新闻英语标题的翻译生态环境包括社会、作者(杂志)、读者等。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国人对国际国内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科技的进步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各种新闻移动客户端、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推广方便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新闻英语标题是否耳目一新,标题翻译是否处理得当将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搜索量和点击率。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经济学人》的中英文双语版《商论》中的新闻标题。创刊170多年的《经济学人》是“伦敦出版的新闻和意见周刊杂志,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同类杂志中最优秀的一本”。包括经济与管理、科学与技术、书评与艺术等栏目,《商论》于2015年3月投放市场,APP中推送的所有文章均精心挑选自其中的商业、金融和科技板块,每月推30篇文章左右,然后“由通晓中英文的编辑在保留原文风格的前提下,把它们译成中文”。

《商论》的主要读者有两种:(1)被该杂志前沿的内容和全球视角的深度分析所吸引的各界精英人士,如政商学界的决策者和企业家等。一些英语能力较弱的读者可从中文版入手,获取准确的文本信息,通过双语互换功能顺便学习英语。(2)被该杂志刊登的文章中犀利的观点以及“玩味语言的春秋笔法”所吸引的英语学习者,而且各类专业英语考试中也偏爱改编该杂志的文章作为考试题源。

译者在对新闻英语标题进行翻译时,不能仅寻求字面信息的吻合,更应该发挥译者的主导作用,结合他们所处的整个生态环境对译文做出“适应性的选择”。

3《经济学人》新闻标题翻译中的“三维”转换

3.1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转换体现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如词汇、语法、修辞风格等。译者在翻译前要了解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翻译时要注意凸显原标题中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

例1:

英文:Data-centre software

Progress without profits

译文:数据中心软件

有进步,没利润 (摘自2016年1月《商论》)

《商论》中的新闻标题通常包括引题、主题和副题。本例中的“Data-centre software”属于引题(也称肩题或眉题),告知这则报道是关于数据中心软件的。引题位于主题之前,起交代和说明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结果以及具体事实的作用。“Progress without profits”是主题,说明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的枢纽,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这则新闻标题为一些创业公司堪忧和惋惜,认为他们正在把云计算变得更快更灵活,但它们中的多数不会存活下来。该主题运用了押头韵的修辞手法,看起来赏心悦目,读起来悦耳动听。译文与原文在语音、形式和内容上遥相呼应:三字格体现了语音上的朗朗上口,“有”和“无”这对反义词体现了形式上的鲜明对比,内容上同样言简意赅,为原标题增光添彩。在语法结构上,原文是“without”的后置定语修饰名词“Progress”,若保证结构一致应译为 “没有利润的进步”,然而译者很巧妙地将这一偏正结构的名词转换为了并列结构的动词,使中文标题读起来更有力。endprint

3.2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意识和文化,反之,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意识和文化也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发展。“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处理好新闻英语标题中的文化负载词是翻译成功的必要条件。文化負载词是指那些包含了某种特定文化信息的词、词组或者短语,如反映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词,体现心理特征、思维习惯的词等。

例2:

英文:Schumpeter

The great gambler

译文:熊彼特

了不起的赌徒 (摘自2015年7月《商论》)

这则报道讲述了上世纪最伟大的买卖资本家之一,Kirk Kerkorian的传奇人生。他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却也不择手段发家致富。标题“The great gambler”来源于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925年所写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的中篇小说“The Great Gatsby”。小说通过主人翁盖茨比的故事批判了当时的美国以财富的多少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错误标准,提出了在美国梦的物质梦想实现以后,究竟应该如想的精神梦想的深刻问题。主标题“The great gambler”是对该报道的提炼和升华,也是作者在对社会和文明经过深邃和理论的思考后对读者提出的期望。翻译该标题时需充分了解标题的文化背景和内涵,适当的进行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才能再现原文的深刻哲理。因此,译者并未将其译为“伟大的赌徒”或其他,而是根据众所周知的中文版标题“了不起的盖茨比”译成“了不起的赌徒”,这个借喻有效地增强了报道的表达力,让中文读者可以第一时间联想到这部风靡全球的小说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主演的同名热播电影,以及他们刻画和演绎出的社会百态。

3.3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把关注重点放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根据纽马克的文本类型分类,不同类型的新闻英语标题侧重不同,但每一种类型的标题都需要达到揭示主题的交际意图。

例3:

英文:Softbank

Here comes the Son

译文:软银集团

后继有人?(摘自2015年11月《商论》)

这是对日本电信科技公司“软银集团”的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孙正义寻找接班人的报道。他把谷歌的前首席商务官尼科什·阿罗拉(Nikesh Arora)请到软银,并在2015年5月指定阿罗拉为继任人,给予其总裁头衔。虽然阿罗拉的广泛人脉保证了软银集团在印度电子商务市场的庞大份额有增无减,但是他是否能招架这个日式企业内部的政治角力同样也受到很多人的质疑。本例中主题“Here comes the Son”中大写的“Son”表示这并不是单纯的指孩子,而是“God the Son”(上帝圣子)的简称,也可指“超凡入圣的儿子或登帝位的儿子”。无论是哪一种,这个借喻都暗指“软银集团”的发展如日中天,该企业的继任人可谓万众瞩目,但未来的路也很艰辛。译文“后继有人”很忠实的反映了本则报道的字面意义,本例的巧妙之处在于标点“?”,清楚明白地指出了“the Son”并非看起来那么光鲜亮丽的身份,而是饱含重任,前路艰辛漫长的写照。若仅仅考虑到要逐字地反映原文的意思而不根据生态环境做任何适应性的信息处理,除了难以保证吸引阅读的交际功能之外,读者也会感受不到标题的深意。

4结语

在信息传播技术高速发展和新媒体形式多样化的今天,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和高性价比使之逐渐成为人们了解国内外新闻、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而作为“点睛之笔”的新闻标题就成了读者评判是否阅读某条新闻的首要判断条件,同样,标题翻译得是否准确、精炼和传神也直接影响着新闻英语的阅读点击量。因此,从生态翻译的视角来研究标题,使译者结合社会、作者(杂志)和读者等多方因素做出符合新闻英语翻译的生态环境的选择和适应的判断,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可操作性强的“三维”转换翻译法,为未来新闻翻译的发展带来新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张浩.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J].新闻界,2014,(11):187188.

[2]思创哈格斯.生态翻译学的国际化进展与趋势[J].上海翻译,2013,(4):14.

[3]蔡新乐.《翻译适应选择论》简评[J].中国科技翻译,2006,(1):5859.

[4]胡庚申.对生态翻译学几个问题“商榷”的回应与建议[J].中国翻译,2014,(11):8689.

[5]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性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25.

[6]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59.

[7]洪兵,朱昭昭.《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的广告经营与广告营销[J].新闻大学,2011(2):8488.

[8]匿名.《经济学人》发布中英文双语App 每月推30篇文章[EB/OL]. http://money.163.com/15/0408/21/AMN92T2700253B0H.html,201548.

[9]匿名. 新闻标题——主题、引题、副题[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408a760100io27.html,2010517.

[10]吴文艳.外宣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原则与方法[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4,(11):166170.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