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路站侧穿危楼的微振动爆破控制优化

2017-09-15 02:50鹿全鑫胡文奎郭建民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7年9期
关键词:危楼布置图复式

鹿全鑫,胡文奎,郭建民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

延安路站侧穿危楼的微振动爆破控制优化

鹿全鑫1,胡文奎2,郭建民1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

钻爆法施工是当前乃至将来一定时期内隧道掘进的主要手段。为降低爆破振动对危楼的影响,以青岛地铁延安路站1号风道侧穿危楼为工程背景,试验并分析了复式楔形掏槽降振失败的原因。通过采用大直径中空孔掏槽方式和逐孔起爆网路,将爆破振动有害效应有效降低约50%,保证了隧道顺利侧穿危楼。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对其他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隧道爆破;振动效应;中空孔;逐孔起爆

0 引言

钻爆法施工是隧道开挖的常用方法,由于其对不同的地质条件有很好的适应性,开挖成本低,尤其适用于破碎围岩隧道、坚硬岩石隧道和大量短隧道施工,是当前乃至将来一定时期内隧道掘进的主要手段。在城市浅埋隧道爆破开挖振动控制方面,国内学者提出了诸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为保护地面建筑物以及后续施工提供依据。本文介绍了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延安路站1号风道侧穿危楼所采用的大直径中空孔、微振动爆破施工技术。本技术依据“短进尺,弱爆破,多循环,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理,采用大直径中空孔掏槽方式和逐孔起爆网络,大大降低了爆破的有害效应,保证了隧道顺利地侧穿危楼,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丰富了我国隧道爆破减振技术。

1 工程概况

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延安路站1号风道围岩等级为Ⅳ~Ⅴ级,开挖跨度13.2m,开挖高度15.2 m,采用“CRD法”施工。风道南侧为172号居民楼,为20世纪70年代砖混结构,居民楼距离风道开挖边线7.5 m,距离风道拱顶的垂直距离为14.1 m,风道穿越172号居民楼总长为23.58 m。按照《青岛市延安三路172号、174号住宅楼结构安全性及危险性分析鉴定报告》文件,172号楼为危楼,要求爆破振动速度控制在0.5 cm/s之内。爆破施工中采用两台TC-4850测振仪测振(见图1)。1号风道断面开挖按1→6的顺序(见图2),1部采用台阶法开挖。

图1 风道与危楼平面关系图

图2 风道与危楼剖面关系图

爆破施工重、难点:首先施工的风道1部上台阶宽6.5 m,高3.4 m,只能通过掏槽创造临空面,自由面有限,且爆源距危楼相对较近,爆破振动较难控制,是爆破振动控制的重、难点。

2 初始爆破方案

2.1 复式楔形掏槽爆破方案

风道1部上台阶循环进尺1.0 m,采用复式楔形掏槽(见图3),为防止掏槽区振速超标,前四个掏槽孔逐孔起爆。整体炮眼布置如图4所示,采用普通抗水性导爆管雷管(最大20段,参数见表1)。爆破工作面分四个小区域,采用孔外延期技术并做好保护措施,A-1雷管簇与A-2、A-3雷管簇之间分别采用8段和20段孔外延期然后一次起爆,第二次起爆B区,爆破网络连接示意如图5所示。

图3 复式楔形掏槽布置图(一)

图4 上台阶爆破炮眼布置图(一)

表1 上台阶爆破参数(一)

图5 爆破网络示意图(一)

采用上述方案进行三个循环试炮。测点布置如图2所示,测得爆破振速最大值分别为1.00 cm/s、0.98 cm/s和1.25 cm/s,均远远超出0.5 cm/s的控制指标。对于复式楔形掏槽爆破方案,虽然能很好地克服岩石的夹制作用,容易把岩石抛出,且施工进尺较大,炸药消耗量较低,但是从现场振动监测来看,此方案在振速要求苛刻的情况下振速容易超标。经分析,采用复式楔形掏槽方案,超振的主要原因有:

(1)风道埋深较浅,且距离危楼较近。

(2)进尺偏大。根据萨道夫斯基公式计算,最大进尺不应大于0.5 m,否则极易超振。

(3)斜眼掏槽炮孔与自由面夹角不合理。

(4)掏槽部位单段最大起爆药量偏大。

综上,拟采用缩短进尺的方式,继续使用复式楔形掏槽进行现场爆破,根据效果调整爆破参数。

2.2 短进尺复式楔形掏槽爆破方案

针对以上方案存在振速超标问题,提出采用复式楔形掏槽的情况下首先降低进尺、减少装药量并增加孔网参数密度的爆破方案(见图6、图7),爆破参数见表2,上台阶分10个小区域,采用孔外延期共分三次起爆,整体分层爆破,爆破网络示意如图8所示。

图6 复式楔形掏槽布置图(二)

采用上述方案进行三个循环试炮。测得爆破振速最大值分别为 0.7 cm/s、0.8 cm/s和 0.65 cm/s,均超出0.5 cm/s的控制指标,必须对上述方案再次进行优化。

图7 上台阶爆破炮眼布置图(二)

表2 上台阶爆破参数(二)

图8 爆破网络示意图(二)

3 爆破方案优化

为进一步控制振速,对掏槽方式进行改进,将掏槽区A-1的复式楔形掏槽改为大直径中空孔(150)直眼掏槽,掏槽眼围绕中空孔环形分布,最内侧掏槽眼距中空孔边沿100 mm(见图9~图11),爆破参数见表3。如图12所示分四次爆破,整体分层爆落。

图9 中空孔直眼掏槽布置图

图10 现场掏槽布置图

图11 上台阶爆破炮眼布置图(三)

表3 上台阶爆破参数(三)

图12 爆破网络示意图(三)

优化方案将炮眼间排距缩小到了350 mm,单段最大起爆药量减小到0.075 kg。经过现场实测,前20个循环爆破振速最大值全部处于0.5 cm/s以下,达到控制指标要求。优化方案较初始方案100%的超振率减振效果大有好转。

4 结语

优化后的“大直径中空孔”爆破方案取得了优良的爆破效果,满足了危楼的振速要求,减少了爆破振动对危楼及周围其他居民楼所住居民的影响。同时,掌子面基本无超欠挖,保证了工程质量,对其他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U455.6

B

1009-7716(2017)09-0225-03

10.16799/j.cnki.csdqyfh.2017.09.069

2017-04-22

鹿全鑫(1983-),男,山东济南人,工程师,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及建设工作。

猜你喜欢
危楼布置图复式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略谈“垂直互动”复式教学的作用
写在地球日
澳门复式住宅
多耦合约束条件下铁路站场总体布置图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登昭明楼
船舶电气设备布置图数据生产化研究
FPSO天线布置图设计解析
复式亭全计重收费系统
干式变压器三维布置图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