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的运用让绘本教学更精彩

2017-09-16 09:05陈卫琳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2期
关键词:绘本教学运用多媒体

陈卫琳

【摘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普及的今天,立体动态有声音的多媒体技术越来越被幼儿园教师所关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绘本阅读教学,不仅能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而且能全方位的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让幼儿感受绘本的美,了解绘本的内涵。本文从趣味导入、突出重点、拓展延伸三个方面重点阐述多媒体在幼儿绘本教学中的巧妙应用,努力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为绘本的教学增添无限风采。

【关键词】多媒体 运用 绘本教学 更精彩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001-01

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新颖多样、高效集成、交互反馈等特点,它的运用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更使我们领略到了现代工具的魅力。

一、趣味导入——激活阅读兴趣

一个好的绘本教学活动,不仅需要绘本内容的丰富多彩,活动过程的回味无穷,而且还需要活动开始的趣味导入、引人入胜。导入环节决定一个活动的氛围,教师能不能在活动开始的前3分钟内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关系着整个活动的教学效率,可见导入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师在导入新绘本内容时要巧妙构思,从音效、动画、问题等多个方面去进行设计,调动幼儿的多个感官,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融入到多媒体所营造的情境中去,进而把注意力迁移到学习任务上,那么这个活动可以说就成功了一半了。

但是,不同绘本的内容,导入方式也各有侧重:有的以声音为主,用歌曲或音效点燃幼儿的激情。比如在《喜欢钟表的国王》的绘本教学中,教师为幼儿们播放钟表内时针分针秒针“滴答、滴答”转动的声音,并邀请幼儿们屏息凝神,只静静地去听,在听的同时数数,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以静制动;有的以动画为主,用鲜艳的色彩、可爱的卡通形象、新鲜的事物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勾起他们的好奇心;如《大海里我最大》绘本教学,教师通过电子显示屏先展示大多数幼儿都见过的海面和海边,有海浪、礁石、贝壳和沙滩,还有戏水的人们,正当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互相分享着自己去海邊的经历时,画面一转,转到孩子们所不知道的神秘的海底世界。镜头一路往下,浅海、中海、深海,动物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奇怪,孩子们惊奇地感叹:“这都是鱼吗?”这画面颠覆了他们的认知,他们迫切地需要教师来为他们解答,听“故事”的注意力自然会更集中,这时教师再带领幼儿带着“海里谁最大?”的疑问一起进入绘本的学习,最后向他们介绍科普鲸鱼不是鱼的概念,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见,多媒体辅助绘本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我们合理地、科学地运用多媒体辅助绘本教学,它便能为我们的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二、突出重点——帮助理解图文

在绘本天国里,有一些绘本,或因时间、空间的限制,或因认知水平、想象能力的制约,使得幼儿无法深刻理解其内容;也有的绘本故事,内容有很强的连贯性,事物间的关系,角色间的关系,经常由于跳跃太大、或转变太突然或超出幼儿的认知水平,而使孩子们产生混淆、一头雾水。多媒体可以使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可以使绘本中处于二维平面的文字和图片,变成屏幕上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动画角色,可以把时间的过程缩短、把空间的距离变近、把微观的事物放大、把宏观的事物缩小,通过场景的变换来告知孩子们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变,将一些数量和人物关系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幼儿面前,帮助幼儿突破认知和想象力的局限性,更好地、更深入地理解绘本内容。

比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这一教学活动,教学目的是要让幼儿懂得要爱护自己的牙齿,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绘本中仅仅只是强调了“牙疼”这一个令幼儿害怕的点,但是由于只有文字和图片,幼儿可能无法真切体会到这种痛,震慑力度还不够。那么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将这一个故事进行扩写并制作成一个动画片。在动画片中讲清楚小鳄鱼为什么会牙疼,即做一些错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示范,如不停地吃零食、不爱吃主食、挑食、饭后不漱口、错误的刷牙方式等等,让幼儿们一起来找茬。然后再在小鳄鱼长蛀牙后,将蛀牙的画面进行放大特写,让黑色的牙齿和虫洞震慑幼儿的视觉,用不美观的画面告诉他们不爱惜牙齿的后果。之后再详细还原拔牙的过程,放大钳子碰撞牙齿的声音、小鳄鱼痛苦的表情、哭喊的声音,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激发幼儿惧怕的心理。在视频的最后,再借牙医之口给孩子们一些平时保护牙齿的小妙招,有专业权威身份的参与,会更加令幼儿信服,进而在生活中也照着做。这就是借助多媒体工具增强效果、突破难点、达到目的的良好典范。

在绘本教学活动设计中,结合绘本内容和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多媒体课件,进行艺术性的加工和美化,从而突出重点,给幼儿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才是绘本教学最后的落脚点。

三、拓展延伸——培养多方能力

好的绘本带给幼儿的不仅是好故事,还有人格的塑造、能力的提升、艺术的享受,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这些目标,配合设计教学,对绘本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深化,给予幼儿知识上的充实、精神上的美化和能力上的提升,从“画、编、改、续、演”等多个方面进行培养。

比如在《我是中国的孩子》绘本教学中,幼儿通过图片、文字、动画认识了一些少数民族,但在实际的生活中他们很少接触到少数民族,这些东西学了最多还是停留在知识层面,而不会上升到能力,他们不知道学来有什么用。那么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为孩子们播放少数民族歌曲、舞蹈的视频,如《草原英雄小姐妹》、《孔雀舞》、《青藏高原》等,带领幼儿和屏幕中穿着维吾尔族、藏族、彝族、傣族、壮族等等特色服饰的表演者共同歌唱或翩翩起舞,亲身体验少数民族的文化,从歌曲和舞蹈中体会各民族的不同特色与风格,同时培养他们的乐感和舞感,发现幼儿的艺术潜质。此外,教师还可以“复述”作为基础引导幼儿通过看图说话、角色扮演等新颖的方式来进行复述,而不是像背书一样机械地重复,来强化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表演天赋。这种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参与复述的幼儿沉浸其中,其余的幼儿也会不由自主地专心倾听,是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幼儿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之,通过多元化形式将绘本故事内容外化的过程,是教师给予幼儿发现自身潜能的机会,他们在此过程中不光能够实际运用从绘本阅读中学习到的知识、体验到创作的乐趣,也不知不觉中加深了与同学间的友谊,何乐而不为呢?

四、结语

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心理全面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很多天赋与潜能都等待教师去开发和培养。通过多媒体技术在绘本教学中的渗透,教师可有效激活幼儿的多感官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创作能力、艺术表现力等等,全方位刺激幼儿的知识构建和能力提升。希望幼儿教师能积极钻研、勇于尝试,更加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突破绘本教学难点,让绘本教学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苏秋华.巧用多媒体提高绘本教学课堂效益[J].信息化教学,2013(30)

[2]常娴.多媒体与绘本教学的美丽邂逅[J].幼教天地,2013(04)

[3]沈辉.多媒体教学让幼儿园绘本更生动[J].信息教育实践,2015(03)

猜你喜欢
绘本教学运用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