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培育学习型的组织

2017-09-16 09:05覃明兰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2期
关键词:教育思想学习型组织

覃明兰

【摘要】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是陶行知推行的一系列教学方法中最具代表性,独创性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方法。1946年,陶行知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谈到:“教学方法要采用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并且要使学生注重全面教育以克服片面教育;注重养成终身好学之学习习惯以克服短命教育。”

【关键词】教育思想 培育 学习型 组织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研究项目《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5C090)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003-02

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应特别强调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践行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在践陶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大胆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实现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构建一支师陶践陶学陶的学习型教师队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引领,构建学习型的教师团队

(一)以理论为先导,促师学陶为目的

1.让教师明白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的精髓:“从前是先生教,学生学。教而不做,不是真教;学而不做,不是真学。故教而不做,不是先生;学而不做,不是学生。在做上教,才是真教;在做上学,才是真学。真教,才是先生;真学,才是学生。这就是我们主张的“教学做合一”。”

2.建立学习型教师团队,在于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思想觉悟、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仅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操的教学技巧与技能,而且还具有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育内容进行反思、研究、改进的能力,以及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等更广阔的教育问题的探究、处理能力。

(二)管理者的率先垂范作用,是师陶践陶的首席

1.加入陶研会,开启播陶之旅。我校自从2015年3月加入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实验学校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如:成立了学校的研究会,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白师陶研陶践陶的重要性;开设了“行知堂”,营造了“行知文化长廊”;开展了“行知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2.组织开展课题研究。2015年6月,本校区级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初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实践研究》和市级课题《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在EEPO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得以顺利立项,使学校在研陶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从而显示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和超越时代的无限活力。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小先生制”等教学论,为我校现阶段实行的MS—EEPO课堂教学改革中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二、建立共同愿景,在践陶的道路上有明确的目标

共同愿景是指组织所有成员共同发自内心的意愿,这种意愿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能够激发所有成员为这一愿景做出奉献的任务、事业或使命,它能够创造巨大的凝聚力,学校领导者必须把建立共同愿景當成日常工作的中心要素。因此我把“行知路上,不愧人师”作为学校师陶研陶学陶的共同愿景,并把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作为教师管理的强化手段。在这一愿景的感召下,教师的主体意识、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教师不仅在教学方面能非常有意识地渗透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而且在管理上都能以陶为师,不做“经师”,而做“人师”。他们既是行知路上的教育者,也是行知路上的学习者、研究者、创造者。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由职业型向事业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三、以科研课题为动力,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升级版

1.为实践者提供助力支持。自从数学教研组课题研究开展之后,我就有意识地在不同的场合为参与课题的老师作宣传,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并适时地选派他们到区内外学习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使得课题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得以顺利结题。

2.课题研究促样本课程的开发。2014年我又带着自己的团队申报了市级的课题《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开展,不仅极大的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使得老师们的才艺找到了施展的舞台,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激发。

四、科学的评价机制,建设理想的学习型团队

学习型团队所具备的特征。团队学习就是提高团队成员相互配合,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学习活动及其过程。一个理想的学习型团队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学习型团队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团队中的成员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与能力。

2.学习型团队应表现出强大的团队合作精神,并且有共同的愿景。

3.学习型团队彼此之间能互相关心、彼此信任、坦诚相待。

4.学习型团队遭遇挫折时,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砥砺、提携与促进。

通过团队学习达成共识,每一个教师愿意为团队目标积极努力,从而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学校要引导广大教师都要确立“团队学习”的观念,学会合作,双赢共进,形成取长补短、相携互助的协作氛围,克服不良互动。强调教师的集体合作、对话与分享,减少教师职业的孤独感,增进教师对组织的投入效能,使学校成为教育的专业社区,教师彼此成为专业发展的伙伴。

五、搭建学习平台,鼓励教师自我超越

1.管理者要善于搭建平台,鼓励教师自我超越。要积极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的进修学习,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交流,从而营造浓烈的学习气氛,让每一个教师主动地学,自觉地学,使学习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

2.学习方式多样化。如我校为鼓励青年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选派了3位教师参加广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适应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先后派出优秀教师到山东杜郎口、洋思中学学习;三次选派了近30位教师到玉州区观摩学习EEPO有效教育的模式;还选派了4位教师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在山东单县和山西鸿桥中学举办博士论坛交流展示课活动;校长亲自带队参加的西北课博会和郑州升达管理学院的博士论坛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开阔了教师的眼界,而且极大的激发好他们向先进课改学校学习的热情,在学习中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地改进与提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引导教师走向成功的应变力和创造力。

六、校长在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中的表率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工作的性质是以知识和学习为标志的。为创建学习型组织,校长要起表率作用,校长除了要加强自己的学习之外,还要积极引导教职员工参与到学习型组织建设中来。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说过:“一个校长,人格有多高,他的威信就有多高。学校不是靠管出来的,而是靠带出来的,有什么样的领导班子,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因此在建设学习型组织当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积极开展EEPO的校本培训,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亲自担任主讲教师开展EEPO的校本培训,制定学校的项目方案,然后正式实施。针对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方式训练,逐一进行了辅导,并亲自到班级给学生上学习方式训练课,边实践边总结,最后达到实验教师的认可。在推进EEPO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积极投身课改实验当中,亲历亲为,多次在全校上示范课,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多次开展EEPO的校本培训,使学校的EEPO课堂教学改革走在了全县的前列。 如今已进行了四个梯队的40多位青年教师培训,收到良好的效果。EEPO项目团队中的19位实验老师得以迅速成长,而且很快成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得到了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2.搭建平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自我发展的平台,促进教师教学技能和素养的提高。2014年秋学期,举办了首届“木棉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和两届EEPO的“行知杯”教师基本功大赛。要求实验教师每期撰写教改论文,并集结出版了一本有关EEPO的实践与探索的教育专辑《木棉花开》;将原来的校刊《常青藤》更名为《木棉花》,如今出版了四期,使其更体现学校的“木棉文化”特色。

3.重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参加在职学历教育。注重自我管理能力与素养的提高,保持较强的上进心。2013-2015年就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领导与管理博士班。在学习期间,多次在北师在博士论坛中作专题讲座或大会交流发言。如山东单县的《让生命课堂绽放活力与精彩》,郑州升达管理学院的《追寻有灵魂的教育》。同时还承担本县班主任工作的培训任务,多次作《从生命视野看德充》专题讲座。作为中国教师研修网的特聘专家,曾在贵港市作《用激情点燃你的教育人生》专题讲座等。

七、结语

学校管理者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他的设计工作是一个对组织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他不只是设计组织的结构和组织政策、策略,更重要的是设计组织发展的基本理念;还表现在他对实现愿景的使命感,他自觉地接受愿景的召唤;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界定真实情况,促进每个人的学习。学习型组织有着它不同凡响的作用和意义。它的真谛在于:学习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组织的生存,使组织具备不断改进的能力,提高組织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学习更是为了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使教职工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芳.创建学校的学习型组织[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孟繁华.构建现代学校的学习型组织[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3]李中亮.学习型组织的内涵、特征及其创建探讨[J].成人高教学刊.2007年03期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学习型组织
基于核心知识的项目式学习型小学英语社团
浙江开放大学:以开大特色探索学习型社会“浙江示范”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品三口而知味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第二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发布《学习型城市3X3X3X3青年声明》
我国学习型组织文献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