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县棉花氮磷钾平衡施肥效果研究

2017-09-18 04:28帕提古丽·阿卜力米提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5期
关键词:肥效棉花

帕提古丽·阿卜力米提

摘要 为探索棉花生产管理过程当中最科学的施肥方法,按照农业部“3414”完全试验方案进行了疏勒县棉花氮磷钾平衡施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最大施肥量为纯N 423.9 kg/hm2、P2O5 348.3 kg/hm2、K2O 23.1 kg/hm2,最大籽棉产量为5 967.6 kg/hm2;最佳施肥量为纯N 408.9 kg/hm2、P2O5 326.4 kg/hm2、K2O 38.7 kg/hm2,最佳籽棉产量为5 963.85 kg/hm2。

关键词 棉花;氮磷钾肥;肥效;新疆疏勒

中图分类号 S562;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5-0031-02

在相同条件下,通过肥料三因素不同施用量对棉花生理性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研究氮、磷、钾的适宜用量和最佳配比,从而为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棉花高产、优质、高效奠定基础,探索棉花生产管理过程当中最科学的施肥方法,为疏勒县棉花生产再上新的台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疏勒县洋大曼乡3村6组。地理坐标北纬39°25′25″,东经76°20′57″,海拔高度为1 235 m。土壤质地为砂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玉米。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15.7 g/kg、全氮0.62 g/kg、碱解氮63 mg/kg、速效磷20.1 mg/kg、有效钾183 mg/kg、pH值8.19。

1.2 供试材料

供试肥料为尿素(含纯N 46.00%)、重过磷酸钙(含P2O5 46.00%)、硫酸钾(含K2O 40%)。供试作物为棉花,品种为新陆中36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方案按照农业部“3414”完全试验方案[1-3]进行。各处理具体施肥方案见表1。试验采用随机排列[4-6],不设重复,小区长8.0 m,宽3.6 m,小区面积28.8 m2,小区埂子宽50 cm,埂高40 cm,中间为150 cm宽渠沟,小区单排单灌,四周设保护行。

1.4 试验实施

2016年4月9日按照试验方案划分小区,人工施肥、机械铺膜、播种,每小区2幅膜,一膜播4行,平均行距40 cm,株距8 cm,理论密度263 175株/hm2,施肥、铺膜、播种在同一天完成。2016年4月10日播种,4月23日出苗现行,5月8日定苗,6月10日现蕾,6月28日开花,7月16日打顶,7月24日结铃,9月25日吐絮。全生育期中耕、除草4次,分别为4月23日、5月5日、5月11日、5月19日。灌水3次,分别为6月19日、7月7日、8月23日。氮肥总量的40%以及全部磷肥、钾肥作为基肥施入。播种前将所有的磷肥、钾肥和30%的氮肥按照试验方案准确称量,待小区打好埂子后按照试验方案的小区排列均匀撒施到小区当中,旋耕后作基肥。35%的氮肥结合棉花第1次灌水开沟追施,25%结合第2次灌水追施。全生育期化控4次,分别为5月19日、6月10日、6月18日、7月22日,缩节胺用量分别为7.5、22.5、45.0、120.0 g/hm2。各小区单独采收[7-9],共收获3次,分别为10月6日、10月20日、11月10日。每个小区采摘第4~5果枝30朵棉花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棉花产量构成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在氮、磷、钾三因素中,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生育性状的影响不同,株高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处理N3P2K2、N2P3K2增幅较明显,单株结铃数、单铃重随着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处理N3P2K2、N2P2K2、N2P3K2、N2P2K3较明显。处理N3P2K2、N2P3K2、N2P2K3的衣分较高。通过观察记载,不施肥处理和缺氮处理植株明显矮小瘦弱,叶色黄绿,分别于9月12日和9月15日显现出早衰现象,提前5~7 d吐絮。

2.2 不同处理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分别将NP、KP、NK固定计算氮、磷、钾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10-11]。

在三因素中以氮素效应表现为主,无氮区平均产量2 913.20 kg/hm2,低氮区平均产量4 220.14 kg/hm2,中氮区平均产量4 746.27 kg/hm2,高氮区产量5 159.14 kg/hm2,无氮区产量与全肥区(N2P2K2)产量比较,减产2 149.3 kg/hm2,减产率42.46%。

在三因素中以磷素效应表现为主,无磷区平均产量3 371.01 kg/hm2,低磷區平均产量4 182.29 kg/hm2,中磷区平均产量4 643.84 kg/hm2,高磷区产量5 212.50 kg/hm2,无磷区产量与全肥区(N2P2K2)比较,减产1 691.49 kg/hm2,减产率33.41%。

在三因素中以钾素效应表现为主,无钾区平均产量3 832.82 kg/hm2,低钾区平均产量4 467.01 kg/hm2,中钾区平均产量4 416.93 kg/hm2,高钾区产量5 250.00 kg/hm2,无钾区产量与全肥区(N2P2K2)产量比较,减产1 229.68 kg/hm2,减产率24.29%。在该试验中氮、磷、钾三要素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依是氮>磷>钾。不施氮、磷、钾肥处理分别减产籽棉2 149.3、1 691.49、1 229.68 kg/hm2。由此表明,氮素是对棉花产量形成影响最大的肥效因子,其次是磷和钾。

2.3 土壤供肥能力与肥料效应

2.3.1 作物吸收养分量。土壤供肥量根据抽减养分的小区产量(处理N0P2K2、N2P0K2、N2P2K0)计算该养分的土壤供应量,按形成100 kg籽棉产量需要纯N 4.85 kg、P2O5 1.48 kg、K2O 5.78 kg(参考新疆主要作物养分吸收量——棉花数据)计算,则土壤供肥量为:endprint

氮肥供应量=(3 035.76/100)×4.85=147.23(kg/hm2);

磷肥供应量=(3 951.39/100)×1.48=58.48(kg/hm2);

钾肥供应量=(4 875/100)×5.78=281.78(kg/hm2)。

2.3.2 棉花对供试土壤的依存率。棉花对土壤的依存率=无肥区产量/处理N2P2K2产量×100=2 790.63÷5 062.50×100=55.12%。

2.3.3 作物相对产量。缺氮区相对产量为57.6%,缺磷区相对产量为66.6%,缺钾区相对产量为75.7%。

2.4 肥料利用率分析

2.4.1 氮肥利用率。在施重过磷酸钙247.8 kg/hm2、硫酸钾112.5 kg/hm2条件下,施用尿素260.85 kg/hm2,籽棉产量4 575 kg/hm2,尿素利用率62.22%;施用尿素521.7 kg/hm2,籽棉产量5 062.50 kg/hm2,尿素利用率40.99%;施用尿素782.55 kg/hm2,籽棉产量5 195.14 kg/hm2,尿素利用率29.09%。

2.4.2 磷肥利用率。在施尿素521.7 kg/hm2、硫酸钾112.5 kg/hm2不变的条件下,施用重过磷酸钙123.9 kg/hm2,籽棉产量为4 425 kg/hm2,重过磷酸钙利用率12.30%;施用重过磷酸钙247.8 kg/hm2,籽棉产量为5 062.50 kg/hm2,重过磷酸钙利用率14.43%;施用重过磷酸钙371.7 kg/hm2,籽棉产量为5 212.50 kg/hm2,重过磷酸钙利用率10.92%。

2.4.3 钾肥利用率。在施用尿素521.7 kg/hm2、重过磷酸钙247.8 kg/hm2不变的条件下,施用硫酸钾56.25 kg/hm2,籽棉产量4 950.00 kg/hm2,硫酸钾利用率19.27%;施用硫酸钾112.5 kg/hm2,籽棉产量5 062.50 kg/hm2,硫酸钾利用率24.08%;施用硫酸钾168.75 kg/hm2,籽棉产量5 250.00 kg/hm2,硫酸钾利用率32.11%。

2.5 回归分析

养分、产量和产品价格通过平衡施肥田间试验数据处理系统,利用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得出分析结果(表3)。

Y=b0+b1N+b2N2+b3P+b4P2+b5K+b6K2+b7NP+b8NK+b9PK

根据回归方程参数及显著性检验结果,通过计算可得出:最大施肥量为纯N 423.9 kg/hm2、P2O5 348.3 kg/hm2、K2O 23.1 kg/hm2,最大产量为5 967.6 kg/hm2;最佳施肥量为纯N 408.9 kg/hm2、P2O5 326.4 kg/hm2、K2O 38.7 kg/hm2,最佳产量为5 963.85 kg/hm2。

3 结论

試验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条件下,氮肥利用率29.09%~62.22%,磷肥利用率10.92%~12.30%,钾肥利用率19.21%~32.11%。本试验条件下,最大施肥量为纯N、P2O5、K2O依次为423.9、348.3、23.1 kg/hm2,N∶P2O5∶K2O=1.00∶0.82∶0.05,最大籽棉产量为5 967.6 kg/hm2;最佳施肥量为纯N、P2O5、K2O依次为408.9、326.4、38.7 kg/hm2,N∶P2O5∶K2O=1.00∶0.80∶0.09,最佳籽棉产量为5 963.85 kg/hm2。

4 参考文献

[1] 张智忠,苏桂华.呼图壁县棉花“3414”肥效试验[J].新疆农垦科技,2015(3):60-61.

[2] 王优旭.东至县棉花“3414”肥效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4(9):62-64.

[3] 王士红,杨中旭,李秋芝,等.基于“3414”试验模型的棉花肥效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2(4):57-59.

[4] 孙晓锋,马晓利.哈密市棉花3414肥效试验[J].新疆农业科技,2012(2):26-27.

[5] 肖茂盛,赵吉胜,潘礼斌.2009年芜湖市三山区棉花“3414”肥效田间试验报告[J].现代农业科技,2010(6):55-56.

[6] 徐维明,潘琴,王亚艺.棉花“3414”肥料效应及推荐施肥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723-724.

[7] 胡立伟,贺生兵,范延鹏.敦煌市棉花硼肥肥效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23):49-50.

[8] 缪桂红,刘爱云,张居翠,等.如东县棉花“2+X”磷肥用量田间肥效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3(2):90.

[9] 刘冬碧,吴茂前,熊桂云,等.江汉平原棉花氮肥合理运筹技术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4(23):5758-5761.

[10] 樊岚蓉.棉花肥效对比试验结果[J].现代农村科技,2010(24):68.

[11] 张玲,潘新武.棉花专用配方水溶肥在棉花上的肥效试验[J].江西棉花,2009(5):42-43.endprint

猜你喜欢
肥效棉花
棉花是花吗?
雪白的棉花堡
神奇的棉花糖
硼肥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
心中的“棉花糖”
含硫肥料在花生上的肥效初探
收拾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