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游戏闯关助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2017-09-18 02:15蒋科王超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蒋科+王超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借力游戏闯关来助推课堂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又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可以精心设计闯关游戏,融教学性和教育性于一体,让学生在游戏中乐着学,学着乐。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游戏闯关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世界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面前,人的创造才能也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发展。”可见,喜欢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有三性,个性、天性和野性,而这三个性皆表现在儿童的游戏里。因此,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借力游戏闯关,让学生在游戏闯关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习得英语,形成英语学习的策略,便成为新一轮课堂改革所关注的课题。笔者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尝试将游戏闯关策略引入课堂,围绕游戏闯关设计教学策略,并以游戏闯关为载体,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为游戏而学,学了去做游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要让学生乐着学、学着乐,就要设置类似游戏的场景,让学生以挑战游戏的心情去学习,并在学习语言中体悟游戏乐趣,这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又发展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思维品质。

一、借力游戏闯关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游戏闯关游戏的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既是新课改的需求,也是以人为本课堂的应然选择。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肯定。”游戏闯关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又要让学生能在学习中体验闯关的获得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让闯关成为绝大多数学习乐于闯、勇于学、善于用的目的,就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堂和单元目标来设计游戏,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仅仅为了好玩。所设游戏要能承载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尤其要体现本节课的基本教学任务,并结合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用英语。这既是寓教于乐的要求,也是课堂教学的内在体现。二是教师在设计游戏“关卡”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也要兼顾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在小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和英语学情上设计游戏,针对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和知识点难易度来体现关卡的选择性和梯度性,极力彰显课堂的包容性。三是在闯关“进行时”,教师要适时指导,让学习能力强,基础较好的学生去闯难度系数较大的关口,而让知识水平暂且较弱的学生选择较易闯关的项目,从而让大家齐头并进,为全体学生的闯关式学习注入正能量和动能。

例如牛津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9 Open andclose第三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和巩固句型Open/Close the…please.和答语OK./All right.的运用,同时要听懂且会读会写字母Ji,Kk,u,Mm,Nn,外加听懂和会读英语小诗:Lets learnA B C。为了整合教学目标,笔者根据教学任务,设计了三个关卡,将不同的内容放在不同的关卡里,从而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让学生在闯关卡中体会了英语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形成了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借力游戏闯关为分层教学作铺垫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提倡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倡导学生用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目标,体验成功,从而形成用英语做事的能力。”任务型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能力,培养语言技能,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并在整个任务完成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任务的设计往往由易到难,由低向高,具有层级性和次第性。而闯关游戏正好体现了这一原则,一般游戏闯关正是由简单到繁难,由低水平逐步向高水平延伸。所以,利用游戏闯关的层次性,可以更好地开展分层教学,让学生基于自我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开展学习活动。

例如,在牛津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7

At a snackbar的教学中,笔者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创设了一项游戏,以爱丽丝和学生一起踏上梦幻仙境的旅途,并在其中设立了三个游戏关卡,以此来分层突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第一关较为简单,即让学生感知、熟悉目标语言知识,包括生单词以及一些铺垫性情境创设。第二关增加难度,主要目的是选择和操练目的语语言结构,此关卡渗透透了思维认知目标,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从而突破思维障碍。第三关是最高层,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目的语,从而内化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培养语感。这三个关卡层层递进,难度呈逐渐上升趋势,学生每闯一关,都能产生获得感和成功感,从而带着喜悦习得英语。这种自由的闯关练习体现了游戏即学习、学习即游戏的学习样态,学生也在游戏中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我开发潜能的创造者。

三、借力游戏闯关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其核心理论是教学做合一。英语课程标准也将把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放在课改的核心位置,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用英语、说英语,让英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实践的工具,成为表达和思维的利器,英语的价值才能显现起来。借助游戏闯关,让学生以英语为工具和手段,在游戏中运用、感悟、实践、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用英语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教师要在教材分析的基礎上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让游戏“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从而为学生搭建语言运用的脚手架。

以牛津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Unit 6 Look at my balloon为例,此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习“颜色”有关单词和表达。如句型Look at my…Its…的教学中,我以晚会表演为线索,以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为道具,设计了三个简易的游戏闯关任务,从而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第一关难度最小,要求全体同学集体朗读带有颜色的道具,让所有学生“所读即所见”,从而熟悉“颜色”单词,建立音和颜色的直观连接。第二关,我设计了一个歌唱比赛:Sing a song named“eolours”。俗话说:“念一念不如唱一唱。”这也是歌曲教学的魅力之所在,通过学生之间开展对唱和合唱,从而让学生巩固单词、内化句型,并在实践中形成语用能力。第三关为“magic show”,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所学即所用”的运用能力。其具体步骤为:让学生们通过颜色的提示,猜出魔术师的表演能变成什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出来,并通过实践、体验、参与和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语言的运用,从而发展自主语言学习能力。

弗洛伊德说过:“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小学英语教学要以人为本,要从小学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让学习和游戏相融合,这既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又能在游戏中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形成说英语、用英语的习惯。当然,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也要充分考虑游戏的特点,既要有教学性,也要有教育性,要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游戏闯关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解读文本的能力,在解读教材时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从而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英语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