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核心素养探究

2017-09-22 18:28孔敏
未来英才 2017年15期
关键词:低年级核心素养语文

孔敏

摘要: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小学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塑造学生品格有重要意义,所谓语文素养就是在语文课堂上将学生的人生发展方向进行引导。低年级语文课堂塑造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线教师近几年在探索的新道路,如何将新教材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结合,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同时适应素质教育,值得探究。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核心素养;能力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陈先云提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括:理解,运用,思维,审美四大方面。所谓理解能力是指对语文文本阅读的理解,有初步的语感。运用能力是指在实际生活中能将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整合,能与人交流顺畅,在口语和书面上有较为流畅的运用。思维能力是指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对语言和文学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审美能力是指最高层次的要求,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传统文化之美,古今传承之美,理解人性与自然万物。语文核心素养归根结底是以“发展学生身心”为主旨。低年级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知识,而是在学生不同差别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从长远来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成长道路的基石。

一、当下低年级语文课堂现状

目前,低年级语文课堂缺乏自主性,教师为了将教学目标完成,加快课堂进程缺少学生探究性活动。缺少兴趣,缺乏活力,填鸭式教学屡见不鲜。其次,教师进行创新探索时,对于基础教学内容没有给予关注,导致课堂虽有繁荣景象,但效果不佳。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探究

1、加强语言训练。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思五大训练将听与说放在主要位置,看出了语文是语言性学科。

(1)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教师应该给学生创建一个“情感课堂”,学生怀着情感去听,带着情感说出来。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训练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具体来说,语言训练落实每个学生。将字与词,词与句子相结合,加强低年级语文连贯性训练。

(2)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编者匠心独运的编排,低年级语文课文虽浅显易懂,其中深刻的道理需要语文教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是语文课程重要内容之一,应该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具有良好的语感;学生将自己的语言材料建立有机联系,形成自己的语言系统。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運用。在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中涉及到的口语交际非常贴合生活实际,例如:“请你帮个忙”和“打电话”,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班级进行交流,加强了同学之间的联系又学到了新知识,与语言的运用有充分的实践。

2、思维发展。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语文课堂上的思维发展,主要以扩展为主,跳出书本,将生活实际与语文课堂相结合

3、审美鉴赏。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语文课堂上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通过对旋律的感知,让学生感受优秀文学作品的内涵魅力,品味丰富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师播放适合本节课节奏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消除疲劳感与抗拒感,有一种全新的语文体验。其次,将美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师应在黑板上进行本课相关图画的展示,尽量语文教师亲自在黑板上呈现相关粉笔画。例如,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中出现了几种动物,教师将这几种动物画在黑板上,不仅激起学生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4、文化传承。语文素养的培养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热爱上,对于文化的接触最先体现的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热爱。因此,让学生不断朗读,提升语感是接触中国文化。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总之,小学低年级语文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对学生的新要求,通过语文素养的培养进而塑造成功品格,学生的全面人格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培养。以学促教,自主合作,遵循语文循序渐进的规律,探索出一条适合低年级的素养发展之路是语文教师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艺,钟柏.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

[2] 王萍.“语文素养”构成论[J].教育评论,2006(6).endprint

猜你喜欢
低年级核心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