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7-09-25 10:51郑烁
教育界·下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建设方案实训基地电子商务

郑烁

【摘要】文章通过对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构建校企共建、共享、共同参与管理的运行机制,实现电商人才培养的“三对接”,有效地解决了师资培养、教学模式、学生实训、实习存在的问题,走出了电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前言

电子商务产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新兴高科技产业之一,由于电子商务产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也促使大量中职学校和高校开办了电子商务专业。然而,据统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每年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但真正从事电商行业的毕业生却不足四分之一。本来应该成为香饽饽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却面临只有不到四分之一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就业尴尬。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

(一)师资力量匮乏,教师缺乏实战经验

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要求教师既有理论学术水平,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大多数学校中真正从事过电子商务、了解电子商务的教师不多,电子商务教师没有实战经验,缺少到企业实践和体验的机会,对市场缺乏了解与认识。目前相对匮乏的实训师资对于电子商务的授课,造成了源头上的困惑,大部分院校的师资没有能力承担实训教学的开展工作。

(二)教学方式、手段单一

有些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主要是教师理论授课,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等辅助手段,课后通过布置大量习题作业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单一的教学手段不能充分让学生体验电子商务活动的全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掌握了简单的专业知识,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训环境不理想,实训教学难有作为

电子商务是一个实操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对实训场所的环境要求比较高。部分学校没有专门的电子商务实训室,缺乏必要的实训基地和对应的实训教学产品。很多学校在开展实训教学时,缺乏合理的实训教学体系,同时配套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产品、实践教学资源少之又少,实训时间也比较短暂,实训难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实战能力薄弱。

(四)学生缺少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机会

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实训软件,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技能训练的平台,但是不能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电子商务活动规律,学生不会运用电子商务知识完成电子商务活动,并进一步发现电子商务经营模式、技术选择、市场推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潜力,更无法针对现存模式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通过对建设“五位一体”的现代电子商务一体化实训基地的研究,并通过构建校企共建、共享、共同参与管理的运行机制,实现电商人才培养的“三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有效地解决了师资培养、教学模式、学生实训、实习存在的问题,走出了电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二、建设思路

坚持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立足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思路,按照电子商务类行业标准和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坚持高规格、高起点、高水平的原则,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实训项目要围绕核心和目标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或单项的知识应用到知识的综合应用展开,从而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规划、实施、管理、运营项目的能力。支持小组合作、模拟企业的形式进行实训,体现形式分别为电子商务综合实训、专项技能训练、仿真实训、运营实训等。具体建设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实训室建设要能够全面完成专业实训教学任务与职业能力训练;能够按照职业岗位群要求,广泛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

(二)共享性原则

实训室建设要实行教学资源共享、共用,并适合与企业共建、共享、共同管理的运营机制,建设校企一体化实体项目。同时,实训室不仅可以针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训,也可以针对相关专业学有余力的学生或社会再就业人员进行培训。

(三)效益性原则

实训室建设应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获得足够时间的、全方位操作空间的、高质量“真枪实弹”的实际技能训练。实训室的相关设备和配置,大部分是模拟企业的真实电子商务环境,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学生对于自己未来工作的定位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持续性原则

实训室建设应当相对稳定、持续运行,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实训室的软件、硬件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建设目标

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将实现三个“一体化”: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夠实现电子商务专业甚至跨专业综合实训一体化模式;通过实践教学管理平台的建设,实现实践教学与实践教学管理一体化模式;通过联合实践基地和运营平台的建设,实现服务于企业与创业、就业一体化模式。具体建设目标如下:(1)能够满足实验实训教学;(2)能够深入校企合作,实现“做中学”和“学中做”的交替融合的教学组织方式;(3)利于专业建设形成规模化;(4)师资提升目标。

四、建设方案

围绕基地建设目标,采用“四个层次、一个核心”的实训结构,搭建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实训平台。四个层次分别是认知型实训、应用型实训、开发型实训和创新型实训;一个核心是创业型实训。四个层次的实训围绕一个核心,形成层次化体系,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与时俱进,从单一或单项的知识应用到知识的综合应用逐级展开,如此螺旋上升,提高学生综合专业能力。

根据“四个层次、一个核心”的实训结构,电子商务一体实训基地建设分为五个功能区域进行建设,具体如下。

(一)电子商务基础技能实训室

电子商务基础技能实训室主要培养学员电子商务、移动电商技术基础及实践方面的技能,可以达到电子商务、移动电商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效结合。主要支撑软件有:电子商务教学实验系统、客户关系管理教学实验系统、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实验系统。endprint

(二)电子商务综合支撑实训室

电子商务综合支撑实训室主要培养学员电子商务的综合技能和开发能力。实训室安装了目前主流的移动电子商务开发环境,用以模拟开发移动电子商务App。主要支撑软件有:网络营销教学实验系统、市场营销模拟平台软件、移动电子商务App设计开发实验系统、职业院校电子商务运营技能竞赛平台。

(三)摄影摄像实训室

实训室配置有整套灯光、各色背景、数码照相机等设备,可进行人像摄影、广告摄影、产品摄影技能培训,着重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其系统化掌握电子商务流程的商品摄影重要环节。

(四)移动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

实训室主要安装有移动电子商务场景平台,内置图书馆、影院、旅游、支付、机票、银行、应用市场、移动购物、移动办公、移动医疗等多个应用场景,通过模拟、展示生活中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场景,让学员深度感知现实生活中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便捷,形成移动电子商务的整体观念,实现体验式教学,让学员将移动电商知识与具体的应用进行比对和体验,从而加速移动电子商务知识体系的转化和拓展。

(五)创新创业实训区(创业孵化区)

实训室环境布置基本与电子商务企业工作环境一致,该区主要为创业孵化对象提供创业场地、基本办公条件、公共会议场所和后勤保障服务等。

五、建设成效

电子商务一体实训基地的建成,为实行教学改革、课程实训新模式以及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为创新驱动培养特色专业,加快品牌专业、示范专业的建设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第一,促进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促进专业建设的发展、师生的成长、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和继续深造。

第二,通过四大实训室和一个创新创业实训区的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综合发展水平,对区域同等兄弟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第三,电商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迫切需要提升实训的软硬基础设施条件。该项目的建设解决了电子商务新发展趋势下实训基础設施的瓶颈。

第四,该项目的开发、建设和使用,提升了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强化了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与影响力建设、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专兼职教师团队建设,打造出一支有较大影响、年龄结构合理、强素质的高水平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第五,该项目的建设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带动更多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从事电子商务行业,引导学生进入广阔电商领域创业,就业。对于学校来说,这是务实创新、落实“推进更高质量就业”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种实践。

第六,该项目的实施,可以加快各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为区域电子商务相关社会人员、教师、学生、企业员工的实训、培训、进修提供服务,支持多行业、多角度的电子商务活动实践与商务决策,为社会提供实用型电商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

建设一流的实训基地,才能为特色专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进一步巩固电子商务专业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辐射能力等方面的领先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朱康明.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案例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2011(17):6-7.

[2]贾啸宇.职业学校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科教文汇,2012(10):157.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设方案实训基地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节约型高校建设初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