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智能视角看医学生自制微视频如何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2017-09-25 09:32刘晓静
教育界·下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医学生

【摘要】“互联网+”时代对人才呈现多态势需求。多元智能理论重视人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创新社会价值的能力。医学生自制微视频,挖掘了隐形智能,有利于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自制微视频;自主探究能力;医学生

【基金项目】2016年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名称“微视频教学在腹腔镜输卵管取胚术”中的应用(编号SYGZ2016006),负责人刘晓静。

一、背景

随着智能时代到来,以头脑风暴和电子智能产品更新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社会改革的利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这种倒逼形势迫使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以人的多元智能发展和个性自由发展相结合为主流元素,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的“聪明环境”,促进学生多元心智的发展。

二、医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然而医学教育的诸多因素紧紧地束缚着教学改革的步伐,改革谈何容易?我校于2016年11月,分派七个实习调查小组到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医院进行了调研,实习期间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学生书写病历能力差,临床辩证思维能力薄弱;实践技能操作水平低。追根溯源还是由以下三大“陈旧”所致。

教学理念陈旧,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课下记笔记,即便是实训课也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完全抹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思维固化。

教学方法陈旧,医学技术日益更新,而学生照着一本教材背、记、啃,获取知识面窄,发散思维不灵活。

考核机制陈旧,医学类考核评价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缺乏弹性考核指标,考核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智能。

三、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究

(一)多元智能的核心

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到:“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在加德纳看来,能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践问题或生产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是智力核心和衡量其水平高低的标准。而这种能力需要在特殊环境下才能实现,這就需要教师尽可能地创造能够展现学生多元智能的环境。

(二)多元智能的教学策略

加德纳认为人有八大智能,对于每一个人来讲,不存在谁是最聪明的,谁是最好的,只存在在特定的环境下哪方面显得聪明以及如何聪明。所以教师的教学策略应该具有广度性和全面性,包括言语-语言智能教学策略、逻辑-数理智能教学策略、身体-动觉智能教学策略、视觉-空间智能教学策略、交往-交流智能教学策略、自知-自省智能教学策略、自然-观察智能教学策略和音乐-节奏智能教学策略。

(三)多元智能的教学评价

八大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关注“智能类型是什么”。比如在阐述某一事物的特点时,空间智能型人才可用漫画、结构图说明事物的特点;身体运动智能型人才可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展现事物的特点;而语言言语智能型人才则可用文章描述事物的特点。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完成这一任务。这就要求评价标准也要多元化,使每位受教育者的隐形智能得到认可。

四、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自制微视频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实践机会,提高高职学生了解社会和认知判断的能力[1]。微视频作为信息化技术产物的佼佼者,以其短、小、精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教学。郑丹、周晓春等认为自制操作微视频,并应用于课后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并为其后期的继续教育学习奠定了基础[2]。张月娇、张世波认为技能类微视频课程则强调对操作方法和规则的掌握,通过理论指导和反复练习,能够完全掌握操作技能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3]。虽然多数学者已经发现了自制微视频的诸多优点,但是还没有一种教育理论来规范视频制作的标准。以下是以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学生自制技能类微视频。

(一)以多元智能核心为原则

微视频的制作无论从稿本设计、录像剪辑还是从语言表达、技能操作上,都蕴含着多元智能元素,本着通过实训技能操作解决教学重点问题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借助信息化技术、工具、策略和身体感知、思维等多种元素有机整合创造成果为核心,展现学生的多元智能和个性自由。

(二)以多元智能教学策略为导向

学生在多元化智能理论指导下提高了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以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来展现自己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智能和自身的各种潜能[4]。根据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本着“学中做”“学中教”的原则,学生自行制作微视频脚本,如表1所示。

(三)以多元智能教学评价为标准

选取六名学生围绕同一个教学内容,分别扮演不同角色,都充分发挥自己的隐形智能,达到同一个教学目标。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观察和分析学生的优势和弱势,使评价成为促进每一名学生智能发展的有效依据[5]。所以我们要从多元角度在特定的领域进行多元评价,使评价由“单一”走向“多元”。问卷星调查最终评定最佳编辑奖——伍碧瑶、最佳配角奖——刘茹、最佳摄像奖——朱永博、最佳主角奖——王丽珍,最佳剪辑奖——任志宏、最佳音效奖——刘娜以及最佳团队奖——第二小组,使评价由 “一言堂”转向“群言堂”。

五、多元智能理论的作用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有机会在特定的环境下展现自己的优势智能,为学生提供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带动其弱势智能的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只有浓厚的兴趣才可以逐渐转化升华为志趣。个体只有在心情愉快时,大脑皮层才会容易形成优势兴奋中心,才有利于激活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二)自我激励,增强自信心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育技巧时说:“教育者与自己对象的每次接触,归根到底是为了激励对方的内心活动。”多元智能理论的多元素评价体系可增强每一名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自我激励,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源于自身,所以教师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只是学生建构知识大厦过程中的。脚手架,最终还要将外在的动机转变为内部动机,使学生不再依靠外部因素,能够主动探索社会自然和人类网络圈。

(三)提升探究力和创造力

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建立起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利关系。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给予及时有效的肯定,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应该特别重视那些不同凡响、独立思考的见解,提升学生探究事物的能力。有了不唯书、不唯上的探究力才可能树立创新意识,自然而然形成一种创造倾向力。对学生创造性探索给予鼓励肯定并加以总结,使他们认识到探究对个人、学科领域乃至社会的价值。

六、小结

从多元智能理论新视角看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从多元角度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了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维度,显现了学生的隐形智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增强其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殷红卫.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维度及策略探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6(33):21-25.

[2]郑丹,周晓春,王冉.高职护生自制微视频在健康评估自主学习中的应用评价[J].护理研究,2017,31(04):505-507.

[3]张月娇,张世波.技能类微视频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02):56-60.

[4]周松青,刘兵,胡建忠.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体育专业术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排球专修课教学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2):88-92.

[5]饶慧伶,胡志刚,陈璐.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中学化学中应用的回顾与反思[J].化学教育,2016,37(11):1-5.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医学生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生本之美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