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常见APP提升中职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初探

2017-09-25 10:46王萌绿
教育界·下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

王萌绿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技术融入课堂已是大势所趋,移动终端硬件配置越来越先进,网络接入越来越便捷,其所具备的网页浏览、摄像拍照、音视频通讯、存储上传等功能在信息化教学中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文章以QQ、微信等常见APP为例,通过对这些APP的实际应用来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

【关键词】APP;中职学生;语文基本能力

一、前言

中职语文教学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缺少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课堂较为枯燥,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语文基本能力差。将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融入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中,能够打造出更加高效灵动的语文课堂。近几年,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在中职语文课堂中使用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并不困难,人人有手機,月月有流量,处处有WiFi,使用移动互联网进行信息化教学,就硬件设施而言已足够完善,真正的阻力是软件上的不足。在信息化教学大力推广的今天,许多专业课程有专门的实训软件,例如机械专业的机床模拟操作软件、导游专业的虚拟场景讲解软件等,而中职语文作为公共文化课,却少有用于语文能力训练的专门软件。为了提升中职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基本能力,笔者通过对手机常见APP进行多方尝试发现,只要发挥创意合理运用,即可用QQ、微信、百度云、网盘等常见APP进行日常语言能力训练。

二、利用QQ、微信等APP的语音聊天功能进行听说能力训练

相较于普通高中生,中职学生面临更多的交际需求。听说能力是中职语文学习的一大重点。然而传统语文课堂上,练习听力需要播放大量的听力多媒体资源,练习口头表达能力需要学生逐一上台发言,两者都是非常占用课堂时间的。

很多语文教师因为课时紧张,通常只抽一两节课,播放一些视听资料,请几位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而且往往只提问平时表现活跃的个别学生,而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开口难的现象,这样的课堂练习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合理利用手机APP,完全解决了这方面的困扰。

例如笔者在上《雷雨》这一课时,要求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传统教法是选择两名口语能力较强的学生,一名朗读周朴园的对话,一名朗读鲁侍萍的对话,课堂效果虽好,但只有两名学生真正参与了口语训练。于是笔者在课后布置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利用QQ或者微信的语音聊天功能,邀请一位好友,在聊天工具上分角色朗读。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随机抽查手机,播放聊天工具里的语音,即可检查学生参与口语训练的情况。

这一作业既无须浪费宝贵的语文课时,又能达到全班人人参与的目的,自邀好友练习的方式也给了学生更多的能动性、更多的乐趣。利用手机APP的语音聊天功能进行口语训练,除了对话形式的分角色朗读外,平时的朗读、演讲都可以让学生用手机录音的功能录成音频文件,发送至专门的学习群或教师邮箱,教师就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听作业”,逐一点评。教师也可以把听力材料通过QQ群或者微信群进行群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听练,摆脱了时间限制,从而可以大大增加听力练习次数和频率,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相比PC端,手机的语音和播放是非常重大的一个优势,合理利用手机的这两大功能,结合常见的即时聊天通信工具,就能把许多中职语文教师认为费时费力且不讨好的听说能力训练落实到实处,真正做到人人开口,常常开口,真正提升中职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APP进行读写能力训练

大部分语文教师都会利用网络向学生推荐介绍一些优秀文学作品、深度文章或者与课文有关的课外补充,但是面对学习自觉性不强的中职学生,教师推介后如何落实学生去真正去读去学习,成了一大问题。如今微博、微信除了具有社交功能外,还是重要的信息来源,教师只要开通公众号,就可以把需要学生阅读的作品发布出去,只要要求学生在阅读过后在文章下留下一定字数的评论,即可落实学生是否已经阅读。网络作品鱼龙混杂,需要教师指向性地布置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走上主动阅读、健康阅读的道路。一旦养成积极阅读的习惯,学生将终身受益无穷。

中职学生写作能力差,但并非没有用文字表达的欲望,他们经常在QQ空间发布简短的心情“说说”,而且乐于互相交流回复。然而这种形式只适合无主题的漫谈,对提升写作能力帮助不大。由教师在微信公众发布优质文章、学生阅读后留言评论的方式,能引导学生有主题有方向地写作,又不至于造成太大的困难,平台的公开方式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是适合中职学生日常练笔的方式。

此外,微信微博自身还具有新闻时效性,每天有大量社会热点资讯以文本、视频、图片等方式传播,既给学生提供了阅读素材,也给学生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写作素材。笔者在讲授《拿来主义》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拿来主义者如何对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在个人的公众号上发布了《汉服的演变》等图文并茂的文章,让学生对传统服饰有了解,并要求学生在文下发表看法,说说是传统服饰好还是现代服饰好。

四、运用常见APP能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运用常见APP能提升中职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网络时代中学生在阅读书籍中所分配和投入的时间越来越短,语文阅读量积累不够,尤其是中职学生在课余时间更加不愿意到图书馆借阅图书。而利用常见APP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适合的读物,而为了能够方便学生阅读,教师可以从正规的途径下载或者购买电子版书籍,并且通过QQ群、微信群分享阅读资料,学生下载后可以利用常见的阅读类手机APP在碎片时间里进行阅读,进而丰富语文知识积累量。

五、运用常见APP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这一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发散思维。与普通中学相比,中职院校更加侧重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语文基础知识水平等均相对较差,对于课堂的兴趣不高。面对这一情况,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照本宣科,没有深入挖掘文章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对学生想象力的开发相对不足。而将APP应用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解决这一问题。endprint

例如在教学《我若为王》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微博上发表对这篇文章的感悟与理解,并且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为王,则会有什么样的联想?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等。或者套用这一句式引发学生进行联想,如“我若为教师”“我若为父母”等,让学生在微博评论下畅所欲言,并且可以与其他同学之间进行探讨。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鼓勵学生发散思维,大胆创新。运用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课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语文课中享受更多的乐趣,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中职学生的想象力,显示出APP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六、运用APP培养学生审美价值观念,进行美学教育

将APP应用到语文课堂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念,对中职学生进行美学教育。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大多具有美感,蕴含着审美价值。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黑板板书的方式往往无法表达出其中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同时,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选择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将课文内容制作成课件。尽管这一方式能够完成对学生进行美学教学的任务,但是往往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而将APP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一文时,教师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内对课文进行简单的编辑处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等诗句配上相应的图片。学生在阅读文字的同时,可以看到图片中的美景,从而在视觉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方式不仅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枯燥无味的问题,而且与多媒体课件制作相比,更加简单便捷,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七、运用APP进行教学,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中职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差,面对教师所布置的课堂作业,往往表现出敷衍的态度,并且存在拖延、抄袭等现象,对于知识点的巩固较为不利。对此,将APP应用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及时地解决问题。例如,教师为了检查学生的假期作业完成情况,要求每一位学生利用微信的小视频拍摄功能,将其作业进度完成情况完整地拍摄下来,然后发送给教师。这样就能对学生起到督促的作用,提醒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逐渐促使中职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八、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为各个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而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也具有重要意义。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院校更加侧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中,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这一情况下,将常用APP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利用微信、QQ等APP进行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理解能力,也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搭建了桥梁,从而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