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死神抢时间的那群人
——记长沙宁乡阳光矿山应急救援队

2017-09-29 01:16陈晶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7年9期
关键词:四明宁乡救援队

本刊记者 陈晶

与死神抢时间的那群人
——记长沙宁乡阳光矿山应急救援队

本刊记者 陈晶

近日,一封来自株洲市政府的感谢信寄到了长沙宁乡阳光矿山应急救援队。信中由衷地感谢救援队员们紧急驰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并盛赞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

驰援:毒气巷道与死神赛跑

2017年5月7日11时许,株洲市攸县黄丰桥镇吉林桥煤矿发生重大中毒事故,55人被困井下。下午2时许,长沙宁乡阳光矿山救援队接到了请求增援电话。12名队员迅速出击,赶赴现场参加救援。在大队长谢四明的指挥下,队员们深入井下+150米水平和+102米水平的灾区巷道开展积极搜救。

“井下环境是恶劣的。巷道错综复杂,一片漆黑,水深10多公分,有毒有害气体充满井底巷道,这种高浓度的有毒气体只要呼吸3-5口就可能导致死亡。”副大队长彭红桂告诉记者。就是在这种恶劣、危险的条件下,队员们顶着矿灯,背着氧气呼吸器开展集中搜救。

“工作一段时间后,经呼吸器循环后的氧气温度逐渐升高,热浪灼面,队员们喉干舌燥,加之呼吸器面罩上出现的雾气使视线十分模糊,行动困难重重。可是队员们顾不上这些,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救人。”

在北大巷西二石门附近的一处破坏的风墙处,搜救小队发现了两个有生命体征的遇险人员,他们迅速为其中一名遇险人员戴上两小时呼吸器,对另外一名心跳停止、已进入假死状态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兄弟,顶住!马上就要出井了,你就会看到亲人了!”小队长付顺强一边紧急救护伤员,一边不停地大声呼唤,终于这名伤员逐渐恢复意识,微微张了张眼睛,从死亡边缘被拽了回来。搜救小队迅速把两名伤员送到井口,交由医务人员救治。随后集中运送7名遇难人员到井底车场,又继续对灾区其它可能有作业的采掘工作面进行侦查搜救。

△ 队员们正在通过被洪水冲开的路面,赶赴救援点

出击:一心救援不言苦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长沙宁乡阳光矿山应急救援队以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保持战备状态。

据了解,宁乡阳光矿山应急救援队的前身是湘煤集团长沙矿业公司专职救护队,成立于1974年8月。2014年12月,长沙矿业公司因意外停电事故造成淹井关闭,该公司所属的专职救护队面临解散。

为了保存这支有优良传统、优秀救援专业技能的救援队伍和多年来积累的救援装备,谢四明不厌其烦地向省、市、县各级政府申请保留救护队,经上级领导部门同意后,得以在2015年9月实现转型,重组扩建成一个新的独立单位——宁乡阳光应急救援基地。在历次重特大事故中,都有着救护队员们无畏的身影。

曾经牵动着三湘父老之心的女大学生落水事件让人还记忆犹新:2013年3月22日,女大学生杨丽君在长沙暴雨中落入下水道,政府组织各方面力量全力展开搜救。24日,宁乡阳光矿山应急救援基地接到指令后,组织12名队员前往驰援。

最先下井搜救的是小队长付顺强。他回忆道:“下水道内水深齐胸,浅处也有80公分深,水齐腰高,水面浮着各种垃圾,淤泥深达大腿,下水道里臭气熏天,遇到矮小的管道,还必需爬着前行。”参加救援的12名指战员克服重重困难,连续两天一晚在污水中侦察水井59个,排查污水巷道达3800米,出地面后,队员们手脚都被污水泡烂了,经过一周时间的治疗才得以治愈。

据了解,建队以来,救援队共出动处理各类事故851次,抢救遇险人员468名,搜寻遇难人员263名。仅2016年,就参加抗洪抢险7次,出动指战员148人次,抢救遇险人员6名,加固桥梁1座、堤坝1处,堵溃洪缺口1个,抢救社会车辆5台,清理冻库6个,恢复通风14000平方米,共为国家挽回财产损失上千万元。

奋战:防汛一线勇担当

今年7月初,我省普降暴雨,宁乡县为全省洪水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患无情,人间有爱。在宁乡几个受灾严重的地区都有宁乡阳光矿山应急救援队的身影。

7月1日上午9时30分,宁乡县煤炭坝镇张家湾村被洪水围困,险情就是命令,阳光应急救援队立即出动,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扛沙包,帮助群众转移物资,队员们奋力进行。突然远处传来呼救的声音,原来,几位居民被困在自家房屋二楼,洪水已经漫入了大半个一楼。副队长贺友文立即下令:“莫友军、刘斌你们几个马上系上安全绳过去救人。”当时水位已经漫过了胸口,几名队员慢慢地在洪水中向着目标移动,在水中行进阻力太大,不时有漂浮着的杂物流经身边,且水位还在上涨,危险重重。但是在队员们心中被困群众的安全高于一切,漂浮的杂物挡住了去路,拨开后继续前进;大雨模糊了视线,用手擦一把脸挥去雨雾;脏水流进了嘴里,吐掉后奋勇向前。队员们深一脚浅一脚慢慢靠近了被困群众,同时不断鼓励他们不要惊慌。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将4名被困群众安全转移。

当日17时10分左右,谢四明接宁乡应急办抢险通知,历经铺街道南太湖社区灾情严重。来不及休整,谢四明立即带领7名队员,带上一辆救援车和一些救援装备赶到南太湖社区。

从7月1日起连续数天,宁乡阳光矿山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们就一直转战各处,没好好休息过,累了,街边台阶上躺会;饿了,随便啃几口干粮。谢四明说:“苦点累点不算什么,确保洪灾中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是我们最大的职责。”7月6日傍晚,队员们正在宁乡金满地市场进行排污清淤工作,谢四明又接到通知,长沙浏阳河隧道出现险情,需要马上支援。顾不上劳累,谢四明安排三名队员留守作业,其余队员立即转战浏阳河隧道。

当晚,宁乡阳光应急救援队副队长贺友文发出了一条微信朋友圈消息:宁乡金满地救援任务还没有完全结束又转战长沙浏阳河隧道救援,兄弟们努力努力再努力,加油!!!

坚守:哪里有需要就奔赴哪里

长沙宁乡阳光矿山应急救援队共有指战人员21名,其中指挥员4名,均从事矿山救援工作15年以上,指战人员平均年龄36岁,年龄最小的队员从事救援工作也有近10年。彭红桂介绍道,为了不断提高队伍素质,保持坚强的战斗力,全体队员每天出早操,进行跑步、爬绳、引体向上、拉检力器等体能训练,每月一次考核,每季度一次综合演练,奖优罚劣。遇到紧急救援,他们都是快速出击,从接到报警到出发,白天确保1分钟出动,晚上2分钟出动。

朴实憨厚的副队长贺友文1989年就成为了救援队队员,在近30年的救援生涯中,参加过数百次救援行动。他的妻子开办公司,家庭资产丰厚。但50多岁的他仍然奔赴在救援第一线,哪里有危险就冲锋在哪里。“我热爱这个职业,当我们把一条条生命从死亡线夺回来时,我就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激动。”贺友文这样说。

1991出生、2008年入队的陈雄是队里最年轻的队员,在救护队解散之后,便改学厨艺,成了远近有名的大厨,家家户户的红白喜事都要请他主厨,一天能赚几百元。今年5月初,陈雄又要求回到了救援队。“虽然回到这里每个月的收入只有3000多元,父母极力反对,但我舍不得这个集体,愿意和兄弟们一起摸爬滚打。”白天,他会和队员们一起进行体能和专业训练,晚上则自学救护常识,已经成为了一名经验丰富的救护队员。

谢四明表示:“目前由于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队员工资和训练费用还不能完全保障,多个场地建设也没有资金启动,但我们会依然坚守,哪里有需要就会奔赴哪里!”□

猜你喜欢
四明宁乡救援队
宁乡经开区“万名工人学党史”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强化四种能力 奋力争创五好园区
汉江河口区四明滩段四明上护岸坍岸修复技术
吹响“冲锋号” 按下“快进键”——宁乡经开区深入开展“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大竞赛活动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防化医学救援队的培训与演练
宁乡:人才是医院“核心利益”
宁波“四明大药房”述论
续幽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