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三大创新 凝聚各方力量着力推动全市安全形势全面好转

2017-09-29 01:16长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迎春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7年9期
关键词:考核生产工作

长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张迎春

推进三大创新 凝聚各方力量着力推动全市安全形势全面好转

长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张迎春

安全生产事关全局,涉及方方面面,尤需协力推进。近年来,长沙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书记杜家毫提出的“用心用脑、精细精准、较真较劲”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宣教、考核、监管三大创新,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企业主体和社会各方的积极性,着力为人民群众筑牢安全屏障、撑起生命绿荫,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1-7月,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比去年同期下降53.9%,经济损失同比下降37.2%。

一、用心用脑推进宣教创新,群众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安全生产工作贯穿于生产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只有打一场安全生产的人民战争,才能让工作基础得到夯实。我们通过创新宣教方式,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广大人民群众由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变成了协力推进的“参与者”。

鼓励“干部上讲台”,让宣教更接地气。全力为市安监局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干部事业心,鼓励主动谋事、想事、干事。以前,安监干部主要是督促工作落实,主要当“裁判员”。现在,还要求干部必须要下基层讲安全知识,当好“教练员”。一改以前花钱请专家进行宣讲的单一做法,要求市局班子、各处处长必须带头钻研业务,深入一线去讲课。由于安监干部们熟悉一线情况,讲课更接地气,更容易被一线听众接受,引起共鸣与震憾,宣讲的效果更好。这种做法,既拓展了干事平台、锻炼了干部,又提升了培训效果。今年以来,市局7位局领导和8位机关干部,下基层到各级政府部门、园区、乡镇街道、生产经营单位授课45场次,有2.1万人听课,得到了好评。

借力“广电大平台”,让宣教更加专业。由于市安监局缺人手、缺设备、缺力量,开展全市性的宣教大活动时有力不从心之感。为此,长沙市八部门出台了《长沙市关于加强全社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在工伤保险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在此基础上强化“借智”,搭建多媒体、全方位、精准化宣教大平台。将全年的安全生产宣教工作以180万元的价格委托给长沙广电,由旗下的18个频道开展新闻报道、专题教育、重点宣传。今年开展的安全生产知识大赛、万人演练等活动,都是广电团队根据安监的要求做方案、搞协调,结合电视节目的专业要求去设计,提高了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对抗性,让这些节目更好看,群众更愿看,真正达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工作氛围。

找准“受众关注点”,让宣教更入人心。积极创新宣教形式,通过宣传造势借势,真正让安全生产入脑入心。在受众上,针对社区居民、青少年学生、空巢老人、外来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儿童等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如,在中小学校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学生安全常识课堂,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引领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在内容上,重点向公众普及安全用电、用气以及防火防爆等安全知识,组织开展生活消防演习、安全自救示范、家电厨具安全使用演示以及安全用品展示等。在形式上,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将近年来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制作成警示图板、警示教育电视片,在《法润长沙》《问答长沙》栏目和企业、社区、广场、办公场所巡回展出与播出。积极在外来务工人员集聚区、集贸市场、公交车等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标语、播放宣传片和安全警句,向广大民众普及安全知识。通过各种方式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形成了全社会同频共振齐抓安全生产的良好格局。

二、精细精准推进考核创新,基层由“要我干”变为“我要干”

注重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创新考核方式,调整考核重点与标准,做到不同类单位“考核重点不一样、干得不好要问责、干出特色有加分”,有效激发了各级各部门主动干事创业的热情。

变“通用考卷”为“地方考卷”,让基层有重点。打破“考核大锅饭、上下一般粗”的做法,紧扣中央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的重大决策部署,实行分类考核,制定了区县(市)、市安委成员单位和有关市直部门、各类园区、市属重点企业、区县(市)安监局等5个类别、共计94个考核评价对象的考核细则。根据不同的考核评价对象设置差异化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同一类别的考核对象,既有共性考核内容,又有个性考核内容;既有“人皆有之”的“大路货”,又有“人无我有”的“特色菜”;增强了绩效考评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力推动了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如,危化三年行动工作、烟花爆竹关闭退出工作、矿山关闭整顿工作、城市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均属相关区县各自特色项目,按期完成的实行加分奖励,未按期完成的扣分。

变“纸上考核”为“现场考核”,让基层有压力。安全生产工作以往的考核方式更多的是“考资料”,考核指标设置过多过细,哪个单位的迎检资料做得漂亮、备得齐全,哪个单位的得分就高。针对这个弊端,对安全生产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进一步优化调整指标体系,大幅度缩减相关资料的考核分值。并将考核指标细化到安全生产每个环节,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每个区县抽取4家企业,对照考核指标逐项打分,以4家企业的平均得分作为区县安全生产考核得分的依据。通过这种方式,破除基层的侥幸心理,让他们少做表面功夫,而是扎实沉入企业、深入一线做好基础工作,抓好安全防范。

变“工作扣分”为“特色加分”,让基层有动力。以往的考核一般只有扣分,没有加分,基层单位干得再出色也无法在考核上得到体现。长沙为此调整了考核思路,既重“扣分”,也重“加分”。在加分上做到“三个鼓励”:一是鼓励试点示范,试点工作或工作经验被市以上政府或安委办推介的加分;二是鼓励工作担当,对承办市以上有关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会议、大型培训、大型宣传、教育活动的予以加分;三是鼓励工作创新,各区县(市)积极探索、主动创新、攻坚克难的项目,经市安委办审定认可后纳入年底考评并加分。这一举措有效激发了基层安监单位的工作热情。如,今年考核细则中明确“承办市安委交办的重大活动,年度考核加0.5 分”,结果为了这0.5分的荣誉,基层安监部门不要钱不要人,抢着承办市局统筹的大型活动。

三、较真较劲推进监管创新,企业由“重了难”变为“重防范”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只有企业真正重视,安全生产才可能根本好转。过去,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宁可出了事花钱去“了难”,也不愿意事先抓投入和防范。为此,我们着力创新监管方式,突出抓好“预警、治理、惩诫”三个环节,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了每个企业,有效提升了本质安全水平。

以科学的防控抓好安全预警。一是建立风险识别体系。研究制定行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标准和分级管控办法。依据风险评估标准,确定安全风险“红、橙、黄、蓝”(红色为安全风险最高级)4个等级,并建立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实施安全风险信息动态化管理。二是完善公众举报机制。启动“安全隐患随手拍、百万奖金等你拿”活动,由市政府拿出100万元启动资金,上线开通12350电信和微信随手拍举报平台。市民发现安全隐患,通过手机拍照发送到公众号,就可以获得最高10万元的奖励。两个平台自今年6月1日正式上线以来,已接受有效举报30余次,发放随手拍奖金3万元,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三是实行企业“灰名单”管理。生产经营单位有不良行为但未达到“黑名单”程度的,将其列入“灰名单”,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由市安全监管局不定期抽查,至少约谈1次主要负责人,并随时追踪整改情况,直至整改达到要求;发现有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依法依规从重处罚。

以强力的督查落实主体责任。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印发了《长沙市2017年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活动考评实施细则》,对全年的工作进行了科学铺排。二是加大工作督查。扎实开展好“宣传引导、教育培训、强基固本、监管执法、巡查督查”五大行动,明确领导督导联点区县(市),定期督查,重点抓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八落实”、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和安全监管执法,督促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深化了驻点督导,10个督导组督促检查驻点区、县(市)“落实企业主责年”活动的开展情况。三是抓好典型示范。重点抓好一批规模以上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部门监管责任、安全生产岗位风险、安全生产事故“五公示”,开展“一人一月一隐患”活动,推动企业由“重了难”向“重防范”转变。

以严厉的手段推进源头治理。加强高危行业关、停、并、转工作,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一是推进高危行业落后产能退出。狠抓烟花爆竹企业整顿关闭攻坚,全市已申请自愿退出烟花爆竹生产企业229家,发放奖补资金1.6亿元。加强矿山企业风险管控,已关闭退出煤矿32家,占原有合法保留煤矿96%;保留2家,实行24小时住矿值班盯守。关闭退出18家非煤矿山企业,对30多家企业实行了停产整顿。二是推进危险化学品全程管控。印发了《危险化学品全程安全管理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着重在加快推进危险化学品仓储物流基地建设、推进危险化学品集中经营交易、依法严格实施安全监管上狠下功夫。三是开展遏制重特大事故试点。强力推进遏制重特大事故十大工程,深度运用大数据运算,对全市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危化品运输、校车等重点运输企业的安全风险进行等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通报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实现风险评估挺在隐患排查的前面,破解监管难题。

以严格的执法抓违法惩戒。通过推行刚性监管执法、严格事故追责、严管重罚非法违法行为等法治手段,让主体责任不落实的企业“胆战心惊”。一是开展蹲点式执法。对重点企业实施生产经营全程蹲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二是开展解剖式执法。选择一部分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的企业,集中力量按专业对企业各生产系统和环节,进行逐一解剖,找出企业隐性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和改善安全生产管理的意见。三是开展交流式执法。组织技术力量、装备水平较差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一起到安全管理先进的企业开展“交流监督检查”活动,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四是开展动态式监督检查。每次执法检查时,首先检查企业对上次监督检查意见的落实情况,然后现场核查,实现安全监管有效闭环。五是开展“专家会诊式”监督检查。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对重点企业开展检查。把主体责任不落实的企业作为重点监管监察对象,加大执法检查频次,对其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实行“顶格”处罚,从“票子、面子、帽子”上对企业负责人从严从重问责,倒逼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猜你喜欢
考核生产工作
用旧的生产新的!
内部考核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不工作,爽飞了?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选工作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