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推进合作学习

2017-09-30 18:25陶林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陶林

摘 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形势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而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都比成年人要强,因此,教育应该从小抓起。教师应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根据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特点,从多方面探讨如何有效推进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0-01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0.073

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与他人调节关系、学会分工等等。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小学生对具体事物可以有较为准确的认识,但对抽象概念却不能完全把握。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很难理解课本上的数学概念,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忆,不懂得如何灵活运用。在新课程改革实行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发展。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推进合作学习呢?

一、在学习生活中创造合作机会

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必须将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在学习生活中给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它和长方形的共同点、不同点等等,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获得一个最接近答案的结果,教师可以通过这种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合作等等。当然,教师应该时刻关注着学生的表现,适当提点,让学生体会合作的乐趣。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旁敲侧击,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平时教育学生时,也可以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种名言谚语来教导学生要向他人学习,与他人分工合作,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后对课上的合作学习进行反思,使其不断改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教学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努力设计出能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意识到合作学习的意义,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合作学习中与他人共同进步。在学习时,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是很多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一起完成任务。例如,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抢答题目,看哪组最先最快完成最多的题目,并给这组成员适当的奖励。有了奖励,学生会更加积极自主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去。

二、利用游戏推进学生合作学习

小學生本身就具有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利用游戏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更好地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趣味小游戏推进学生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可以组织学生玩“逢七过”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学生遇到跟7有关的数都要说“过”,像14、17等,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由前至后从1开始,看看那组最后出错时的数最大,这就要求学生要认真听前面人报的数,每个学生都不能走神。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玩得很开心,教师再稍加指点学生就很容易明白在游戏中也应该学会合作,这样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让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来回答,增加课堂互动。当然,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比赛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最后看哪个小组成绩最好,并给出适当的奖励。小学生本身好胜心就非常强,有了一定的奖励,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将个人成绩与小组挂钩,这样,学生之间就会互相督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在竞赛中明白合作的意义。

三、指导学生掌握合作方法

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课堂互动,学生可以在合作中树立集体意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去帮助他人,也可以学习他人的长处,与其他人共同进步。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合作中建立深厚友谊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日后学习发展打下基础。没有一个学生不希望自己得到教师的肯定,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时,发现学生合作学习做得很出色时应该及时给予褒奖,发现他们做得不对时,不能训斥他们,应该耐心地指导提醒,让他们掌握合作的正确方法,自觉培养合作习惯。小学生因为年纪小,对合作的概念较为模糊,不知道合作的意义。因此,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发挥组长的带动作用,让组长督促组员完成任务。在分组时,要选择有担当年纪稍大有责任心的学生当组长,在合作学习中团结组员,增加组员之间的凝聚力。那么,我们该如何选组长呢?如果由教师单方面选择,学生难免会觉得不公,所以,教师可以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举,因为学生可能比教师更清楚谁更能胜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定期地给小组长分配任务,让其落实下去。可以让小组长监督组员独立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内容,让组员之间互相督促,共同进步。教师也可以不定期地开组长会议,了解各组情况,让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等等。

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在合作中提升。数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概念知识点十分繁多,如果单靠死记硬背,肯定达不到想要的学习效果,因此,良好的概念教学策略设计非常有必要。总而言之,小学时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重视这个时期,努力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立足实践,从在学习生活中创造合作机会,利用游戏推进学生合作学习,指导学生掌握合作方法等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推进学生合作学习进行探讨,希望以上几种教学策略可以给各位教师同仁一些借鉴,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爱宏.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再思考[J].吉林教育,2010(34):78.

[2] 朱哲.浅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1(1):54-55.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