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帮扶人

2017-10-09 17:19郑曼瑶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19期
关键词:案例研究

郑曼瑶

[摘要]大学生偷窃行为威胁着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和谐发展,辅导员应妥善处理好大学生偷窃事件,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家校舍力教育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帮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偷窃;案例研究;帮扶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9-001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9.009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校园盗窃行为威胁着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对高校的校风建设和发展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据调查,盗窃行为在大学生违纪违法行为中日益突出,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案例中盗窃案约占70%。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多尚未成熟,容易出现思想偏差。如何对行窃的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教育,帮助这些学生改正错误、端正思想、健康成长,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案例概况

10月份的某一天傍晚,学院学生小文(化名)趁宿舍室友外出时,私自翻看并偷走室友小丽书包中的钱包及钱包里的现金1000元,并将空钱包随宿舍垃圾一起扔在宿舍楼下的垃圾丢弃点。得知该突发事件,辅导员、班主任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在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初步判断该事件为室内偷窃行为。通过与宿舍三位有嫌疑的学生小文、小丽、小林逐一谈话,从谈话中寻找线索,将嫌疑人锁定在学生小文。随后经过各方努力,从宿舍垃圾丢弃点中找到小文丢弃的钱包,面对铁证,小文承认了偷窃事实并向受害人小丽道歉,并如数归还赃款。小文也因此受到了处分和教育。

二、案例处理过程

(一)逐个谈话,理清案情疑点

在初步分析了事情的经过后,排除了室外人员偷窃的可能性。于是,辅导员安排失窃宿舍的学生到办公室一一谈话,以求在谈话中理清案情疑点,找出偷窃“真凶”。

首先,与被偷窃的学生小丽谈话。谈话前辅导员了解到小丽属于贫困生,被偷的1000元是其几个月的生活费,1000元对小丽来说是个大数目。辅导员与小丽的谈话围绕小丽“钱包放在书包里其他室友是否知道?”“回到宿舍后何时发现丢了钱?”“离开宿舍时宿舍还有哪些人?”等问题展开。通过谈话,辅导员了解了小丽丢失财物的基本过程,同时了解到小丽在离开宿舍前在钱包中取出了一部分散钱,并将剩余的1000元放进书包的钱袋里。小丽离开宿舍时,书包放在书桌上没带走,当时只剩下小文一个人在宿舍。

接着,与嫌疑人小文谈话。谈话中,小文声称在小丽离开宿舍期间,其一个人在宿舍洗手间看手机,随后从宿舍6楼到楼下倒垃圾,下楼倒垃圾途中在5楼遇到室友小林回宿舍。

辅导员进一步咨询了相关情况,如“小文在宿舍洗手间看手机的时间是多久?”“在洗手间的时候是否感觉到有外人进入宿舍?”“下楼倒垃圾时宿舍门是否是关上的?”“从6楼下去倒垃圾的时间需要多久?”等问题。整个谈话过程,小文都面无表情,与辅导员没有眼神交流,回答存在许多破绽。通过与小文的谈话,辅导员初步断定小文行窃的可能性很大。

最后,与学生小林谈话。通过谈话了解到,小林回宿舍时,宿舍的门是关着的,其回到宿舍后立刻放下书包然后换衣服,换完衣服时小文已经倒完垃圾回到宿舍了。经过分析,小文离开宿舍倒垃圾与小林回到宿舍的时间间隔很短,进一步排除了室外人员偷窃的可能性。另外,小林回宿舍立刻就放下书包换衣服,从小林回宿舍到小文倒完垃圾回来,时间间隔才2分钟左右,再加上小林刚回宿舍,不清楚小丽的钱包就放在书包里面,因此小林行竊的可能性较小。

(二)各方努力,寻找作案证据

整件事情存在着一个疑点,也是寻找此次偷窃事件的证据突破口,那就是:小文为何刚好在那个时候下楼倒垃圾?垃圾里面是否会有钱包?意识到这一点,班主任第一时间联系了宿舍区的清洁人员,以延缓当天的垃圾被运走的时间,并根据小丽对其钱包特征的描述,请清洁人员协助寻找垃圾中是否有相应特征的钱包。果不其然,在辅导员与学生逐一谈话后,清洁人员刚好也在垃圾堆中一个袋子里找到了被小文扔掉的一个蓝色空钱包。

(三)情理结合,引导主动认错

虽然证物已经找到,但为了给学生一次机会,辅导员决定暂且不拿出从垃圾堆中寻回的空钱包,希望通过引导,让小文主动承认偷窃事实并承认错误。了解到小文的家庭经济条件尚可,不属于贫困生,家长给的生活费足够小文在校学习生活,辅导员再次联系小文到办公室谈话。一方面,从情出发,跟小文强调小丽的家庭经济情况,让小文明白她偷走的1000元对一个经济困难生来说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于理出发,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告诫小文偷窃后果的严重性,引导其认识到偷窃对一个人的名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告诉小文如果能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将赃款主动归还,那么还可以给予其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然而,经过一番教育引导,小文仍然不承认偷窃事实。此时,辅导员只好拿出找回来的钱包。面对铁证,小文终于承认了错误,并向受害人小丽道歉,作出了深刻的检讨和书面保证,归还钱财。

(四)如实上报,给予纪律处分

作为学生突发事件的第一知情人和第一报告人,辅导员在事情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并及时将情况逐级向有关领导和部门上报。经学院学生违纪处理小组讨论研究,根据所在学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小文受到了应有的处分。

(五)联系家长,沟通协助教育

在处理小文偷窃事件的过程中,辅导员与小文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告知家长小文偷窃的事实与处分情况,同时也针对小文的成长经历与其父母进行交流,希望小文的父母能协助引导教育小文,帮助她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据小文的父母反映,在开学初给了小文几千块钱购买电脑,这说明小文生活上并不存在经济困难。小文的母亲在电话中一直表示小文平时很让他们放心,不相信她会行窃。但为何一向在父母面前表现乖巧,很少让父母担心的小文会做出有损个人名誉的违纪行为呢?经过与小文个人及其父母的沟通交流,辅导员了解了小文的成长经历。小文的父母在A城市打工,而小文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家乡生活、上学,长期的异地生活导致小文很少有机会和父母见面,加上双方平时缺乏沟通,小文认为父母缺乏对她的关心。辅导员通过电话传达了小文希望能与父母多交流的想法,其父母也表示以前小文在读中学的时候,为了让她安心学习,很少与小文通话,现在想来确实是对小文的关心不够,以后他们会常跟小文联系,多关心、了解小文。另一方面,辅导员也引导小文平时多主动与父母联系,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与内心的想法,关心父母在外的情况。endprint

(六)持续帮扶,引导积极改过

在此次偷窃事件中,除了给予小文应有的纪律处分,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持续的监管和帮扶,引导小文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地成长。为了更好地对小文进行监管,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和实际表现,辅导员与班主任、小文的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努力开展教育工作。辅导员在班主任的协助下,对小文在校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表现进行持续关注,并与小文的家长保持联系与交流。另外,辅导员也与小文进行了几次谈话,针对小文的心理健康、家庭情况、道德法律意识、大学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与引导。

通过谈话教育,辅导员发现小文慢慢地有了变化,起初偷窃事件发生时小文在办公室一直面无表情,在后续的一次谈话教育中,小文与辅导员有了眼神的交流,也流下了后悔的眼泪。有一天,辅导员收到了小文发来的短信:“谢谢老师,如果不是老师及时指出我的错误,我可能永远也没有勇气跟小丽说声对不起,可能以后还会犯错。感谢老师在我犯错之后还这么关心我,我很感动。我决定以后努力完善自己,变得更好。”收到小文的短信,辅导员知道小文已经迷途知返,甚感欣慰。

三、案例的启示

大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而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在成长路上出现不当的思想、行为时,辅导员应做好学生的帮扶人,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重任,但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思想还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因素所影响,产生思想偏差。错误的人生观往往是他们产生盗窃行为的思想根源,要改变其长期形成的不良心理就必须加强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当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学生、塑造学生。通过班会课、谈心谈话、主题活动等形式帮助大学生解决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促进大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状况。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大学生不健康的心理

大学生偷窃行为与不健康的心理密切相关,不健康的心理往往会导致学生做出不良的行为,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应根据新形势下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解决一般的心理问题,培养其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品格。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可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密切联系与配合,在学生入学初开展心理健康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出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名单,针对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约谈,建立心理问题学生的专门档案,记录其心理与行为表现和变化。通过心理健康测试排查和谈话辅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排解问题,将其日后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提前扼杀在“摇篮”中。另一方面,辅导员应指导学生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班会、团队活动、心理健康选修课或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无疑是造成盗窃案在高校中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规范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高校应承担的责任。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宣传板报等宣传途径,向大学生宣传各种法律法规;通过举办征文比赛、模拟法庭、辩论赛、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结合高校中出现的大学生盗窃案例作为典型,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及处理结果,提高学生的法律规范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盗窃后果的严重性,及时发现其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习惯,并寻求相关的心理咨询帮助,将学生的盗窃犯罪扼杀在萌芽状态。

(四)家校合力,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努力。“若只有学校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互相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采取家校合作的方式,与学生家长一起针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共同寻找解决办法,形成家校合作的教育合力,从而使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在本案例中,辅导员正是通过家校合力的方式,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从而对症下药地做好工作。辅导员可以采取多种途径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如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學习、生活、心理等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给家长提出一些建议性教育措施;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家长取得联系,同时利用网络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知识;通过家访与家长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深入分析学生的成长动态,及时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等。

大学生在成长的路上难免犯错,难免遇到各种困难,高校辅导员应当扮演好学生的帮扶人这一角色,协调各方教育力量,采取多种教育途径,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案例研究
开发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作资源的案例研究
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智慧理答和优质提问的案例研究
生物学课堂活动教学的设计与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