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汗从哪儿来

2017-10-10 03:39王蓄之中医针灸学博士
中医健康养生 2017年10期
关键词:卫气城门湿气

文王蓄之 中医针灸学博士

你的汗从哪儿来

文王蓄之 中医针灸学博士

人体就是一座古城,城墙就是皮肤,城门就是毛孔,驻守的士兵就是卫气,城里居住的百姓就是营气……作者用了一个比喻,简单、生动地讲了自汗、盗汗、湿汗、躁汗、冷汗,是怎么回事,怎样产生——

为了把整个出汗的过程讲明白,这里打个比方。

一座古代大城,如果想要保持安定的社会局面,通常需要在城市四周修建又高又厚的城墙,以防御外敌。为方便人员进出,会在城墙四周修建城门,并派兵驻守。人体上,这个城墙就是皮肤,城门就是毛孔,驻守的士兵就是卫气,城里居住的百姓就是营气/津液。

当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驻兵威武,城门会按照大家的生活习惯,有秩序地开启关闭。人体内脏腑和谐,气机畅达,卫气会根据人体内外的状况,选择恰当的时机,把毛孔打开,令百姓可以进出。

城里经济繁荣时,百姓有更迫切地出入城门的要求,城门打开的次数会变多,持续的时间会延长。就是体内代谢旺盛(如剧烈运动后),过多的热气产生,毛孔在卫气的作用下打开,让热气伴随津液一起外泄。这是正常的出汗过程。

如果把守城门的士兵长期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体力不支,工作懈怠,对出城百姓不加审核,随意打开城门。犹如人体卫气不足,固守无力,体内稍有微热,津液即会外泄。这就是“自汗”的过程。

白天卫气(士兵)巡行于体表,晚间入睡后转入体内休息,体表无人固守。这时由于阴气不足无力涵养而生出的热气,鼓动体内的津液外泄。一旦人醒来,卫气再次回到体表,汗出随即停止。这就是“盗汗”的过程。

天气炎热,或者体内有热,如果不顾脾胃的承受力,肆意饮用茶、冷饮、啤酒等,远超脾气化水的能力,过剩的水无法被区分为精微与糟粕,而是混沌一片,体内于是湿气弥漫,仿佛雾气昭昭,或如乌云密布。肾气化水出于小便的能力,也无力应对如此庞大的湿气,形势于是难以扭转。体内过多的湿气,通过毛孔溢出,形成“湿汗”。

当体内阴气大虚(如女性更年期),用以濡养滋润的精微物质明显匮乏,体内会生出燥热。这种燥热很容易鼓动情绪,即所谓“生风”。风与火相互煽动,一阵阵鼓动津液外泄,出现的就是“躁汗”。

当城内发生重大危机,比如逼宫,整个城市安全面临不可预知、不可控制的巨大风险。此时,固守城门的士兵被征集,赶往行政中枢救驾,城门处于完全失控的状态,无人把守。一些不明所以的百姓,晃晃悠悠走出城去。也就是,当人体发生重大危机,比如大惊、剧痛,整个生命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卫气连同其他气,被火速征调到核心内脏,以确保生命安全。这时处于体表的津液,因无人固守,发生流失,即“冷汗”。

猜你喜欢
卫气城门湿气
基于“卫气稽留”论治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健身是去湿气的好办法
这些信号提示体内有湿气
湿气不可怕,药膳起居健康行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卫气:保护人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城门城门几丈高
虞山城门
食疗养生祛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