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吉林省松原市首次体育中考的思考

2017-10-11 09:53徐志波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镇重新中学131115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松原市总分吉林省

徐志波 (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镇重新中学,131115)

对吉林省松原市首次体育中考的思考

徐志波 (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镇重新中学,131115)

2016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2017年吉林省松原市首次将体育考试成绩纳入了中考总分。通过参考其他省市中考体育学科测试项目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男生必考项目为1000m跑和立定跳远;选考项目三选一(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女生必考项目为800m跑和立定跳远,选测项目三选一(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这一举措得到了松原市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为学校体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吉林徐志波

思考一:中考体育给体育教育教学带来的改变

1.体育教学的价值得到认同。中考将体育学科纳入中考学科之中,这无形中就是对体育学科最大程度的支持与认可,学校和体育教师不再受制于中考学科分数的制约。

2.体育教师的地位得到提高。随着体育学科的“升级”,体育教师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对于体育教师的自尊心、荣誉感、责任感都会是极大地促进。

3.学生身体的素质得到增强。中考体育加试必考与选考的项目都紧紧围绕着人体运动的五项基本素质。虽然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实现优势互补。但理想成绩的取得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要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训练才能达成,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4.社会对学生体质的高度关注。目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宠爱有佳,学生缺少吃苦耐劳与抗挫能力,嫌脏怕累,不愿意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和训练。中考将体育学科列入中考成绩的总分中的全新举措,充分肯定了体育教育的重要地位,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关注和重视体育学科,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育教学与训练中来。

思考二:从体育中考中看存在的具体问题

松原市中考各学科中,化学学科总分50分,物理学科70分,体育学科40分。考试政策的宏观调控使体育学科的课堂教学与教学管理必须要有一次革新,鉴于此,学校不得不强化,家长不得不重视,学生不得不自主。

1.围绕着学生的考试与发展需求,各种各样的体育培训班、强化班应运而生。家长又马不停蹄地帮着孩子找中考体育强化训练班,考生在考前3个月突击强化训练,不得不让我们再次对体育学科成为中考学科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2.学校也单单是从中考的分数和升学的人数来重视体育学科的分数,并没有从宏观发展的角度来正视本次革新,导致出现了考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练什么的现象。

3.部分家长对于体育学科能够成为中考学科还很茫然,还在等待观望,还抱有一丝怀疑的态度;绝大部分学生也没有从平静安逸的生活中“惊醒”。体育学科已今非昔比,它不仅仅是考试和成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问题。

思考三:从体育教师角度应对中考体育的策略

将体育加试成绩纳入中考总分之中,这是一个长期的健康发展战略,也是一个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生命工程,绝不能把它视为短期的应试学科,考前突击训练应付了事。

1.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以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自觉地参加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能够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2.在每次的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片考、联考等考试中都应将体育学科的测试成绩加入总分之中。让教师适应、让学生习惯、让家长接受体育学科,在实际学习与生活中和思想上逐渐将体育学科融入中考学科,自然而然地去学习、去锻炼。

3.体育加试这项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制订体育课新的课堂考核及评价标准,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锻炼效果与及时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选拔功能,宣传体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和价值,形成崇尚体育、以体育为荣的校园文化。

4.教师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观,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有序地开展好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积极开展关于中考体育相关的教育研究活动,全面助力中考体育加试工作。

猜你喜欢
松原市总分吉林省
登泰山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反腐
松原市备春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审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