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粪污处理利用典型模式及发展前景

2017-10-11 02:54刘根堂杨培文山西省应县畜牧兽医局037600焦光月山西省生态畜牧产业管理站0300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应县粪污粪便

刘根堂 杨培文(山西省应县畜牧兽医局 037600)焦光月(山西省生态畜牧产业管理站 030000)

畜禽粪污处理利用典型模式及发展前景

刘根堂 杨培文(山西省应县畜牧兽医局 037600)焦光月(山西省生态畜牧产业管理站 030000)

本文通过阐述应县“一主四辅四利用”飞鸟型畜禽粪污处理利用典型模式,展望畜牧业粪污处理发展前景,实现农牧业良性循环,维护畜禽健康养殖、生产高端农产品、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

畜禽粪污;处理利用;典型模式;应县

应县位于山西省北部,朔州市东部,畜牧业发达,近年来,畜禽养殖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据统计,目前仅有部分规模养殖场通过环评审批,治污设施基本到位,排放基本达标,其余的粪污处理标准化程度都不高,特别是部分小型养殖企业基本无污染治理设施,废水直排、养殖废弃物乱扔乱堆,污染当地环境,影响周边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成为当前应县农村主要污染源之一。经初步测算,2016年,全县大牲畜按7万头成牛计算,处粪便排泄总量70.7万t。其中,某大型奶牛场奶牛年粪便排泄总量约32万t;羊按年存栏40万只计算,年粪便排泄总量33.6万t;按年出栏肉羊80万只测算,年粪便排泄总量16.8万t;生猪存栏7.12万头,年粪便排泄总量5.7万t;鸡饲养量42.15万只,年粪便排泄总量1.26万t;规模养殖小区200个,年粪便排泄总量约74.8万t,占全县总排量的57.5%。2016年底,全县畜禽粪便排泄总量约130万t,除去20%的损耗,年转化成生物有机肥约19.6万t。

1 模式概述

应县畜禽粪污处理利用采取“一主四辅四利用”飞鸟型畜禽粪污处理利用典型模式,即:一主 (有机肥厂),四辅(环保设施、沼气电厂、粪便收集处理中心、小堆肥平台或小沼气),4个利用(草基地、有机农业、城市园林、新能源),双翼治理模式。以发展现代草牧业为方向,建设以有机肥厂为核心,以大中型养殖企业建设环保设施、沼气发电厂进行养殖废弃物处理为一翼和以中小型养殖场通过建设区域性粪污无害化处理厂、收集中心或自建小型堆肥发酵平台小沼气设施进行养殖废弃物处理为另一翼,以有机农业、牧草基地、城市园林(或森林)、新能源生态可循环利用的畜禽粪污处理利用典型模式,为该县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据专家介绍,我国设施蔬菜因常年单一种植和高强度种植而导致的土壤微生物生物区系恶化、地力衰退、土传病害、连作障碍以及化学农药污染严重,因地温偏低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足导致植株发育迟缓、产量不高和投入过大等问题非常普遍。该县利用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这种典型模式生产生物有机肥,正是针对上述问题,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支持下研发的土壤有益生物群再造剂。施入土壤后可与农作物秸杆等纤维类物质为基质进一步生长和繁殖,具有防病、杀线虫、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消除化学农药污染、促进根系发育和提升植株光合作用效率,抗重茬、防根腐,抵制土传病害,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改善农产口品品质等多种功效,肥效持久,增产效果明显,为生产无公害绿色产品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目前,该县有机肥加工厂制成的高效生物有机颗粒肥料,已销往广西、云南、山东、河南等地。通过加工处理畜禽粪污转化为生物有机肥,作用于农田,有效地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疏松土壤,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有村民用了生产出的肥料后,种植的西红柿病虫害减少,土质变疏松,结出的西红柿又大又圆又甜,不开裂,品相好,在市时间长。还有村民说“用了生物肥料后,萝卜地的杂草少了,土地不板结,种出来的萝卜又大又顺溜,特别好卖,深受菜商好评!”使用有机肥料后,不但土质疏松了,而且农作物比不使用这种肥料的收成将近翻了一番,比如,种植大豆不用有机肥料的土地,每亩的产量是150kg,使用这种肥料后,每亩的产量是250kg。” “土豆由原来的1500kg达到现在的2500kg,而且个头又大、含淀粉量又多。”农民都说生物有机肥是个好肥料。全县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经高温发酵,增加有益微生物等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转化成生物有机肥。生产出的生物有机肥料中,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叶面喷施肥、水溶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以蔬菜为主的农作物专用肥已取得国家相关部门的认证,特别是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这开辟了应县农家肥科技转化的先例,推动了全县畜牧业现代、高效、生态、循环发展,促进了全县蔬菜产业特别是有机蔬菜产业上档升级,实现了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效防止环境污染。

2 飞鸟型循环发展模式

从附图可以清楚理解“一主四辅四利用”飞鸟型循环发展模式。

3 前景展望

应县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山西省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和朔州市委提出的打造全国生态畜牧养殖基地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提出了“以农载牧、以牧养菜、南菜北牧、循环发展”的战略思路和“三个全转化”(粮食、秸秆全部转化为饲草,所有的畜产品全部深加工,产生的粪便全部转化为有机肥归还农田)的发展目标。根据种植需要发展相应养殖户,种植养殖建立合作社联动运作、针对种植需要对畜禽粪便采取有机肥加工方式处理后,直接用于农作物、蔬菜生产,形成农牧良性循环模式,维护畜禽健康养殖、生产高端农产品、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

附图 “一主四辅四利用”飞鸟型循环发展模式图

刘根堂(1976.9-),男,山西省应县人,兽医本科,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应县粪污粪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应县木塔工作站揭牌成立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AnalysisofSymbolismintheAndTheMountainsEchoed
一首民谣让梁思成发现古塔
应县:架通干群间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