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病毒对母猪生殖影响

2017-10-11 02:54夏晓潮广东省茂名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管理办公室5250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活疫苗猪瘟母猪

夏晓潮(广东省茂名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管理办公室 525000)

金福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动物卫生监督所 215200)

猪瘟病毒对母猪生殖影响

夏晓潮(广东省茂名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管理办公室 525000)

金福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动物卫生监督所 215200)

猪瘟是影响我国养猪业的一大类传染病,主要引起多组织器官出血性病变,流行范围广,危害较大;猪瘟疫苗免疫是预防本病的最有效方法,但很多猪场对疫苗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尤其是对母猪妊娠期间是否能够免疫弱毒活疫苗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猪瘟病毒的特征及免疫学机理出发,结合一些临床数据,分析了猪瘟弱毒活疫苗免疫妊娠母猪的风险,概述了“一刀切”的普防模式和“跟胎”免疫模式的对比,总结了疫苗对胚胎毒性出现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规模化的新建猪场普免前建议先作小群体母猪试验,评估无影响后再全场推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猪瘟;病毒;母猪;生殖;影响;疫苗免疫

猪瘟是一种以出血性病变为主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呈世界流行,我国政府一直未放松对本病的防控,目前来看,尽管偶有地方流行,但全国暂未发生大规模传播的情况,成果显著。对于本病,养猪人都很熟悉,包括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疾病特征、流行特点及防控方法都有大概的了解,不再多谈。但对母猪生殖的影响相信大多数人还未完全认识清楚,加上部分专家观点的不一致,导致本病对母猪的影响模棱两可。鉴于此,本文从猪瘟病毒对母猪生殖方面的影响出发和大家作一下探讨。

1 病毒致病机理

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对小微血管内皮细胞有高度亲嗜性,感染后病毒先进入扁桃体并在其中先行增殖,随后再随血流进入淋巴系统和全身组织器官,侵蚀小微血管内皮,导致其肿胀、变性、坏死甚至血管闭锁,组织器官继而有充血、出血、梗死的表现,并引发全身败血症。母猪生殖系统作为机体的一部分,也逃离不了病毒的侵害。另外,病毒对免疫系统的破坏还会导致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引发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使得临床病症更加复杂化。

2 对母猪生殖系统的影响

猪瘟病毒感染妊娠母猪后,母猪基本无症状表现,随着病毒随血流进入胎猪后,早期胚胎会发生死亡,溶解并被吸收,中期则会发生木乃伊胎,流产和死胎,后期则能产下活仔,但体质较弱,后期饲养过程中,一旦出现应激因素,极易发病,也会成为主要的传染源。临床大量案例证明猪瘟病毒对母猪怀孕期间是有影响的,但影响程度随着妊娠期的延长而降低。

3 临床统计及数据分析

笔者经过较长时间对基层猪场调研,得到如下统计信息。配种前一周以上免疫猪瘟病毒弱毒疫苗的,母猪怀孕期间96%以上表现正常,未发生胚胎消失、流产、死产(包括木乃伊胎)的情况,而在妊娠后10~40d期间免疫猪瘟弱毒疫苗的,有15%左右的母猪出现胚胎消失、流产、死产(包括木乃伊胎)现象;妊娠后在40~70d免疫猪瘟弱毒疫苗的,发生胚胎消失、流产、死产(包括木乃伊胎)的概率约10%,大部分母猪都能产下活仔,但仔猪较弱,部分猪伴发神经症状,严重的猪大多一周之内死亡;妊娠后70~100d免疫猪瘟弱毒疫苗的,绝大部分母猪都能产下的活的仔猪(具体见附表)。

附表 猪瘟弱毒活疫苗对不同妊娠时期母猪的影响

根据临床统计可发现一个规律,猪瘟弱毒活疫苗对妊娠后的母猪有一定影响的,虽然对母猪自身影响不大,但对腹中发育的胎儿影响较大。数据中,尽管配种前一周对母猪免疫后也有4%的母猪有妊娠期间的异常情况出现,但都处在正常范围内,因为正常饲养过程中,难免会有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数据有偏差,这些因素包括管理不当、饲料发霉、母猪个体体质差异、饲养过程中的应激、药物的影响等等因素,所以我们仍认为配种前一周免疫猪瘟弱毒活疫苗是安全的免疫。妊娠后的数据表明,妊娠时间越短,疫苗对胎猪的影响越大,早期胚胎可能会消失,中期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夭折,流产、死产或木乃伊胎,后期大多都能产下活仔。

4 原因解析

临床上猪瘟疫苗一般为活的弱毒苗,尽管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处理毒力已经弱化,但必定还是活疫苗,母猪怀孕期间,到底能不能免疫猪瘟疫苗,目前说法不一,从安全角度考虑,确实不该免疫,注射后的疫苗会随血液循环通过胎盘感染胎猪,胎猪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故对病毒无抵抗力。从理论上讲,胚胎着床时间越短,对病毒耐受性越差,造成流产、死胎的几率越大。但现实生产过程中很多场为了做到普防猪瘟,都是每年定期以“一刀切”的模式全场免疫,包括妊娠母猪在内,并且大多数妊娠母猪免疫后产出的仔猪也正常,这就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问题。

“一刀切”的普防模式和“跟胎”免疫模式相比,防疫简单,不用投入过高的管理成本,再加上当下我国小规模养殖户仍占多数,这种模式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因此,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但理论与实践的不一致也得有个原因,通过总结和临床数据统计,大致有以下几点。

4.1 大环境因素

猪瘟在我国流行多年,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从未间断对猪瘟疫病的防控,任何一个养殖场,规模再小,猪瘟疫苗必免,经过多年普及,目前猪瘟在我国基本得到控制,未曾发生大规模流行,猪瘟抗体水平在我国普遍较高。对于母猪来讲,免疫猪瘟疫苗后病毒还未来得及接触胎猪就已经被母猪体内免疫系统识别并进行处理,从而对胎猪影响不大。

4.2 疫苗因素

疫苗生产工艺愈发成熟和先进,疫苗免疫原性得到保留的同时其毒力和副作用下降,对母猪生殖系统和胎猪影响下降,特别是我国近些年随着农业部药政的严格执行,之前的不规范疫苗企业相继退出,市场疫苗企业出现“大而强”的趋势,这些企业有雄厚的实力支撑疫苗研发和生产工艺改进,为生产出高质量的疫苗提供保证。

4.3 管理因素

当下我国养猪场虽仍是小规模占多数,但即使小规模猪场管理也比之前的传统模式规范,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帮助机体对外界物(疫苗)刺激的顺应,管理愈规范,猪只每天生活的愈舒适,对各种应激刺激抵抗力就愈强,这是行业发展的阶段性结果。

4.4 营养因素

和传统饲养模式相比,当下养猪场基本都使用营养全面的全价料,之前传统模式养殖虽然猪进食量不小,但营养元素搭配不合理,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需求难以满足,科学的饲料配方和先进的制作工艺有助于猪只抗病能力的提高,帮助抵抗疫苗的毒副作用。

4.5 药物因素

由于我国兽药监管还不成熟,市场上不规范的药物大量存在,这些药物往往存在成分多种,药物成分和标识名称不一致,违法添加情况和药物稳定性差等问题,由于价格和非国标的优势,小规模养殖户很多还比较青睐使用这种兽药。但这种不规范的兽药里面可能添加了大量的抗病毒成分、激素成分等,这些往往对疫苗免疫过程造成重要影响,从而增加了疫苗的不确定性。

4.6 品种因素

不同品种的猪对各种外界异源性的刺激物反应不同,我国养猪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提高后,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青睐于外来品种的母猪,这些母猪与我国各地本土母猪在生产性能、环境适应性、抗病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加上国内很多育种公司不断通过杂交获得同时具有本土和外来品种共同优势特征的新品种,这就使得基因进行了重新组合和筛选,这也可能成为影响猪机体对猪瘟疫苗反应不一的一个因素。

5 讨论

猪瘟疫苗对母猪生殖系统的影响受多因素制约,但理论与实践并非都不一致,广大养殖户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根据自己场的实际情况选择猪瘟疫苗免疫模式,对于新建猪场,猪瘟疫苗对怀孕母猪群影响不确定,应先尝试随机挑选若干母猪免疫后观察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如果评估无大影响后再对全群进行普免,将风险降至最低。不过在这里还是建议首选跟胎的免疫方式,虽然临床操作麻烦费心,但毕竟风险最小,与“一刀切”模式相比科学性更强。

猜你喜欢
活疫苗猪瘟母猪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什么是减毒活疫苗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