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习纳西东巴图画象形文字的意义

2017-10-13 02:16和月花
海外文摘·艺术 2017年5期
关键词:东巴纳西族纳西

和月花

(丽江市幼儿园,云南丽江 674100)

教育 EDUCATION

幼儿学习纳西东巴图画象形文字的意义

和月花

(丽江市幼儿园,云南丽江 674100)

纳西东巴象形文字是处于图画文字向象形文字过度的阶段。因此,很多东巴文的象征意义相当直观而丰富,被称为人类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2003 年东巴文献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成为我们丽江人民的重任。而纳西东巴象形图画文字,它是以直观形象的图文形式存在,很符合幼儿的形象性思维和理解能力,深受幼儿的喜爱,并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提高幼儿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幼儿;东巴文;意义

丽江是纳西族的聚居地,也是东巴图画象形文字(以下简称东巴文)的发源地。但由于外来人员的不断涌进,外来文化逐渐在替代本民族文化,东巴文已经严重地在失传,七八十年代的纳西人很少懂东巴文字,而九十年代城市居民中多数纳西人已经不会讲纳西语。而被誉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的东巴文,作为我们纳西祖先的智慧结晶,如今濒临绝境,拯救和传承纳西东巴文已经势在必行。而人类学习语言的最敏感时期就是3—6岁的幼儿时期,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学习起来就很困难。我作为一个纳西族的幼儿教师,深深感受都传承纳西文化的必要性,于是我尝试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幼儿传授东巴文。引导幼儿猜东巴字、学写东巴字、学唱纳西歌、学说纳西语、学习纳西童谣,结果发现幼儿对东巴文的学习非常感兴趣,而且纳西族的幼儿学得很快,因为他们具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家里老人都使用纳西语,他们已能听懂部分纳西语,学习中更加兴致勃勃。由此带动了其他幼儿学习纳西语的兴趣,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1 学习东巴文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东巴文都是图画式的象形文字,多数东巴文都是看字就能猜出其意思。比如:“人”圆形表示人的头,一横表示人的双手,一撇一捺则是人的双脚,形象而直观,谁都能猜得到。又如“饿”和 “饱”, 只要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的细微区别就能猜到字的含义。因为“饿”字的半圆里面是空的,就表示肚里没东西,当然就是饿了,就张开嘴巴;而“饱”字的半圆里面有小点,像是米粒,肚里有米,当然就饱了,就闭上嘴巴,这样形象的记忆和理解,是最符合幼儿的形象性思维的,也是幼儿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又如:这个人的嘴部加三条线就表示唱歌,而旁边画一个杯子,将线头伸入杯中,就表示这个人在喝水。这样归纳、比较的学习方法,不仅增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和能力,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

每当学习东巴字时,幼儿总是处于积极主动、快乐学习的状态,真正达到了“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原则。每当幼儿猜对字义而欢呼时,幼儿的自豪感、满足感、成功感是难以抑制的,与此同时,幼儿的自信心也极具增强,这样的快乐学习法也是我们所追求和倡导的。

2 学习东巴文能够促进幼儿的想象力

纳西东巴图画象形文字起源于纳西人民对生产生活中人和事的记录,起初仅限于直观形象地做个标记,从而形成了以图画的方式记载的一种象形文字。顾名思义就是以图画的形式体现文字的含义。因此每个字都具有直观的形象特征,很容易猜到文字的意思,充分体现了纳西族祖先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这种看图就能识意的东巴文字至今深深地吸引着中外的学者,也特别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深受幼儿的喜爱。在东巴文字的教学中,幼儿迷恋于对东巴字的猜字游戏。如前面所提到的“人” ,当孩子看到这个字时,都说是一个人,并且学习图中人物动作,双手侧平举,双脚分开站立;而当发型不同的两个人出现时,幼儿就通过观察头发而推断出:盘头发的是“女人”,头发直立如草的是“男人”;当出示“挑”字时,幼儿的想象力大人是无法估量的,有的幼儿说是“重”因为手臂往下歪了,有的说是“拎”因为手臂上有肌肉,有的说是“挑”因为两边都有东西,见过爷爷奶奶挑水就是这样子; 双手向上,就知道是“举”起来的意思;出示“病”字时,更是充分挖掘了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不同的答案:“休息”、“靠”、“枕头”、“床”、“跌倒”,还有的说是“睡觉”,因为人是睡着的,上面盖着被子,从而讨论:“他为什么要睡觉?”当幼儿经过激励的争论后,得出正确答案:“病”。

可见,孩子们在观察、思考、讨论、表达、推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并养成了独立思考,积极动脑的好习惯,也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学习东巴文能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纳西东巴图画象形文字,以图画的形式存在,每个东巴字都是线条流畅、结构优美,俨然一幅幅艺术作品。无论是龙的飞翔,鹤的舞姿,还是愤怒的野牛,奔驰的骏马,矫健的猎人,跳跃的虎豹,都具有刚健流利的线条,体现出气势的生动和细节的真实,给人以洪荒太古之美。它们每一个字都有着一定的艺术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家”字 ,不仅仅有很优美的房子造型,还有给人以温馨的家庭成员,可称是一幅很美的简笔画,又如“牛”字 ,不仅画出了逼真形象的动物头像,还把动物的神情都展现出来。我们在学习东巴文时,孩子们经常会说:“这幅画很漂亮!”然后把东巴字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可见,幼儿的心目中已经把东巴字当作是一幅画,而不是单纯的东巴字。幼儿在欣赏、书写东巴文的过程中,提高了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并创造性地把东巴文的每个字所含有具体的意思进行个性化理解,幼儿以独特的方式进行理解、学习和展示,对此,乐此不疲。

4 学习东巴文能够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东巴文化形成于唐宋时期,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以纳西族古老的宗教东巴教为载体,以东巴教所用的经书为主要记录方式而存在于纳西民众中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如今云南丽江、维西、巨甸等地还有部分东巴老人会使用东巴字。在崇尚民族文化的大环境下,我们民族地方的旅游业也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在丽江旅游景区常能见到东巴老人给游客现场书写东巴文祝福语;在丽江古城还能看到和体验到如东巴纸坊、象形文字体验馆等之类的传承展示活动;在四方街以及一些农家小院的壁画上可以看见东巴图画象形文字猜字壁;丽江市古城区电视台专设《纳西说巴》讲坛;古城区中心完小开设了母语教学;我们丽江市幼儿园定位为纳西民族文化为办园特色,探索本民族文化课程;丽江市玉龙县龙蟠乡还专门设立了“东巴文化传承基地”。

可见,对东巴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越来越得到重视。庆幸我们的东巴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庆幸我们的下一代还能生活在纳西东巴文化浓郁的家乡,从小可以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但需要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育,才能在耳濡目染中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才能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孩子不易理解爱国主义情感这些抽象的概念,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性思维,理解和认识都要借助于直观形象的具体事物,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教育。比如,通过爱父母教育延伸到爱他人,从热爱本民族延伸到热爱家乡,从热爱家乡再延伸到热爱祖国。因此,要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感,就要从了解家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民族文化开始,激发幼儿爱本民族、爱家乡的情感,从而萌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情感。当孩子们了解到丽江终年积雪的玉龙雪山是北半球最南端的雪山;东巴文是我们纳西族独有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纳西族是有自己文字的民族;世界上最狭窄的峡谷--虎跳峡就在我们丽江;玉峰寺的万朵山茶是世界上茶花开得最多的一株茶花;玉龙雪山高尔夫球场是北半球唯一的雪山高尔夫球场;还有红军横渡金沙江的长江第一湾等时,孩子们都惊叹我们丽江拥有这么多举世闻名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对纳西先辈们充满了敬意和崇拜,也庆幸自己作为纳西族的后代身居丽江而感到自豪。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油然而生。从此在幼小的心灵种下“爱”的种子,懂得了更广义上的爱。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学习纳西东巴象形图画文字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传承本民族文化更能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在纳西族居多的幼儿园开展学习东巴文是非常有必要而有意义的。

J292.I4

A

1003-2177(2017)05-0040-03

和月花(1971—),女,纳西族,云南玉龙人,本科,研究学前教育幼儿心里学与幼儿教育学,中小学一级教师。2002年通过自考取得汉语言文学专科学历,2008年通过网络教学取得学前教育本科学历。从事幼教工作27年,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先后承担过省级科研课题研究和市级课题研究,发表过《纳西族民间传统音乐在幼儿中的探索》《浅谈初入园幼儿哭闹的策略》《浅谈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纳西东巴动物舞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等文章。担任过基层团支部书记,现任基层工会主席和副园长。2009年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教师”。

猜你喜欢
东巴纳西族纳西
英国女子与两只猫结婚10年:称猫比男人好
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和测绘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
安纳西
走失在纳西文字中
纳西族“东巴”和彝族“毕摩”比较研究
纳西鲁丁的微笑
从羌族与纳西族宗教舞蹈看巫舞的起源与演变
在纳西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纳西族东巴舞谱探究
东巴纸,人神沟通的一纸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