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甲医院护士康复护理认知及行为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7-10-13 03:32陈晓玲陈克妮符林秋
重庆医学 2017年25期
关键词:海南省职称护士

陈晓玲,陈克妮,符林秋,高 星

(海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海口 570311)

·经验交流· 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7.25.037

海南省三甲医院护士康复护理认知及行为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陈晓玲,陈克妮,符林秋,高 星△

(海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海口 570311)

目的对海南省三甲医院护士康复护理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海南省6家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实施分层抽样,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护理认知进行调查,结果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海南省三甲医院护士的康复护理行为、认知评分普遍不高,康复护理行为评分(52.53±2.51)分,康复护理态度评分(70.15±4.72)分,康复护理知识评分(62.57±4.21)分。不同职称、不同临床工作时间和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在康复护理行为、康复护理态度、康复护理知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称越高、工作时间越长、学历越高的护理人员康复护理认知的评分越高。结论海南省三甲医院护士康复护理认知普遍不高,护理管理人员应加强此方面的培训与考核,以提高护理人员康复护理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甲医院;康复护理;现状调查;对策

康复护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伤残者身体、心理、社会功能障碍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的护理理论与技能的一门学科[1]。康复护理的范畴可涵盖临床各个专科,即任何一个临床科室的患者都需要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康复护理服务,尤其是骨科、重症医学科(ICU)、呼吸内科、神经内外科等临床科室,这需要护士掌握一定的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例如呼吸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指导等。然而我国康复护理发展时间较短,护理院校开展康复护理教育的水平有限,各大医院康复护理的相关培训也缺少规范、统一的标准,导致康复护理发展缓慢。本研究对海南省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康复行为和认知进行调查,以期为康复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5年1-6月对海南省6家综合性三甲医院骨科、康复医学科、老年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ICU的566名护士进行调查。纳入标准[2]:(1)具备护士证书;(2)从事临床一线科室工作时间大于或等于3年;(3)自愿参加本研究且知情同意。排除标准[3]:(1)科内不直接为患者进行护理者;(2)供应室、门诊及新生儿科人员。

1.2调查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护士按照职称进行分层抽样,由研究者本人对医院的护士长进行统一培训,由各科护士长向符合条件的护士发放问卷,解释调查目的及填写要求,当场独立填写问卷并回收。共发放问卷580份,回收566份,有效回收率97.59%。

1.3调查工具 在查阅文献[4-6]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康复护理认知现状调查问卷,咨询省内10名康复护理专家,专家分别来自骨科、神经科、康复科及护理学,均为高级职称,取得康复专科证书且多次参加康复培训,根据专家的意见对问卷条目进行增删和修订。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调查者一般资料,内容包括年龄、职称、学历、临床工作时间等; 第二部分包括3个维度,包括康复护理学知识、康复护理态度和康复护理行为,共计60个条目。设计问卷后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10名护士填写问卷及1周后再次填写进行预调查,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α值为0.846,内容效度(CVI)为0.91,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内容效度。

2 结 果

2.1一般资料 参加本次调查的护士共566名,其中女556名,男10名;年龄23~45岁,平均(40.0±3.7)岁;文化程度:本科301名,大专186名,中专79名;职称:护士243名,护师232名,主管护师76名,副主任护师15名;临床护理工作时间>20年48名, 11~20年72名,6~10年199名,≤5年247名;所在科室:骨科121名,康复医学科52名,老年科52名,神经内科116名,神经外科50名,重症医学科175名。

2.2康复护理行为、态度、知识总体评分情况 566名研究对象康复护理行为总评分为40~80分,平均(52.53±2.51)分,康复护理态度总评分为60~90分,平均(70.15±4.72)分,康复护理知识总评分为50~95分,平均(62.57±4.21)分。

2.3不同职称护士护理行为、态度、知识评分情况 不同职称的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态度及知识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职称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态度、知识评分情况分)

2.4不同临床工作时间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态度、知识评分情况 不同临床从事时间的护士在康复护理行为、态度、知识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工作时间护士护理行为、态度、知识评分情况分)

2.5不同学历护理护理行为、态度、知识评分情况 不同学历的护士在康复护理行为、态度、知识评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学历护士护理行为、态度、知识评分情况分)

3 讨 论

3.1海南省三甲医院护士康复护理的认知现状 本研究发现,护士的康复护理态度[(70.15±4.72)分]、康复护理知识[(62.57±4.21)分]评分普遍不高,护士对康复护理知识掌握得较差,与国内的研究一致[7-8]。不同职称护理人员的康复认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康复护理认知评分最低,副主任护师的康复护理认知评分最高,说明高级职称护士、主管护师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较护师、护士好。不同工作年限护理人员比较,护龄小于5年的护士康复护理认知与高年资护理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临床护士获取康复护理知识的一个主要途径是来源于工作或临床经验,因此对工作年限较短的护士进行临床康复护理培训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同时需要重视高年资护理人员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传帮带作用。目前海南省各三甲医院护士普遍较为年轻,护龄小于10年的护士占调查对象总数的78.79%,所以这一部分护士康复护理行为、康复护理态度和康复护理知识得分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整个医院康复护理的水平。不同学历护理人员比较,中专护士的康复护理认知评分均低于大专和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P<0.05),随着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护理大专、本科教育已开设有康复护理课程,护士具备康复护理理念,初步掌握康复护理知识。国内相关研究报道,临床护理人员的康复护理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及护理态度等均直接影响患者康复效果[9-11]。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相应的培训措施加强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使护士不断掌握康复知识。

3.2海南省三甲医院护士康复护理行为现状 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海南省三甲医院护士康复护理行为评分为(52.53±2.51)分,从表1~3可以看出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在康复护理行为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文化程度越高、工作时间越长、职称越高的护理人员康复护理行为评分越高,康复护理效果较好,这可能与护士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等原因促进了护理人员对康复护理相关技能、知识、注意事项等有关内容的掌握,从而能够灵活应用于临床康复护理工作当中。

3.3对策

3.3.1加强康复护理知识培训 霍春暖等[12]研究发现,开展经常性的继续教育对于提高神经内科护士康复护理知识有明显效果。因此医院护理部可有计划地对小组成员、院内护理人员进行康复护理讲座、康复护理沙龙、康复护理案例分享、疑难病历讨论、护理查房等多种方式的康复护理理念、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不断加强护理人员康复护理知识、操作技能的提升,促进康复护理活动的实施。

3.3.2加强康复护理行为训练 近年来研究表明,早期的康复护理介入可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并能减少患病后抑郁状态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全面康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3]。因此应在各临床科室推进早期康复护理介入。除了医院内定期组织康复知识和行为训练外,还可以开展临床会诊工作,邀请康复专科护士或相关专家进行康复护理的专题讲座和操作指导,通过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以及各种康复护理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和指导,提高和加强临床护士的康复护理理念、康复知识、技能,保证康复护理措施有效落实。

3.3.3建立康复护理专科小组及质量控制小组,持续改进康复护理质量 (1)成立康复护理专科小组:小组的主要工作是负责院内外护理人员的康复护理理论、技能的培训、考核;负责制订康复护理工作制度、质量标准及质量评价标准;负责进行院内康复护理工作实施的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负责对外交流,积极开展康复护理工作研究等;(2)定期进行查房质量控制和效果跟进:完善康复护理质量标准及质量评价标准,每季度进行一次康复护理质量查房,针对查房存在问题,康复护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和持续改进,并在全院护士长会议上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分析的结果,拟定整改措施,针对性地对护生进行指导和培训,比如培训和考核科室联络员(病区专科护士),再由联络员对科室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或由康复护理小组核心成员到临床科室进行培训和指导,逐渐规范临床康复护理工作的落实。

综上所述,海南省三甲医院护士康复护理相关知识、护理态度及护理行为在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学历护士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应加强管理和改进,同时结合护士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方面从康复护理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通过加强培训、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等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临床护士康复护理业务水平和自身综合素质,从而取得高质量、高水平的康复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1]郑彩娥,李秀云.实用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

[2]郇姗姗,孙芙蓉,孙秀杰.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现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5,14(9):821-824.

[3]席明霞,郑雯,陈银娟,等.13家医院236名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3,20(15):26-28.

[4]陈立典,陈锦秀.康复护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3649.

[5]刘欢,宁宁,侯晓玲,等.成都市三级甲等医院骨科护士康复护理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14,28(7):2604-2606.

[6]刘芳.福州市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护士康复护理认知现状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7):3305-3308.

[7]李娟,徐燕.我市骨科护士康复护理知识与态度的现状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7,7(7):14-16.

[8]张雪,郭威,黄芬,等.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和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3,1(2):38-42.

[9]洪方.神经内科年轻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认知水平的调查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0):2786-2787.

[10]陈玉香,张振香,魏志华,等.郑州市社区护士脑卒中康复相关知识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7):134-135.

[11]王伟英,陈秀君.康复科护士对康复护理专业知识的认知与需求调查[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21):130-131.

[12]霍春暖,黄旭升,翁长水,等.对神经内科护士进行专科理论与技能培训方法的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88-89.

[13]郑彩娥,林伟,叶洪青.我国康复护理现状与发展思路[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3):267.

R473.3

B

1671-8348(2017)25-3574-03

2016-12-04

2017-06-20)

海南省社会发展科技专项项目(2015SF07);海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基金资助项目(14A210204)。

陈晓玲(1974-),本科,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康复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

△通信作者,E-mail:xingxing9804@163.com。

猜你喜欢
海南省职称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海南省肿瘤医院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