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铁炮的那些事

2017-10-18 07:22
西江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外径底径内径

梁 萍

明清铁炮的那些事

梁 萍

铁炮是兵器的一种,我国早在明洪武十年(1377年)已有出现,是明清时期主要的重武器。梧州作为三江水口、岭南重镇,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为数不少的铁炮,如今,部分铁炮收藏在梧州市博物馆。通过研究梧州铁炮的发展史、铸造史,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梧州的军事史以及地方史。

梧州馆藏铁炮44门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梧州市博物馆一共收藏了出水出土的明清时期中英铁炮44门,部分保存完好。其中,由中国铸造的铁炮有23门,英国铸造的有21门。中国造的23门铁炮中,4门为明代铸造,19门为清代铸造;英国造的21门铁炮中,基本上都是19世纪铸造的,只有1门为17世纪的铁炮。博物馆收藏的铁炮的来源,有出水、出土、民间征集3类,其中出水的铁炮有26门,出土的铁炮有10门,民间征集的铁炮有8门。

44门铁炮的大小、长短不一,最重的是一门清代“红夷炮”,重约2500公斤;最轻的是一门英国铁“榴弹炮”,重6.606公斤;最长的是一门清代铁“抬炮”,长约314厘米;最短的是一门英国铁“榴弹炮”,仅32.5厘米。口壁最薄的是一门“抬炮”,仅1.2厘米,口壁最厚的是一门清代“红夷炮”,约21.4厘米。有铭文、图案或数字的铁炮共9门。

其实,梧州的铁炮还远不止这些。据前人回忆,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梧州有不少铁炮被收购回炉熔化,特别是“大炼钢铁”期间,大量铁炮被回炉熔化为钢铁,还有一船船的铁炮被运往外地。现在梧州市博物馆仍保存有中英两国铸造的铁炮达44门之多,实属万幸。有铁炮专家形容梧州是“明清中英铁炮的仓库”。

梧州铁炮品种丰富

关于铁炮的分类,一般依据“弹道特性”来划分,按照这个分类,梧州博物馆馆藏的铁炮就有“轻型炮”“红夷炮”“冲天炮”“后装炮”“加农炮”“榴弹炮”“卡龙舰炮”七大类。

第一类 “轻型炮”

市博物馆收藏有5门“轻型炮”。这类炮最大的特点就是重量轻,体型小,大多在几十斤到一百斤之间,搬运和操练方便。它们属于前装火炮,结构原理与步枪、马枪相同,实际上是由中国传统的鸟枪演变而来,在明代就已发明出来。较之其它种类的炮,这种炮显得原始、落后、粗糙。根据其形状的不同分为三型:

一是“抬炮”,市博物馆馆藏有2门,可分为2类,每类1门。

“抬炮”的使用方法

“抬炮”,又名“抬枪”,是以火药发射铁弹丸的一种炮,因需两人挑抬使用,故名。“抬炮”为中国独创,其炮体一般很长,有的甚至超过3米,但重量较轻,在30~100斤之间,具有轻便、机动性好、杀伤力大的特点。

这两门“抬炮”,均铸于清代后期,铁质,原配置有木托,但已遗失。抬炮附双耳,炮面开孔,由炮管和炮身构成,两道铁箍把炮管与木托结合在一起。两门“抬炮”都属于前装滑膛、散装黑药,炮的尾端有一个火门,射击时用火绳点火引发。一门炮通长166厘米,口外径8.7厘米,口内径4.4厘米,口壁厚度4.3厘米,底径10厘米,有残缺;另一门炮通长205厘米,口外径6.5厘米,口内径3.5厘米,口壁厚度为3厘米,底径为13.6厘米。

“抬炮”(清后期)

二是“牛蹄炮”,它因形状酷似牛蹄而得名,梧州市博物馆收藏有1门,为明初所制。该炮通长103厘米,口外径8.5厘米,口内径3厘米,口壁厚度为5.5厘米,底径为8.5厘米,身上有8道加强箍。炮体上没有瞄准具,命中率很低;没有耳轴,发射时要先挖一个大坑,将火炮安置坑内,固定一个方向发射,机动性差。

“牛蹄炮”(明初)

三是其他形状的铁火炮,博物馆馆藏有2门,均铸于清代后期。其中,一门炮通长97.5厘米,口外径13.2厘米,口内径8.2厘米,口壁厚5厘米,底径20.7厘米,有残缺;另一门炮通长114.5厘米,口外径11.1厘米,口内径8.1厘米,口壁厚3厘米,底径18厘米,有残缺。

其他形状的火炮

第二类 “红夷炮”

市博物馆馆藏“红夷炮”12门。“红夷炮”是明清时期仿制欧洲长管加农炮的火炮,为前装滑膛炮,具有口径大、口壁厚、身管长、炮身前细后粗等特点,是当时威力最大的火炮之一,明代称之为“红夷炮”,清代称之为“红衣炮”。

自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开始,明政府就仿照欧洲的铸炮技术,铸造“红夷炮”。清朝自清兵入关至乾隆时期,仍重视“红夷炮”的仿制,但从嘉庆时开始,技术停滞不前,铸出的“红夷炮”质量反不如前。鸦片战争前后,为抵御外侮,各地仿照康熙的旧制铸造了大批重型“红夷炮”。与清代前期的“红夷炮”相比,这时的“红夷炮”制造技术谈不上创新,只一味靠增重来加大射程。

梧州市博物馆馆藏的12门“红夷炮”,其中制于明代末年的有3门,制于清代后期有9门。这些“红夷炮”中,除了1门有明确纪年“崇祯十六年(1643年)”外,其余的都是靠形制来推知其铸造时间的。清代的9门“红夷炮”,基本上都是鸦片战争前后铸造的,属各地仿康熙旧制而铸造的铁炮。

这12门“红夷炮”都属重型铁炮,身管较长,长度一般都在1米以上,有的长近3米,属岸炮一类,用于防御外敌。“红夷炮”炮身上普遍安装了瞄准具,命中率高,而且,炮体普遍有多道加强箍,尾钮普遍铸成圆球状。

由于明清时期“红夷炮”的结构、性能差异不大,现以有无铭文分为两型:

一是有铭文的“红夷炮”,梧州市博物馆只收藏有1门。该“红夷炮”是2005年1月在梧州市泗化洲头(西江河)征集的。该炮通长158厘米,口外径13厘米,口内径7厘米,口壁厚度6厘米,底径24厘米,身上有1 1道加强箍,保存完整。“红夷炮”身上的铭文内容为“崇祯十六年两广军门炮……”,说明了该炮是当时两广军门总督府制造和使用的火炮。

有铭文的“红夷炮”

“红夷炮”身上的铭文

二是无铭文的“红夷炮”,梧州市博物馆收藏有11门。其中,有一门“红夷炮”是梧州馆藏最大的铁炮,于2002年在梧州市鸳鸯江畔出土,属清代后期炮。该炮通长295厘米,口外径25.8厘米,口内径12厘米,口壁厚度13.8厘米,底径35.5厘米,炮重2500公斤,炮身上有8道加强箍,炮尾有尾钮,保存完整。

图中的铁炮为无铭文的“红夷炮”,也是梧州市博物馆收藏的最大的铁炮。

第三类 “冲天炮”

梧州市博物馆馆藏“冲天炮”1门,是2005年1月在长洲枢纽东面(西江河)征集所得。“冲天炮”是清代创制的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初速低、高弧线弹道的滑膛火炮。“冲天炮”与明清时期的大口径火炮(如将军炮)一样,都属“臼炮”一类,其发射的只是爆炸弹而非实心炮弹。

梧州市博物馆收藏的“冲天炮”保存完整,铸造时间为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该炮通长116.5厘米,口外径28厘米,口内径20.5厘米,口壁厚度7.5厘米,底径33.7厘米,炮重300公斤。该炮身管短,口内径相对较大,前侈后敛。炮身上有6道加强箍和铭文,内容为“清嘉庆十四年囗囗重六百斤,麦万聚、利隆盛、梁万盛、关明正”。该炮构造简陋,适用于陆地作战。

“冲天炮”

“冲天炮”身上的铭文

第四类 “后装炮”

梧州市博物馆馆藏的“后装炮”有3门。“后装炮”包括明代的“佛郎机炮”、清代的“子母炮”等。目前,梧州市博物馆馆藏的“后装炮”均为清代后期的“子母炮”。“子母炮”发明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系当时最小的轻型火炮,是从明代的“佛朗机炮”改进而来,命中率和杀伤力比“佛朗机炮”大大提高。按照“有无木柄”的构造,梧州市博物馆里的藏炮可分为两类:

一是无柄的“子母炮”,共2门。其中,一门炮通长138厘米,口外径6.5厘米,口内径3.5厘米,口壁厚度为3厘米,底径为13.6厘米;另一门炮通长132厘米,口外径4.5厘米,口内径3.3厘米,口壁厚度1.2厘米,底径9.8厘米,有残缺。这种类型的“子母炮”炮身前细后粗,底如覆笠,有五道箍,两侧有炮耳,炮身后腹有一个敞口形装药室,可安子炮。每门母炮配子炮5个,其大小与装弹室相匹配,“子母炮”发射时,要将子炮放入室内,并以铁钮固连,以防跌落。作战时,这种炮要安置于四轮平板车上。

二是有柄“子母炮”,梧州市博物馆收藏了1门。这门炮炮身呈直筒形,炮通长314厘米,口外径5厘米,口内径2.4厘米,口壁厚度为2.6厘米,底径为12厘米。这门炮炮身有残缺,炮尾加一木柄,木柄后部向下弯曲,用铁链锁于四轮平板车上,可推挽运行。这种类型的炮配子炮4个。

“无柄子母炮 ”

“有柄子母炮 ”

第五类 “加农炮”

梧州市博物馆收藏有13门“加农炮”。“加农炮”由拉丁文Canna的音译而来,英文称为Cannon,原意是管子。它主要由炮身、炮架、瞄准装置等部件组成,最早源于14世纪。16世纪时,欧洲人开始把身管较长的火炮称为“加农炮”。

“加农炮”属于较大型的火炮,一般炮管长40~80倍于口径,射角40°以下,弹道低伸,初速快(通常在700米/秒以上),射程远,可直接瞄准射击,适用于要塞、岸炮,适宜射击装甲目标、垂直目标和远距离目标。

根据制造的国家,梧州市博物馆里的藏炮可分为两型:

一是英国制造的“加农炮”,共有11门,依作战用途可分为两类。

英国“加农岸炮”

其中,一类是适用于陆地作战的“加农岸炮”,此类藏炮共有8门。其中,有一门于1998年在梧州市西江路下关码头(西江河)征集到的“加农岸炮”,是19世纪中叶(即清代后期)英国铸造的。该炮通长101厘米,口外径9厘米,口内径5.5厘米,口壁厚度3.5厘米,底径17.5厘米,炮身有4道加强箍,炮尾有尾钮和把手环,属于前装滑膛炮,保存完整。

另一类是适用于水上作战的“加农舰炮”,梧州市博物馆收藏有3门。其中,有一门“加农炮”,是2003年2月在梧州市富民盐站附近的桂江河征集到的,19世纪中叶(即清代后期)英国铸造。该炮通长137厘米,口外径14厘米,口内径11厘米,口壁厚度3厘米,底径27.5厘米,炮身有5道加强箍及图案铭文,炮尾有尾钮和把手环,属于前装滑膛炮,保存完整。

二是中国仿制的“加农舰炮”,梧州市博物馆收藏了2门。

这两门“加农舰炮”出土于珠山,是清代后期中国铸造的铁炮。该炮通长127厘米,口外径12.2厘米,口内径7厘米,口壁厚度5.2厘米,底径22.5厘米,炮身有2道加强箍,炮尾有尾钮和把手环,属于前装滑膛炮,保存完整。

英国“加农舰炮”

中国仿制的“加农舰炮”

第六类 “榴弹炮”

梧州市博物馆收藏了9门“榴弹炮”。“榴弹炮”是一种身管较短、弹道比较弯曲、适合于打击隐蔽目标和地面目标的野战炮。这类炮铸造于19世纪中叶,根据炮身长与口径的倍数,梧州市博物馆里的藏炮可分为两型:

一是倍数小于10的“榴弹炮”,共2门。其中,一门炮通长101厘米,口外径14厘米,口内径7.4厘米,口壁厚度6.6厘米,底径22.5厘米,炮身长约为口径的7.1倍,炮身有5道加强箍及铭文,炮尾有尾钮和把手环,属于前装滑膛炮,保存完整。另一门炮通长32.5厘米,口外径4.2厘米,口内径2.4厘米,口壁厚度1.8厘米,底径7.6厘米。炮身长约为口径的7.8倍,炮身有4道加强箍及铭文,尾部已毁,属于前装滑膛炮。

二是倍数大于10的“榴弹炮”,共7门。其中,炮身长与口径的倍数,有2门约为10,有4门约为11,有1门约为12。

英国“榴弹炮”

英国“榴弹炮”及其铭文装饰

有一门“榴弹炮”,于1998年西江出水,该炮通长178.9厘米,口外径16厘米,口内径13.1厘米,口壁厚度2.9厘米,底径30.5厘米,炮身有6道加强箍和铭文,炮尾有尾钮和把手环,保存完整。

第七类 “卡龙舰炮”

“卡龙舰炮”,梧州市博物馆只收藏了1门,它是2003年在梧州市富民路盐站处的桂江河边征集的。“卡龙舰炮”,粤语地区俗呼为“瓦筒口”。该类炮最早发明于苏格兰的卡龙铁工场,故因此得名。这类炮是18世纪中叶发明的一种巨型短炮,专为近距离海战而发明的,本质上属“臼炮”。

梧州博物馆收藏的这门炮,属无耳“卡龙炮”,保存完整,是英国19世纪初(即清代前期)铸造的。该炮通长110厘米,炮身长94厘米,口外径17厘米,口内径13.5厘米,壁厚3.5厘米,底径32.5厘米,有火门、准星、把手和尾蒂,炮身上有个类似于菱形的刻划图案。该炮适合近距离作战,摧毁能力大大超过“加农炮”。

“卡龙舰炮”

从以上分类可以发现,梧州市博物馆馆藏铁炮的形制大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第一类炮的使用时间最长,从明初一直到清代后期都有使用,主要是因为这类炮虽然威力不大,但耗材少,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明末开始引进和仿制英国制造的“加农炮”(即第五类炮),其中中国仿制的铁炮被称为“红夷炮”,不仅得到大规模的使用,而且使用的时间最长,原因是它较之同时期的其他火炮威力更强大。

2.可以根据炮身上的铭文或图案,推知炮的来源。这44门铁炮有9门铁炮身上有铭文或图案,中国制造的有2门,英国制造的有7门。

中国制造的2门铁炮中,其中有一门铁炮上的铭文“崇祯十六年两广军门炮囗囗囗……”,说明它是由当时两广军门总督府制造和使用的。另一门铁炮上的铭文是“清嘉庆十四年囗囗重六百斤,麦万聚、利隆盛、梁万盛、关明正”,据考证,这里的麦万聚、利隆盛、梁万盛、关明正四人,是广东新会县的著名炮匠。现在广东新会城象山也有一门由这四人同一年铸造的铁炮,炮体上铸有“新会县江门碉楼奉/宪饬铸/海字第×××号/炮台位重叁仟斤/嘉庆十四年拾月置/炮匠/关明正 麦万聚/炮匠利隆盛 梁万盛”的字样。

清代嘉庆时期,新会曾铸造了一批铁炮,以加强新会城的防卫。这批铁炮中,有部分辗转到了广西各地。现在柳州市的柳侯祠就藏有一门炮身铭文为“新会江门碉楼”的铁炮。梧州发现的这门铁炮,虽然没有标明铸炮地点,但从麦万聚等四人的名字铭文可推测,该大炮极有可能是在新会铸造的,后被搬运到梧州使用。我们由此估计这些铁炮应是由两广总督府等统一制造,而铸炮的地点就在周边的市县。

英国制造的7门铁炮中,其中有“皇冠”图案的4门,表明它们的制造地是英国,因为英国火炮上一般铸有“皇冠”以及制造公司的名字。

3.这些铁炮除了“加农舰炮”“榴弹炮”属于适合水上攻击的舰炮外,其余的铁炮都属于岸炮,即适用于陆地防守的火炮。说明明清时期梧州当局配备了大量铁炮,主要是为了镇守梧州,防范敌人的进攻。中国制造的铁炮多是岸炮,而英国制造的铁炮多数是舰炮。

4.除了“子母炮”属于“后装炮”外,其余六大类炮都属于前装滑膛炮。

5.相较而言,英国制造的铁炮炮体更为光滑,线条更为流畅,制作更为精良,它们在火力、射程、命中率、发射和装填速度,以及结构诸方面,均超过了中国的铁炮。这是因为中国一般使用的是泥模铸炮法,而英国使用的则是砂型铸炮技术。虽然国内有的地方也自创了先进的铁模铸炮法技术,但使用范围有限,影响力也有限。

梧州要塞地位的体现

在20世纪50年代,梧州有大量古代铁炮被回炉熔化,结合目前梧州市博物馆馆藏铁炮品种多、分布集中的特点,我们不难推测梧州明清时期的铁炮具有数量多、品种多、分布密的特点。弹丸之地的梧州,为何会有如此多的铁炮?这与梧州这个“岭南千古军事要塞”的历史有关。

秦汉以来,作为岭南地区最古老城市之一的梧州,不仅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军事中心。史载,梧州“为用武地”,“地总百粤,山连五岭,唇齿湖广,襟喉桂广……两粤之襟带,形胜所关,古今一辙矣……论西,则桂林为堂奥而苍梧为门户;论东,则南海为腹心,而苍梧为咽喉……控上游而据要塞。”梧州“西望桂林,南挹邕柳,东径南海,形势便利,足相犄角,三方有事此即骚,然固委注之区矣。”由于梧州军事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再加上梧州北靠大山,

东、西、南三面环江,可谓地据天险,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正由于梧州地位重要,所以古人十分重视在这里建造城池。距今2200多年前,南越王国分封的苍梧王赵光就开始在梧州建城,名“苍梧王城”。王城背靠城北的白云山,面朝桂江,既可据守,又可防洪。后来,各朝代均在此基础上建城。宋代开始建砖墙,元明清三代则加固与扩建。明代,倭寇气焰猖狂,交趾等国又蠢蠢欲动,咽喉之地的梧州成为两广三总府(包括两广总督府、总兵府、总镇府)的驻地,其军事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据清同治版《苍梧县志》记载:“道光之末,盗起于粤,历咸丰、同治十余年始灭。(梧州)豺虎纵横,几覆坤舆而沉陆海;忠臣义士捐躯报国者多矣。”咸丰年间,广东天地会围攻梧州,城破,屠城三日,血洗梧州。当时梧州城内有人口五万多,战死和被杀的军民超过三万。近代,西江上的硝烟不断,梧州周围的群山至今仍遗留有50多座碉堡、炮台等军事设施遗址。

(清)同治《梧州府志》之“府城池图”

梧州历史上,统治阶级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不断,战事十分频繁。在宋代,壮族首领侬智高曾带兵攻陷梧州。明清时期,梧州是“蛮獠出没之冲”。《梧州府志》记载,明代梧州饱经兵燹战祸之苦,几经毁城的浩劫,时间分别为正统十年(1445年)、景泰三年(1452年)、天顺七年(1463年)。广西历史上著名的大藤峡瑶民起义也曾波及梧州。韩雍、王守仁先后被任命为两广总督,前往梧州镇压起义。

当地统治者向来十分重视梧州的城市防守。比如明代,梧州的驻军达一万多人,而当时梧州居民人口才两万人左右。设施配置方面,除了在城外分设六个关隘以扼要冲外,还建有阅武场、水师营等。

明清时期,梧州是两广总督驻地,军事地位愈加重要,战事频繁,防守严密,因此重兵器铁炮的配置自然是城防设施的重点。明朝科学家徐光启认为:“今时务独有火器为第一义”,“可以克敌制胜者,独有神威大炮一器而已。”因此,梧州作为重要的军事要塞,拥有品种齐全、数量众多的国内外火炮,是十分必要的,有如此多的铁炮遗留至今也就不足为奇了。

梧州铁炮铭刻厚重历史

明清时期,中西方的火炮计有八大类,到了现今,在中国只能找到其中的七大类。而这七大类铁炮在梧州都能找到,这在国内是十分罕见的。这七类铁炮基本包含了明清时期中英、乃至中西方从早期到晚期铁炮的发展形式。可以说,这批铁炮实物资料,就是一部明清时期中西铁炮的发展演变史。

另外,清代同治版《苍梧县志》卷十二《兵防志》记载:梧州“火药局在城北,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制造药局原在马王庙后厢,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知县高廷枢以地近民居,迁于北门外武庙右隙地。”火药局、制药局是专门制造炮弹的机构。

众多铁炮的出现,还原了梧州作为明清时期两广军事要塞的历史面貌,是梧州古代军事发展的重要物证。

馆藏于梧州市博物馆的这批铁炮,其铸造时间大多在19世纪以后,既是鸦片战争前后,又是西方近代火炮取代古代火炮的前夕。这些铁炮,很有可能是当时我国为了抵御英国侵略者而赶造的,后来,由于近代西方火炮的出现,并陆续更换了古老的鸟枪土炮,那些技术落后、性能较差的铁炮便被淘汰、废弃,换上更先进的西方近代洋炮。如今梧州西江两岸遗留的一些清末民初的曾配置过德国“克虏伯”等近代洋炮的军事碉堡,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上文提及雍正十一年(1733年),梧州城北已建有“火药局”,说明梧州在清代初、中期所使用的火炮已初具规模,但为何现在只见清代晚期的铁炮,而没有清代初、中期的火炮?史籍也没有梧州当局购买英国铁炮的记载,这些英国铁炮究竟从何而来?这些英国铁炮使用者是谁,是梧州的官兵、围攻梧州的土匪流寇,抑或是以英国为首的外国侵略者?这些问题有待研究。

这批为数不少的铁炮为何沉没在梧州的三江交汇处?这个也是一个难解之谜。但可以确定的是,有一些中国造的铁炮,是清军官兵与土匪、流寇交战时被击沉江中的。清代同治版《苍梧县志》在卷十八“外传纪事下”的“咸丰兵燹”中,讲述咸丰四年(1854年)艇匪头子梁培友集结百余艘船艇,围攻梧州城,梧州太守陈瑞之组织人马将大炮、弹药拖到船中以备战。同年秋,粤东土匪率悍贼一万余人,水陆围攻梧州城。次年,匪贼集结一千多艘船艇,蔽江而上围攻梧州。梧州官兵与土匪流寇展开激烈战斗,“鏖战不得休,炮声震天”。

梧州市博物馆的馆藏铁炮,多集中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中英铸造的各占一半。该馆收藏的这批铁炮,是明清时期中西古代铁炮发展演变的缩影,更是梧州军事史的最好见证。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外径底径内径
一种尼龙玻纤注塑预埋定位销在汽车SMC 模压件上的应用
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藏品
基于工作温度8Cr4Mo4V钢制轴承外套圈尺寸及应力变化特征分析
内径千分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元代磁州窑白地黑绘花鱼藻纹盆装饰浅析(中)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的耀州窑系青瓷碗鉴赏
甘肃省卓尼县洮砚乡达勿坪白土梁寺洼文化墓葬群发掘简报
内径侧轴向引出分接线段的可调模绕制
“o”型密封圈内径胀大对线径变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