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瑶族《盘王大歌》生态伦理思想浅析

2017-10-20 04:23汤燕红
知识文库 2017年9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大歌先民

汤燕红

南岭走廊是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三大“民族走廊理论”之一,以贺州为中心的“南岭民族走廊”中段是世界上最密集的瑶族聚居区,瑶族世居族群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神话、史诗、歌谣、音 乐、舞蹈、戏曲、曲艺、剪纸、绘画、雕刻、刺绣、印染等各种艺术、技艺、礼仪、节庆和体育竞技活动,并留下了丰富的民间手抄文献典籍,瑶族的《盘王大歌》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盘王大歌》中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们现当代人民生活与生产极具参考价值,研究瑶族《盘王大歌》,挖掘其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重新认识瑶族文化的价值,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盘王大歌》又可称为《盘王歌》,它是南岭地区瑶族人民广为流传的一首勉语民歌,在瑶民的一些重大活动如盘王节、“度戒”仪式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盘王歌内容淳朴,富有想象力,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盘王歌的产生与流传,与瑶族人民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她的主要内容包括远古开天辟地、万物起源的创世史;瑶族的起源与迁徙过程;瑶族先民认识大自然的过程等。瑶族先民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以其聪明才智创造出了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独特的生活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生存意识和生态保护传统,逐渐形成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智慧和思想。瑶族史诗《盘王歌》的唱词里就有许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萌芽。

生态伦理学是近代才产生的学科,它是关于生态系统的伦理价值和人类与自然如何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学说。生态伦理学以承认自然生态的基本权利和价值,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恩格斯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讲的天人关系的问题,其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张岱年先生也曾说过,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东方民族传统文化中,可以理解为天人关系的问题,也就是人类生存道德问题。因此,人类的发展应该在尊重与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不能掠夺、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正是这种尊重与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恰好符合我们当今社会提倡的建设生态文明理念。本文所阐述的《盘王歌》生态伦理思想可以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一、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

我国古代早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萌芽,例如瑶族歌谣里有许多关于宇宙、自然、人生的思考而形成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其中就包括瑶族人民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盘王歌》里唱到:“洪水忙忙诵上天,伏羲兄妹瓜里眠,天下凡人全淹死,洪水退后无人烟。”歌词讲述了打雷下大雨,地面爆发了特大洪水,天下所有人都被淹死,只有伏羲兄妹在“瓜里眠”,躲过一劫。其中可以看出瑶族先民畏惧自然界,畏惧洪水,同时也反映出了瑶族先民慢慢开始认识大自然,敬畏大自然。历史上几次大的动乱,使得瑶族经历几次大的迁徙,迁徙过程异常艰辛,瑶族先民遭受种种磨难,瑶族的形成历史发展非常缓慢。这在《盘王歌》中也有体现:“瑶人出世武昌府,发入青山四处游。龙头山上住七岁,马鹿反乱透心忧。阴阳反乱得天旱,三年无水淹阳春。王瑶子孙无投靠,漂洋过海行外天。下船来到广东地,流落乐昌来安身,二十四年耕种好,又逢反乱又抛源。千山万岭都走遍,盘王子孙过山难。”从这段歌词中我们可以描画出瑶族先民迁徙的线路图像,几个反乱“阴阳反乱、又逢反乱”;加上自然的“发入青山、天旱无水、千山万岭”;几次迁徙“漂洋过海、下船来到、又抛源”,这么复杂辗转可以想见有几多困难。从此段歌词也可以得出恶劣的环境是不利于人们的发展,不管是人为的还是自然的。所以瑶族先民们才不辞辛劳的迁徙,以期能找到适宜本民族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自然界在为万物提供养料,给瑶族先民带来丰富收获的同时又不时有洪水泛滥、森林火灾、电闪雷鸣等自然现象,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灾难。有唱词唱到“火烧桃源澜巷岭,烂去烂回棠叶央,棠叶载饭来相等,等着当初旧情人。火烧桃源澜巷岭,烂来烂去白石滩,黄茅空岭火烧尽,重有白石镇江滩。上路不行行下路,松柏平平坳一枝,上路蒙蒙通不到,坳枝松柏引路思。”这是《盘王歌》里的一段章节《桃源洞》,在歌谣中述说了瑶族先民从桃源洞迁出的故事和历程,桃源洞是自然条件非常好的平原地区。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被迫迁出富庶的桃源洞,这才迁入贫瘠的山区居住。然后才有我们今天所说的“南岭无山不有瑶”的由来。从这一段歌词我们可以得知瑶族人民对富庶的平原地区——桃源洞的留恋和迁徙过程的艰难。本以为找到了一个良好的适宜人类居住的自然生态环境,不想遭遇“火烧”,由于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的认识和改造自然并且利用自然的能力也很有限,无奈只能又开始迁徙。

二、感恩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

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瑶族先民渴望征服大自然,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结果。人们对大自然的一些自然现象不理解,只能靠自我的想象或者说是形象思维去理解、去解释。如《盘王歌》里有一曲段《天暗乌》唱到:“天暗乌,便是日头相打乌,日头相打争天国,夫妻相打为争情。天暗乌,便是虾蟆吞日头,虾蟆吞日争天国,官人礼拜入心愁。” 我们如今可以知道歌词描述的是一种自然现象,“虾蟆吞日头”其实是“日食”现象。夫妻相争是为情深缘浅,虾蟆与日头相争是为在天国取得主导权。瑶族先民在认知能力低下的时期,在认识大自然万事万物时首先是从直观上去认识和解释,当时的人们不知道自然界日食现象的缘由,他们普遍认为太阳富有超级神力,可以主宰人间一切事物,所以有此说法也不足为怪。

瑶族人民从古至今就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在生产和生活中注重对大自然地合理利用,然后自然就会回馈给他们,自然生态与人类的行为是互为影响的关系,这同时是一种朴素的生態伦理观,自觉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保護大自然,让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神秘莫测的大自然现象令瑶族先民感到敬畏,因为天象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产生活,《盘王歌》里一段曲《天大旱》唱到:“寅卯二年天大旱,四海龙宫烟雾飞,龙门龙宫无滴水,黄龙登天求五雷。寅卯二年天大旱,雷公放火在天空,雷公轰轰天上走,甲子回头禾苗生。”唱词描述了瑶族先民对自然界的“大旱”“打雷”等自然现象的神话解释,表达了他们对未知大自然的畏惧和崇敬。“雷公轰轰天上走,甲子回头禾苗生”,说明了雷公打雷下雨之后,万物复苏、万物开始生长的自然规律,明显体现了生态伦理思想在生产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有学者研究了瑶族用雷声来指导生产的习俗,在蒲朝军、过竹主编的《中国瑶族风土志》中写道“每年打第一次雷(即开春雷),要忌七天不出工;打第二次雷,要忌五天不出工;打第三次雷,要禁三天不出工;打第四次雷,要禁一天不出工。以后每次打雷之后下雨,带工头人都要领头,然后大家才犁田种地或做其他事情。”这些从歌谣流传下来的生产生活习俗,使后人对自然灾害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可以提前进行防范,避免出现大的生产生活损失。

从以上《盘王歌》的几段词曲可以看出人与自然万物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习俗带有神秘甚至达到迷信的层面,但是这种万事万物相互依存的朴素生态伦理思想却是符合自然界运行的规律与总趋势,值得我们现当代人借鉴与学习。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岭走廊族群文化研究基地开放基金课题(2015kf21);广西贺州学院2016年校级课题(2016ZZKK0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贺州学院)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大歌先民
侗族大歌在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汉晋先民的丧葬观:以“魂瓶”为中心的考察
镜头下的良渚: 还原先民的日常生活
奇妙的博物馆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梦视角下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
浅析西方伦理思想对会计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