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建设背景下提升工商管理人才职业能力的对策

2017-10-20 07:11田家林
知识文库 2017年9期
关键词:应用型考核技能

田家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了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方向。工商管理類专业与经济活动结合的更为紧密,其职业能力的培养更为迫切。另外,从人才市场的反馈来看,不少工商管理类的毕业生存在眼高手低,所学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需要匹配度不高等状况,这对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的配置也应该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进入劳动力市场并得到认可,工商管理职业能力培养的发展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

应用型大学相比较与传统的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有明显的差异,更强调学生面向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研究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应用型大学建设背景下,研究提升工商管理类人才职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人才职业能力的主要特征

(1)培养方向具有很强的职业应用导向性。职业能力是面向具体特定的职业需求的,具有很强的职业特性。不同的职业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是不一致的,甚至差别很大,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工作方法等也不一样,。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是面向市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聚焦于知识技能运用到社会经济实践中去的,不同于学术型研究,具有非常强的职业导向性。

(2)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职业能力是可以培养提升的。工商管理人才的职业能力与其他基本能力一样也是可以通过学习教育来培养的。根据岗位需求,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开展职业能力教育,可以不断提升人才的职业能力。

(3)在能力培养方法上特别强调“做中学”。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具体的产业、企业岗位结合更为紧密,它不同于一般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强调在实践中一边学习一边运用,从知识技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运用中来不断积累知识技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学习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也需要通过不断的社会生产实践、特定的职业场景模拟等来培养,其职业能力的大小和水平需要通过职业实践来表现,通过做中学不断提升。

(4)工商管理人才的职业能力评价的不确定性。考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知识考核方法,但是职业能力的评价不能完全依赖于考试,其能力的评价应该是多维的全方面的。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职业能力更多地体现在知识能力在实践中运用,特别是运用的效果,而效果本身就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归結于单纯的能力问题,另外实践效果的考核往往也是短期内难以完成的,所以给我们职业能力的评价带来了不确定性。

2.工商管理人才职业能力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公共课程与职业能力培养“关系不大”。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公共课程设置与其他本科高校差别不大,主要是全国各类高校的统一的基础必修课程,如思政课程、英语、计算机、军事理论、体育等,以及教育部规定的选修课,如人文素养课程。其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一般科学文化素质,侧重于普及学科科学基础知识而不是职业能力培养,教学内容组织与应用能力培养的关联缺乏主动性。

(2)工商管理职业能力师资与教育需求匹配度不高。应用型高校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提出的,其发展历程不长,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特别是师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欠缺。我们知道职业能力的培养当然也需要高质量的师资,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应用型高校的教师本身更多的还是传统精英教育情境下培养出来的,他们更多的精力放在知识传授、科学研究等方面,其具体从事工商管理实践工作能力并不突出,甚至授课内容与实践脱节,不能及时有效更新。虽然应用型高校也在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的知识技能结构,开始强调与社会生产一线的结合,通过挂职锻炼、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方式来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但由于高校的行政管理体系、职称评聘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师资队伍本身的职业能力依旧难以适应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

(3)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载体不足。职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也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工作,但是由于种种现实情况,目前能够有效开展的实践教学内容不多,时间不长,效果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高校一般主要依托实验室、实训基地、课程实习等环节来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由于受学校教育管理的要求,包括学时的要求、学习成绩的考核、学生的安全管理等多种因素的约束,校内实践多,企业实践少,指导教师缺乏,评价与质量监控困难,职业能力培养的载体如企业等也很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匹配起来,导致很多高校难以真正有效开展职业能力教育。

(4)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不健全。学校教育中考试依旧是主要的能力评价方式,分数的高低往往成为评价能力高低的最主要指标,而职业能力特别强调知识技能的运用,特别是在社会生产一线的运用,但是学校往往不具备这样的考核条件,企业等用人单位也很难介入到学生培养过程中来,造成人才培养的供给方——学校与人才的需求方——企业在人才职业能力考核评价方面难以匹配,容易造成错位。一方面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就业,另外一方面,企业难以招聘到满意的员工。评价体系的不健全难以给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指引。

3.提升工商管理人才职业能力的对策

(1)建立突出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首先树立正确的职业能力教育观念,实现课程理念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克服学术本科教育标准的影响、克服“职业教育”就不是高等教育,就是培养蓝领工人的思想,真正把职业能力教育当作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其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一般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更需要充分调研企业等社会人才需求方对工商管理类人才职业能力的具体需求,邀请各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第三,针对不同的职业能力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公共课、专业课、实验课、实习等每个模块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

(2)加强工商管理类职业能力培养的载体建设。职业能力的培养除了高等学校的理论课堂以外,广大的社会生产一线,人才的需求方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社会课堂”。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协同社会各主体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通过校内外课程实验室建设、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多种方式,整合社会资源,为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丰富多样化的载体,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真正把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生产一线,在实践中学习提高,通过做中学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直接面向的是行业、企业工作岗位“零适应期”人才。

(3)加强职业能力教育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流的学生源于一流的教育,一流的教育源于一流的师资。工商管理类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一支具有较强职业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对现有师资的培养提升,如挂职锻炼,兼职等方式来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使得教师与社会生产一线联系更为紧密。另外一方面,高校管理部门也可以从企业等部门引进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教育经验的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他们将给职业能力教育带来最新鲜的血液,能够把职业能力要求更好地传达给学生。

(4)优化工商管理人才职业能力教育评价方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理论知识的考试,更加侧重于知识技能运用的检验。通过引进多种考核方式,实现结果考核到过程考核,知识点考核到综合运用考核,课堂考核到实际运用场景考核,从单一的授课教师的考核向用人单位等多维度的考核转变。

本文系金陵科技学院校级教育教改课题”应用科技大学建设背景下工商管理类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与对策研究(2015JYJG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

猜你喜欢
应用型考核技能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拼技能,享丰收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