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的整合培育

2017-10-21 11:22孔晓燕傅咏梅
新智慧·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认同感工匠培育

孔晓燕 傅咏梅

【摘要】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但要保持持续高速的发展,就需要从业者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加强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的整合培育,帮助学生增强对于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认同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理论学习和具体实践中得到提升。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整合培育

近十年,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的经济开始复苏和发展。大家都希望经济能保持快速发展,但新的增长领域很难被发现,老的产业发展能否继续保持。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是我们关注的:“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的整合培育”。所谓工匠精神,即是指匠人对自己产品的执着和认真态度,追求完美和极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们像创造艺术品一样,专注、耐心。对工作的热爱,促使他们把工作融入自己的灵魂。;而创新精神则是指人们具有的一种能力,他们可以从一种新的视角去想问题、做事情。不但能解决原有困难,而且能为他人开拓新的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两种精神相辅相成,工匠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基础,创新精神是工匠精神的必然要求,只有将二者看成联系的整体,在职业教育中做到整合培育,才能充分发挥两种精神的积极价值,使学生切实受益。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一词,在古代文献中专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忠于职守、默默劳作的手工业劳动者,常见的如木匠、鞋匠、剃头匠等。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工匠一词被赋予了更多、更新的内容,传统意义上的工匠开始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其所包含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却得到发扬和传承。就目前来看,现代工匠大多是指专业活动中是与工业文明的发展和浸润联系在一起的,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掌握专业技能、技艺和技术的人才,其在职业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有热爱专业、不辞辛劳、刻苦钻研、注重细节、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精神态度即是工匠精神,十年磨一剑的定力与耐心,坚守信仰一生只做一件事的顽强和执着即是工匠精神的精髓与核心。

二、创新精神的内涵

创新精神主要是指善于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将其整理归纳为创意和点子,从而能为企业找到解决实际困难的思路和方向。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创新精神是国家富强、民族繁荣的重要标志,是一国经济得到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大量实例证实,一个国家的企业只有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三、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的整合培育途径

(一)提升学生对于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的认同感

认同感是个体从事一件事物的前提,只有使个体产生认同感,才能驱使其积极主动的朝着目标前进,心理学认为,人的行动大多是以自己认可为前提的,换言之,没有认同,则一切都是徒劳。这在职业教育中同样适用,要想是学生的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得到整合培育,首先就要提升学生对于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的认同感,通过在教育实践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方式,来促进教育目标实现。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有意识的营造具有浓厚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如向学生展示精美产品、新奇产品等,使学生通过产品认识到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魅力及重要性,继而促使学生对其产生敬畏之心和羡慕之心,坚定学生对于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认同感。

(二)在课堂教育中强调职业素养培训

一般而言,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其中,基础课程包括文化、艺术、思政等课程,相对于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更侧重于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培育,对此,教师可积极利用基础课程,在基础课程教育中加强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训,通过在基础课程中引入校本元素以及与经济新常态下的技术更新换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时代要素的方式,来改进基础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体会到严谨专注、精致精细、创新创造等核心职业素养;通过基础课的不断强化,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职业的人文内涵,透过一种职业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自己的信仰,这样,职业才会有温度,才会有内涵,才会被大家认同、信任和尊重。人才会找到职业归属感,从而产生职业信仰,才会有职业乐趣。

(三)加强实践

在学习中学生们总会眼高手低,职业学校应把教学侧重点放在实践上,改革教学内容,让学生多体验、多尝试、多试验,在失败和挫折中体会技能的现实性。在教学中应本着多动手的原则,多举行校级内的技能大赛,激发学生的动手热情。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学生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才能得到激发,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一位合格的新型技能型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即是国家战略,同时也是形势所迫、时代所需,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干力量,加强对于学生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留在口头,而要积极付诸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忘初心,才能保證学生成为对祖国发展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敬睿.湖湘文化中的“敢为人先”精神及其时代价值[D].衡阳:南华大学,2014.

[2]后晓山.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1(1):12~14.

[3]康岩芳.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医患矛盾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认同感工匠培育
90后大工匠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监狱管理专业警务技能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革的思考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致敬!老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