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助力小学生字词句的学习和运用

2017-10-21 11:46刘杰林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分支关联语文课程

刘杰林

一、案例背景

(一)语文素养对培养语文思维的要求

语文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实践性课程,思维品质是语文素养强调的语文能力之一,《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就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之一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语文老师在语文识字教学中,灵活应用思维导图,会产生多枝关联,带来多重联想,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及作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抽象思维形象化、由一个节点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链接由中心发散出成千上万节点的代表字字词、想法等所有关联项的图解方式。

语文学科虽以情感性、整体性和实践性为主要特点,但也有其学科思维的个性特征,即“语文思维”,尤其小学阶段对字、词、句的学习和运用,它们是由小到大、由内向外、相互关联的发散性的链接体,与人脑感觉、学习、记忆、思考等自然放射性思维图景和方式是一致的。从学习单个字到与字相关联的不计其数的词,再到无限关联语境中由词创造出来的无穷无尽的句子,这样的对无数字词句的学习、记忆和运用就是一个庞大的放射性思维图解(如图1)。因此,思维导图可以说是学习字、词、句的强力助攻。

二、案例经过和分析

(一)前测撒网

“前测撒网”顾名思义是遵循《新学业课程标准》所渗透的“新课之前知学情,新学之前明目标”的要求。老师利用思维导图定点(“点”指教学重点)撒网,学生有了网就可以顺水摸鱼。有了思考的方向、探究的时间、努力的目标,对学生,尤其对学困生是极大的牵引,有意识地、有方向地引导他们对新课的预习和设疑,激发学习兴趣。

前测时,围绕关键字“车”派生四个分支:车的种类,车的构成部件,车相关的人员,车相关的言语行为。之后,分别设计第二分支——车站有哪几种;不同的车又有什么部件组成;不同的车又有哪些小种类;不同的车在生活中有什么不同用途;开车相关的交通安全规则;行车或道路标志……这样的一份思维导图使教师更为细致地为学生导学。

具体做法是提前一周给定学生一个中心字“车”,并结合四个分支图,让家长辅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车,按照孩子的分类原封记录孩子观察所学与车相关的词语。这样,一份关联密切、词量每天增加、分类不断调整的思维导图就成了学生们生活中识字的简单有序之法。

(二)合作织网

思维导图是小学生学习字词句学习的拉手,在学生思维断点处拉一拉,在学生思维阻塞处拉一拉。老师利用思维导图可预设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或疑问,教学设计时在可能出现断、阻的节点进行点拨,帮助学生链接或打通思维结点,一步一步搭建字、词、句的汉语言文字库。

孩子学习字、词、句是有步骤、有层次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感觉最先抵达的往往是最直接相关的显现刺激性物质。因此,思维导图第一节点的词语孩子最容易掌握,次节点的词语需要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锻炼。

前测中,学生上交的记录图大都是断点或短节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指出儿童的思维、认知发展有一个过程,一年级孩子抽象思维发展还不健全,形象思维模式让他们能很好地识记无逻辑的内容,而成人成熟的逻辑思维却能更好地认知事物间的关联,顺藤摸瓜。因此,思维导图刚好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将学生不健全的形象思维导向逻辑的抽象思维,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

带着学生的疑问和兴趣,我们开始本课的授课,先分组有学生针对各自的记录图进行讨论,然后汇报。再由老师带领学生看视频,联系观察生活的场景,引导学生完善分支。同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补加分支。随后学生会根据老师的提示模仿其中的一支找规律,不断细化分支,有的添加了新的分支,有的对已有分支在分解。而且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加这个图可以一支完细分,无限开放。

(三)探究收网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老师的职责就是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发展思维,激发潜能的自己,更深刻地理解周围世界和他们自己。我们交给学生的不可能是每个知识本身,而是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字词的学习是语文大厦的基石,而有了思维导图,学生就有了拾级而上的登高杖。因此,在《车的世界》课程评价环节,主要测试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理解和运用情况,给学生设定了一个关键字“我”。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图文并茂地利用思维导图联系生活,自主学习生字词,独立完成撒网、织网到收网的过程。

三、总结反思

本节课尝试利用思维导图教授新课程是一次简单的尝试,题设上比较笼统,部分学生没能明白老师出题意图,在课堂组织上也容易出现混乱状态,出现讨论偏离主题的情况,因此,这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做研究。但总体来说思维导图用于学生学习字词句是有效的,对于低年级学生虽有难度,但可针对字词进行训练,到高年级再自然实现句的过渡。

低年级学生的具象思维占主导,认知和生理发育决定他们打点式记忆,因此教学中思维导图的适当介入使抽象思维图像化,将这些杂乱的点连接起来,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设定教學目标,罗列教材重点、难点,提前做好预习,知晓学情。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导图可以图文并茂地呈现各字词之间的联系,将隐形关联图像化,让枯燥的字词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这样以思维导图促进知识学习,以知识学习发展学生思维,最终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思维品质。思维导图还可以用在教学评价中,让学生围绕教学重点整合本课所学,在评价检测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完成课后自主复习。

总之,思维导图在小学生学习字词等开放性实践课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书本延伸到生活,再由生活关联书本,形成一个多向立体发散思维链条,有效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学习,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思维品质的形成。

猜你喜欢
分支关联语文课程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git工具的多分支并行开发上线流程
用“分散数论”对“哥德巴赫猜想”的初等证明
含有二阶幂零鞍点的双同宿环附近的极限环分支
奇趣搭配
拼一拼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智趣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无关联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