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类专业专业感知与实践课程建设探索

2017-10-30 12:04吴晶晶刘佳章学静李炳渠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

吴晶晶+刘佳+章学静+李炳渠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设置专业感知与实践课程的必要性和此课程改革的思路。探讨了該门课程在课程建设方面的主要内容,在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该门课程的考核模式。

[关键词] 电子信息类专业;专业感知与实践;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10-0100-02

一 专业实践性认知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实践教学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1]。学生在学校里不仅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应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扎实巩固和提高自身能力。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类大学本科的专业教育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让学生能迅速了解熟悉本专业所学基本内容,并能由此对未来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早期的教学计划中并没有针对实践教学的专业认知类课程,如何调整教学计划,增设相关专业认知类的实践课程,并对该类课程大力建设成为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环节。

二 专业感知与实践课程建设思路

为此,本院(原名“信息学院”,2017年5月更名为“智慧城市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电子信息类专业对原有教学计划进行调整,自2011版教学计划中设置专业感知与实践实践课程,为期两周(共32学时),并将其放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进行。力求使学生提高对学科基础课程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提高动手能力,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2]。

专业感知与实践课程的宗旨为“感知专业,立足实践”,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可使学生对所学的专业有感性的认识,对专业知识产生兴趣,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所了解。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下几点。

1 通过对电子信息类各专业所共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认知和练习,使学生尽早地、具体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激发对专业的兴趣,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2 通过模块化的引导式综合实践,使学生体会本专业项目开发的具体流程,提升对专业知识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

3 通过专业实验室和相关企业单位的参观和学习,使学生了解专业的发展和方向,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程度,并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所了解。

三 专业感知与实践课程建设

为了能使学生更好的提前了解专业,对专业基础课程产生兴趣,了解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关系,提高对基础课程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并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在调整教学计划的同时,对“专业感知与实践”课程下大力进行课程建设。

1 专业感知与实践课程主要内容

专业感知与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常用元器件识别与焊接练习”、“综合实践”和“专业实验室与企业参观”三个项目。

(1) 项目一:常用元器件识别与焊接练习,6学时

在此项目中,对学生进行电子焊接和电子产品组装的实践教学,并要求学生进行练习。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识别已有实验板上电子元器件名称、型号、特点、用途及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及主要连接关系。在对电子元器件有了基本认知后,要求学生到电子市场调研各种元器件,并撰写调研报告。最后,根据自己的设计和图形方案,焊接一块LED显示电路,要求电池供电,并能成功显示所设计的图形。

(2) 项目二:综合实践,18学时

在此项目中,对学生进行模块化的引导式综合实践,如单片机、FPGA等。在教学中指导教师将按照各专业的专业方向设计综合性的实践环节,通过引导式的教学和现有的成熟模块完成实践过程,使学生在没有专业知识的背景条件下,能够完成一定的实践成果。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为以后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

此项目为专业感知与实践课程教学的一大重点和难点。以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为例,在此之前,学生还没有学习或实践过相关专业知识与技术,希望学生能从有趣味性、贴近生活和显而易见的实验结果中,如LED灯亮或听到喇叭响,开始对本专业未来的学习产生兴趣。

(3) 项目三:专业实验室和相关企业单位的参观和学习,8学时

在此项目中,将挑选一至两个个专业实验室和一至两个相关的企业,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通过想过人员的讲座和切身感受,使学生对专业方向和就业方向有所了解。通过对专业实验室和相关企业的参观,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程度。

2 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方法

专业感知与实践课程的实践性不仅体现具有实际操作能力,更主要的是体现独立完成能力。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应在具有相应条件的实验室环境完成所承担的课程设计任务,实践指导教师负责任务的布置和指导、实施过程的监督和结果的评价。

为了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产生更好的教学教学效果,在专业感知与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如下教学方法:

(1) 增强实验的趣味性

专业感知与实践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让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实践激发对今后的专业学习的兴趣,因此实验内容的设置尤为重要。实验内容要有趣味性,并尽量贴近生活,要求每一个实验都要让学生看到LED灯亮或听到喇叭响,比如制作电子时钟、交通灯、八音盒等。由此可以给学生留下很直观明显的印象,让学生在对专业了解的同时,加深对专业知识应用的了解。

(2) 实验难度要适中

考虑到学生是通过专业感知与实践课程首次进行专业实践课程学习,因此实验的容量和难度要适中,实践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术语不要用的太多,首次提到的要进行解释,避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同时,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可以分为基本部分和拓展部分——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完成基本部分的内容,对于一部分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完成拓展部分的内容。由此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体验需求。

(3) 课堂教学不吝赞美

在专业感知与实践课程的教学中指导教师应注意采用大拇指教学方法,即课堂上不要吝惜赞美之词,对学生的哪怕很小的创新苗头也要大加鼓励,以此更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和提高兴趣。

(4) 学生助教

在专业感知与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学生助教的形式,即选择一至两名学生作为指导教师的助教,协助指导教师解决实践学习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同学间的互助精神,增进同学感情,同时还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应用。

(5)实验室开放

专业感知与实践课程安排的实践教学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实验室内完成,由于学生是在进入大学后第一学期学习,难免会对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有不适应的情况产生,学习进度也会不尽相同。一部分学生实践能力较强,希望在课余时间能进一步完成拓展部分的内容;另一部分学生实践能力稍弱,希望在课余时间能巩固所学实践技能。因此,实验室开放便给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了必要条件,学生可以在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中完成对专业应用技术的巩固和提高。

3 课程考核方法

专业感知与实践实践课程按考查课考核方法记分,总计100分。其中项目一占30%、项目二占50%、项目三占20%。具体成绩评定方法和所占比例见表1。

总之,专业感知与实践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整体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通过该门实践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了所学专业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让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发展有了初步的规划。

参考文献

[1]王秋华,张坚武,王玉娜. 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8(1):64-66.

[2]苏波,王莉,董爱华.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144-146.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
优化措施,提高能力
“需求导向”视域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构建
发酵设备与实训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建设研究 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