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右侧股静脉穿刺最佳体位分析

2017-10-31 10:08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467000田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2期
关键词:针头体位成功率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467000)田丽

股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小儿疾病的治疗中需要采集静脉血液标本进行明确诊断,右侧股静脉穿刺是目前常用的穿刺方法,具有较高的穿刺成功率[1]。由于新生儿血管细小,加之哭闹等反应,导致穿刺难度较大,因此选取合适的体位进行新生儿的右侧股静脉穿刺显得尤为重要[2]。目前针对新生儿右侧股静脉穿刺最佳体位分析研究较少,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7月需要采血化验的18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体位的右侧股静脉穿刺,就研究结果探讨新生儿右侧股静脉穿刺最佳体位,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7月需要采血化验的18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均在我院新生儿室接受右侧股静脉穿刺,将纳入患儿抽签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91例。A组:男58例,女33例,胎龄33~42周,平均(37.45±4.39)周;体重2~4kg,平均(3.18±0.76)kg;疾病种类:早产儿35例,肺炎2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4例,高胆红素血症20。B组:男54例,女37例,胎龄34~41周,平均(37.62±3.31)周;体重2~4kg,平均(3.25±0.69)kg;疾病种类:早产儿37例,肺炎2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3例,高胆红素血症21例。两组患儿性别、胎龄、体重、疾病种类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儿取仰卧位,躯体左侧朝向穿刺者,穿刺者左侧为患儿的头部,右侧为患儿的双足,用软垫将臀部垫高2cm,尿布包裹好会阴部,右侧腿屈膝呈蛙腿状,右侧大腿呈外旋外展与躯体呈45°,左侧腿伸直,展平腹股沟区,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定位股静脉,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毒后,采用斜刺法抽取血液标本,见暗红色血液为穿刺成功,棉球压迫针眼处5分钟预防出血。B组患儿取仰卧位,双足朝向穿刺者躯体,用软垫将臀部垫高2cm,尿布包裹好会阴部,右侧腿屈膝呈蛙腿状,右侧大腿呈外旋外展与躯体呈45°,左侧腿伸直,展平腹股沟区,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定位股静脉,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毒后,采用斜刺法抽取血液标本,见暗红色血液为穿刺成功,棉球压迫针眼处5分钟预防出血。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穿刺操作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所有患者均在3次内穿刺成功,分别记录3次穿刺的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x2和t值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穿刺成功率的比较 A组的2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成功率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的1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P<0.05)。见附表1。

2.2 两组穿刺操作时间与并发症的比较 A组的皮肤瘀斑发生率、局部血肿发生率、穿刺操作时间显著低于B组(P <0.05)。见附表2。

3 讨论

小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中经常需要采集静脉血液标本以便进行明确诊断,股静脉穿刺和头皮静脉穿刺是临床常用的穿刺方法[3]。但对于新生儿而言,静脉血管浅薄细小,血液循环较差,导致头皮静脉穿刺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新生儿的静脉血液标本采取主要以右侧股静脉穿刺为主。由于股静脉的解剖关系与体位和静脉充盈程度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选取合适的体位进行右侧股静脉穿刺显得尤为重要[4]。吴婕[5]探讨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影响因素,认为静脉隐匿加之小儿好动,极易导致穿刺失败,因此需要选取合适的体位,研究婴幼儿血管的特点,提高静脉穿刺水平。李平[6]探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认为正确的体位可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避免造成淤血等损伤,减少患者的疼痛。林冰清[7]等探讨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认为合适的体位可以减小角度甚至平行进针,降低静脉穿刺的失败率。同时还可以减轻针头对患儿组织造成的撕拉,缓解患儿的疼痛。陈靖梅等比较几种股静脉穿刺方法,认为患儿取屈膝呈蛙腿状卧位时,可以将股静脉托起,更利于寻找合适的穿刺点。本研究显示,A组的1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A组的皮肤瘀斑发生率、局部血肿发生率、穿刺操作时间显著低于B组。

正确的体位摆放可以显著提高新生儿右侧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患儿取平卧位双足朝向穿刺者时,由于患儿的大腿与穿刺者在穿刺取血时的手臂并不完全平行,穿刺者的姿势不自然,在穿刺过程中极易由于用力不当发生血管破损,造成穿刺失败。患儿取平卧位躯体左侧朝向穿刺者时,由于右侧大腿的静脉走向和穿刺者手臂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穿刺者更易于选取定点进行准确的穿刺,同时在穿刺过程中也有利于针头的退出,避免损伤血管,造成瘀伤或血肿,减轻对患儿造成的疼痛。在穿刺过程中,患儿需要外展右侧大腿,可以充分暴露腹股沟区,同时减少肌肉、脂肪、韧带等对血管的影响,使静脉血管充盈,为穿刺者寻找合适的穿刺点并进行穿刺提供有利的条件。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失误,主要由于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足或缺乏足够的技术训练等原因,因此新生儿的右侧股静脉穿刺的体位选择应当标准化,保证护理人员熟悉并掌握标准的最佳右侧股静脉穿刺体位,避免因护理人员依靠经验判断进行穿刺造成穿刺成功率低等问题,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新生儿右侧股静脉穿刺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由于新生儿哭闹不配合等原因,增加在静脉穿刺过程中的穿刺难度,甚至造成失误,引起皮肤瘀斑或局部血肿。因此在静脉穿刺前应当充分与患儿家属讲解静脉穿刺的目的及相关知识,要求患儿家属尽力配合工作,有患儿家属转移患儿注意力,缓解患儿紧张、恐惧的情绪,减少静脉穿刺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一旦穿刺失败或引起皮肤瘀斑、血肿等并发症,应当与患儿家属进行及时沟通,避免发生护理纠纷。在穿刺开始前应当对器械进行检查,注意针头是否完好、锐利、通畅,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在针头的选择上,根据新生儿的胖瘦程度需要选取不同型号的穿刺针头,一般以6、7号针头为主,针头过小容易造成阻塞导致穿刺失败,针头过大会加剧患儿的疼痛,导致患儿哭闹,增加静脉穿刺的难度。最后在穿刺方法上,由于传统的直刺法需要反复触摸寻找搏动点,增加感染的风险,在穿刺过程中又无法独立完成穿刺工作,需要患儿家属进行固定,也增加了失误的风险,极易导致护患纠纷。本次研究中采用斜刺法,不同于直刺法需要反复触摸寻找定点,斜刺法通过肉眼锁定后可以立即进针,同时由于斜刺入皮肤,创口愈合较快不易渗血形成血肿,在保证穿刺成功率的同时提高了穿刺的安全性。

附表1 两组穿刺成功率的比较

附表2 两组穿刺操作时间与并发症的比较

综上,选取合适的体位可以显著提高新生儿右侧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疼痛,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针头体位成功率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