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以中国周边13个相邻国家为例

2017-11-01 07:45王雪艳
关键词:双边汇率国际化

王雪艳

(重庆交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 400074)

“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以中国周边13个相邻国家为例

王雪艳

(重庆交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 400074)

“一带一路”倡导资金融通,发展多双边贸易合作,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不断增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以中国周边13个相邻国家为例,选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一国人均GDP、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及该国与中国的地理位置对该国人民币接受度呈负相关,而该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总外汇储备及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指数对该国人民币接受度呈正相关。

一带一路; 人民币国际化; 影响因素; 模型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及其世界影响力的增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力显著提高。“一带一路”战略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以实现沿线国家间的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需积极参与各国多双边贸易合作,人民币实现区域化、国际化符合中国乃至沿线各国的利益,为促进沿线各国的经济繁荣及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货币国际化的实现条件问题中,Rudiger Dornbusch在德国周刊《明镜》(DerSpiegel)中指出,20年后人民币可能成为同美元、英镑等现存国际外汇储备货币一样的世界货币,并首先在亚洲市场中占有主要地位;Zhang、Orătean等在介绍日元国际化和日本的国际储备中指出,日元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有重大影响[1-3]。学者们在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收益中得出,对我国而言,人民币国际化利大于弊[4-6],这一观点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发展及推进方法等存在诸多不同的看法。Huang和Vallã©E认为人民币在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应遵循先区域化、后国际化,先健全国内金融市场制度、再对外资本开放,并鼓励进出口商进行投资[7-8]。岳焱指出,“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途径,金融主导策略极大地促进了“一带一路”战略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9]。

国内学者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接受度影响的内容较少,较多地集中于比较现有国际货币美元、欧元、日元等的发展上。本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以中国周边13个相邻国家为例,选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周边各国对人民币在贸易融资中的接受程度,着重分析如何提高沿线国家对人民币进行多双边贸易结算的接受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二、“一带一路”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关系

2015年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国际会议中指出,为促进各国间的经济联系,以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区域化的共同合作与发展。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人民币已经具备了国际化的初步条件,“一带一路”的实施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推动相辅相成;“一带一路”计划的实施将给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人民币国际化将协助“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为其铺平道路。

(一)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概念解释来自于百度百科。。虽然人民币开始在境外流通并不等于已实现国际化,但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的逐步扩大必然导致人民币将成为世界货币。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平均每年人民币跨境流量大约有1 000亿元,境外存量大约200亿元。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不断扩大,反映出人民币实现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的程度不断加深[10]。

人民币要想成为国际货币,必须存在稳定的汇率。随着近些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人民币汇率面临着升值压力,汇率整体趋于稳定,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提供了条件。

中国人民银行已先后与25个国家(地区)的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涉及金额达27 332亿元人民币。还有一些国家在已签署的货币协议到期前,又选择续签了一定金额的货币互换协议[11]。

(二)“一带一路”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联系

“一带一路”倡导资金融通,发展多双边贸易合作,共建自由贸易区,扩大沿线国家间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和结算范围,同时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这扩大了人民币的贸易结算范围,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支持。

中国银行针对与沿线国家间的贸易往来特设置“中银‘一带一路’人民币汇率指数”*中银“一带一路”人民币汇率指数(BOC OBOR RMB Index,英文简称BOC OBORR),是全球金融市场上首个跟踪人民币与“一带一路”地区有效汇率变动的综合性指数。,能够客观反映人民币对沿线国家货币币值的变动趋势,对推动人民币在沿线国家的认可度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2015年初,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额为2 360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6%;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1 445亿美元,占出口贸易总额的28%;我国从沿线国家进口915亿美元,占进口贸易总额的23.4%*数据整理于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

三、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本文以中国周边13个相邻国家为例,分别为哈萨克斯坦、印度、越南、俄罗斯、老挝、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日本、新加坡和文莱,选取6个变量来描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新发展。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为分析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以中国周边13个相邻国家为例,选取在“一带一路” 背景下可能影响周边国家对人民币接受度的解释变量,包括该国人均GDP、该国与中国的地理位置关系、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该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该国的总外汇储备和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升值指数等六项因素指标。各变量解释如下:

第一,本文将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被解释变量yi定义为:如果人民币在该国有贸易结算或中国与该国已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则视为人民币在该国流通,赋值该变量为1;如果人民币在该国没有贸易结算或极少的结算量,且没有签订货币协议,赋值该变量为0。该变量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报告、《世界经济年鉴》和中国人民银行(支行)官网或报告。

第二,该国人均GDP,是在世界银行官网上得到的名义值,以2000年为基期,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采取GDP缩减指数,将其转化为实际人均GDP值,用x1表示。

第三,该国与中国的地理位置关系由于两国距离很难具体量化,本文采用虚变量的形式,即与中国接壤的国家间地理距离赋值为0,反之为1,用x2表示。

第四,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和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升值指数,是描述人民币汇率稳定性的变量,原始数据均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历年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别用x3和x6表示。

第五,该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是该国与中国的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商务部官网,以2000年为基期,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采取GDP缩减指数,将其转化为两国间的实际贸易量,用x4表示。

第六,该国的总外汇储备,间接地反映一国货币储备量,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商务部官网,以2000年为基期,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采取GDP缩减指数,将其转化为实际货币储备,用x5表示。

(二)模型构建和方法描述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该国人均GDP、该国与中国的地理位置关系、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该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该国总外汇储备和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升值指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国对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接受程度。为更深入地分析上述变量对周边国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将建立二项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本文用6个变量指标来建立模型,模型的一般形式表示如下

(1)

于是有

(2)

(2)式能够较好地表示被解释变量yi发生的概率P值和6个解释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可以计算被解释变量取值为1的概率以及取值为0的概率。

(三)数据处理

对上述二项Logistic模型(1)式进行参数估计,在估计过程中,选取2007—2015年中国周边13个国家的年度数据作为各变量值。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 OLS)估计模型(1),可以得到各解释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表,见表1。

表1 初始模型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值

由表1发现,解释变量x2与x6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且变量符号的经济意义不合理。因此,初始模型(1)式中解释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为了克服模型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采用向前逐步回归(Forward Stepwise Regression)方法:以y为被解释变量,逐个引入解释变量,构成回归模型,进行模型估计,即先用被解释变量对每一个解释变量进行简单回归,以对被解释变量贡献最大的解释变量所对应的回归方程为基础,逐步引入其余解释变量。经过逐步回归,使得最后保留在模型中的解释变量既是重要的,又没有严重多重共线性。

根据调整后的可决系数Ad-R2的变化决定新引入变量是否可以用其他变量的线性组合代替。模型(1)的逐步回归结果见表2。

表2 模型向前逐步回归结果

由表2可以得出:简单回归中,解释变量x2对被解释变量y的贡献最大;当依次引入变量x3、x2、x5、x1、x4后,模型的拟合优度最大,即调整后的可决系数Ad-R2值达到最大,此时模型为最优;当最后引入变量x6后,模型整体的拟合优度降低,且变量x6符号的经济意义也不合理,因此需删除变量x6。

新得到的二项Logistic模型如下

(3)

相应,(2)式变为

(4)

采用Eviews软件进行怀特(White)检验来判断模型变量的异方差性,结果见表3。

表3 模型的怀特统计分析

由表3的检验分析可看出,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间存在异方差,为避免异方差可能影响模型估计结果,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对模型回归系数标准进行调整,结果见表4。

表4 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结果及模型评价的相关统计量

根据表4中各变量的系数,可以得出

即为

(5)

四、实证结果分析

由(5)式和表4的模型估计结果可得,上述5个解释变量的系数都较显著,即5个解释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边国家对人民币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对5个变量分析如下。

该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x4的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且系数为正,说明两国间的双边贸易额对该国人民币的接受度呈正相关关系,即一国与中国的双边进出口贸易越频繁,人民币在该国流通的可能性越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x3的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但系数为负,表明周边国家在进行人民币流通时均考虑到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即人民币汇率越稳定,该国持有人民币的可能性越大。

该国的总外汇储备x5的系数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且系数为正,表明一国的总外汇储备越多,该国以外汇计价的资产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就越多,即用来购买进口商品和劳务就越多,其国民持有人民币的可能性越大。

该国人均GDPx1和该国与中国的地理位置关系x2的系数均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显著,二者系数均为负,表明这两个变量对境外人民币接受度呈负相关,即一国人均GDP越低及其与中国距离越近,该国对人民币的接受度越高,人民币在该国流通的概率越大。

表4中Ad-R2统计量值为0.769498,表明模型对各变量数据的拟合效果较好。式(5)也可预测人民币在中国周边国家流通情况的概率。由表4中的正确预测率为78.6%,即模型设定较合理。

由此可以得出:一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是影响人民币境外接受度的最重要因素,且其双边贸易额越高和人民币汇率越稳定,人民币境外流通的可能性越大;一国的总外汇储备也是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因素,一国的总外汇储备越多,其国民持有人民币的可能性越大;一国人均GDP和其与中国的地理位置关系对人民币境外流通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即人均GDP越低且与中国地理位置越近的国家,其对人民币的接受度越高,人民币越易在该国流通。

五、结论及展望

近些年,周边国家在多双边贸易来往中越来越青睐于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随着2010年清迈协议多边化规模的扩大,中国陆续和周边国家签订货币互换协议,这些贸易量增加均体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可以增加与沿线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投身于丝路基金和亚投行建设,通过中银“一带一路”人民币汇率指数,更好地为沿线国家提供资金援助,扩大周边国家人民币的流通规模,提高境外国家对人民币的接受度和认可度。

本文主要从“一带一路”背景下实证研究周边国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采用二项Logistic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一国人均GDP、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及其与中国的地理位置关系对人民币国际化呈负相关,而一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和总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国际化呈正相关。

为了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人民币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周边国家可以率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通过区域性的贸易组织实现人民币区域化,最后扩大至绝大多数沿线国家,充分实现“一带一路”的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

[1] ZHANG Z W,MAKIN A J,BAI Q X.Ye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Japan’s international reserves[J]. Economic modelling,2016(52):452-466.

[3] FRANKEL J A.Historical precedents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12,27(3):329-365.

[4] DOBSON W,MASSON P R.Will the renminbi become a world currency?[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9(20):124-135.

[5] EICHENGREEN B.The renminbi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J].Journal of policy modelling,2011,33(5):723-730.

[6] SHELDON I.Comments on:“is the Chinese growth miracle built to last?”and“will the renminbi become a world currency?”[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9,20:136-139.

[7] HUANG Y P,WANG D I,FAN G.Paths to a reserve currency: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enminbi and implications[J].Ssrn electronic journal,ADBI working paper series,2014(5):482.

[8] VALLã©E S.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path of the renminbi[J].Journal of working papers,2012,142:11071-11076.

[9] 岳焱,应益荣.“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5):18-26.

[10] 蔡晓辉,李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ECM模型[J]. 时代金融,2011(10):77-79.

[11] 钟阳.亚洲市场中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基于边贸结算和货币互换的实证分析[J].当代亚太研究,2011(4):47-58.

TheEmpiricalAnalysisoftheInfluencingFactorsofRMBInternalizationundertheBackgroundofthe“BeltandRoad” Taking 13 Neighboring Countries around China

WANG Xuey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China)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advocates the accommodation of funds, develops multilateral trade cooperation. The recognition and acceptance of RMB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s growing. Thu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as a result of the data availability, taking examples for 13 neighboring countries around China, choosing the b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size of one country’s per capita GDP, as well as the central parity rate of RMB to dollars and the country’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s geographical location a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accepting the results of RMB trade settlement, while the RMB real exchange rate appreciation index, the country’s bilateral trade volume with China and total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Belt and Road;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affecting factors; model analysis

2017-03-18;

2017-04-26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重庆市贸易金融服务的创新研究——基于新加工贸易模式”(14SKG08)

王雪艳(1991—),女,内蒙古赤峰人,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

F832.6

A

1674-0297(2017)05-0070-05

(责任编辑李晓梅)

猜你喜欢
双边汇率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电子产品回收供应链的双边匹配策略
新型自适应稳健双边滤波图像分割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