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护理配合路径在提升手术室年轻护士专业素质能力中的效果分析

2017-11-01 07:37邓睿
当代医学 2017年30期
关键词:组间手术室素质

邓睿

(南昌市第三医院手术室,江西 南昌 330009)

手术护理配合路径在提升手术室年轻护士专业素质能力中的效果分析

邓睿

(南昌市第三医院手术室,江西 南昌 330009)

目的 探讨手术护理配合路径在提升手术室年轻护士专业素质能力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特选取2014年3月本院实施手术护理配合路径后,接受培训的年轻护士3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比其在接受培训前后,专业素质能力以及手术医生满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此次试验研究中,通过实验所得数据可知,在接受手术护理路径培训后,年轻护士的专业素质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手术护理路径培训后,手术医生对年轻护士的满意度为96.7%,明显优于培训前的66.7%,培训前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手术护理配合路径应用于年强护士的临床教学培训中,可有效的提高其专业素质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手术医生满意度的提升,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手术护理配合路径;年轻护士;专业素质能力

随着当前医学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治疗方法和治疗观念的不断更新,新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也开始逐渐的推陈出新,因此,这对于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以及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据可靠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将手术护理配合路径应用于年轻护士的临床实践培训中,可有效的提高其专业素质能力,基于此背景下,本文就此展开研究,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特选取2014年3月本院实施手术护理配合路径后,接受培训的年轻护士3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护士中男3例、女27例,平均年龄(27.12±1.33)岁,平均工作年限(1.34±0.22)年。其中包括本科学历20人,大专学历10人。

1.2 方法

1.2.1 手术护理配合路径表的制定 以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和专科护理常规为依据,由手术医师、手术室护理小组组长以及麻醉师等人共同完成手术护理配合路径表的设计和制定[2]。

1.2.2 手术护理配合路径表的内容 手术护理配合路径表主要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呈现,图表的横轴为患者围术期的时间顺序,具体内容如下:术前访视、术前备品准备、手术开始、术中配合、术后处理、术后访查等。图表的纵轴为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在整个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及其工作内容[3]。同时,在每一项的操作步骤和工作内容旁对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操作规范进行标注。其中包括在手术进行的前一天,对患者进行访视,并了解患者需求;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对术中所需使用的仪器、设备以及备品等进行准备;完成患者的交接任务后,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实施安全检查,同时配合麻醉师完成对患者的麻醉,为患者摆放适合手术的体位,并采取适当的保暖和安全防护措施,对手术过程中所需使用的备品进行清点,配合主治医师完成对患者的整个手术过程,包括手术用品的提供,患者病情的观察、医嘱执行以及患者管道的护理和伤口、器械的处理等。最后,对于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意外,应提前熟悉应急预案。在手术结束后的2~3 d内,应对患者进行随访,征求患者的意见,以便于为护理方案的持续性改进提供可参考的科学依据。

1.2.3 手术护理配合路径的实施方法 首先,作为护理路径小组的成员,应该对入选此次研究的护士进行培训,使其全面的掌握和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和概念、实施方法、实践环节以及实施的意义,并对护理路径的内容、流程、方法以及其在各个环节中所应履行的职责和完成的任务进行明确,并充分地进行掌握,同时,应该将手术护理配合路径表以示意图的形式,粘贴于手术室醒目的位置。其次,护士在进行工作时,应该严格按照手术护理配合路径表中的顺序。内容和规范要求执行,对于已经执行的内容,使用红笔进行标准,而对于未完成的内容,则使用蓝笔进行标准,以便于区分。同时,对于变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说明[4]。

1.3 观察指标 观察接受培训前后,年轻护士专业素质能力以及手术医生满意度的变化情况。

1.4 评价标准

1.4.1 考核评价 在手术护理配合路径应用前后,由医院的护士长以及护理组的组长对入选此次研究的护士进行定期考核,其中,专科理论以笔试的形式进行,满分为100分,及格分数为85分。而护理质量的评分则以现场操作技能进行评判,对其考核主要依据本院的《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满分为100分,及格分数为90分。

1.4.2 手术医生满意度评价标准 主要是用医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表中的内容主要涉及:备品准备、服务态度、物品提供的及时性、操作手法的熟练性、以及手术配合的默契程度。满意度主要由以下3个标准组成,即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再试试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前后三个月向手术医生进行发放,最后结果选取高级职称医生问卷调查表5份、中级职称医生3份、以及住院医生2份。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5]。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

2 结果

2.1 手术室护理路径应用前后考核成绩对比 在接受手术护理路径培训后,年轻护士的专业素质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室护理路径应用前后考核成绩对比(x±s)

2.2 手术室护理路径应用前后医生满意度对比 在接受手术护理路径培训后,手术医生对年轻护士的满意度为96.7%,明显优于培训前的66.7%,培训前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手术室护理路径应用前后医生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随着现代化医学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医疗设备进和器械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外科医生对于手术室护士所提出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尤其是对于年轻护士而言,实践经验不足更容易出现操作错误。

所谓的手术护理操作路径是指依据手术室护理工作所特有的特点,将常规、制度、职责以及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为标准所制定的手术护理配合路径。手术护理配合路径可以发挥工作流程引导的作用,手术室护士可以在其引导下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规范进行熟悉,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可以有效的缩短手术室护士的磨合期,使其可以在短时间内按照程序和标准,对于护理的要点进行准确的掌握和熟悉,有利于护理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因此,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7]。

在此次试验研究中,通过实验所得数据可知,在接受手术护理路径培训后,年轻护士的专业素质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手术护理路径培训后,手术医生对年轻护士的满意度为96.7%,明显优于培训前的66.7%,培训前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在手术室护理专业性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发挥引导性作用。

综上所述,将手术护理配合路径应用于年轻护士的临床教学培训中,可有效的提高其专业素质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手术医生满意度的提升,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1] 王敏.手术护理配合路径在提升手术室年轻护士专业素质能力中的效果分析[J].医药卫生(引文版),2015(6):00293-00293.

[2] 邱惠琴,徐晔,张英.手术护理配合路径在提升手术室年轻护士专业素质能力中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4):158-159.

[3] 梁建芬.护理查房在提高手术室护士护理能力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6):197.

[4] 陈咏梅.探讨提高手术室护理的主动配合能力对手术效果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4(5):2806-2807.

[5] 钟英.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8):4292-4293.

[6] 姚晓芬,文珠仁,袁月荣,等.临床路径式带教法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5):5419-5420.

[7] 郭志敏.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的实施现状[J].当代医学,2015,21(12):92-9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0.088

猜你喜欢
组间手术室素质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