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批改”同行,在时间差的利用中实现“以学定教”

2017-11-06 13:10谢祝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以学定教练习因材施教

谢祝

【摘 要】“练习(包括作业)”与“批改”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做”与“批”同行的做法能充分利用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差,体现分层教学,不仅让“因材施教”得以落实,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精讲精练,让“以学定教”得到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做”与“批”同行 利用时间差 因材施教 以学定教

一、背景

“练习(包括作业)”与“批改”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练习”是学生的事,而“批改”是教师的事。在平时的教学中,先“做”再“改”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而事情的先后顺序似乎决定了這两件事不能放在一起完成。

于是,在平常的数学课中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做练习,教师坐在讲台上边提醒“认真做,仔细检查”,边做着其他的工作,等下课后集体收交本子;快的学生排队在讲台边,等教师一一批改;错误的本子再次下发,等学生订正后进行二次批改。

二、问题的提出

一直是这么做的,有什么不对吗?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时间都去哪儿了?提前完成的学生,他们的时间去哪儿了?浪费在窃窃私语中,浪费在排队吵闹中。做得慢的学生,他们的时间去哪儿了?浪费在被打扰中,浪费在看热闹中,浪费在多次订正中。

由于学生间的差异性,完成练习的时间差是肯定存在的,作为教师,如何利用这个时间差,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呢?

笔者将通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练习课的练习环节,阐述自己在平时教学中有关练习环节的一些做法,通过让“做”与“改”同步进行,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时间差,实现各层次学生之间的知识互补与能力的提升。

三、案例阐述

片段一:按照要求完成作业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个练习。如果你比别的同学做得快,多余的时间,你可以干些什么呢?

生:我会仔细检查。

生:我会想想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师:对,请看练习提示。

[认真审题,仔细计算.如果老师还没有叫停,你却已完成,那可以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关于“解决问题”,还有其他方法吗?

2.怎样把我的方法清楚有条理地介绍给同学们。]

同样多的题目,学生完成起来总有快慢。看似普通的提示,却很好地解决了学生间的“作业时间差”这一问题。这一提示,其实对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要求:第一层次的,能仔细认真地完成练习。第二层次的,对于应用问题,能做到多样化解决。这对思维的开阔性提出了要求。第三层次的,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要想好方法的表达方式,会清楚有条理地介绍,能让别的同学听懂他的方法。显然,这对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这样的要求,避免了“齐步走”与“一刀切”,既关注了“人人”,也关注了“不同的人”,既“促使全体学生数学基本质量标准的达成 ”,又“最大限度地开启了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为不同的孩子提供了多样性的弹性发展空间”。

虽然,提示中快的学生可以做什么,怎么做,方法详尽可依,但为什么教师在出示提示前,还要问学生“多余的时间,你可以干些什么呢”, 这其实是关系到一个作业习惯养成的问题。教师的提问,是在不断强化学生如何做作业的习惯意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要经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过程,这需要我们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措施,从呵护、引领到放手、开放,使学生从逐步‘学会到自己‘会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如果这样的作业习惯学生已养成,那么提示也自然可以不出示了。

片段二:“做”与“批”同步进行

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这段时间内,笔者拿着红笔一直在学生中间巡视批改,学生做完哪一题,就改到哪一题。时而在某个学生处轻声低语,时而在某个学生处停留片刻,针对不同学生做出不同的指导。如下面四种错误虽有出现,但出错的学生不多,笔者及时地进行了个别指导。如图2中的错误,笔者及时地在该学生的作业纸上出了几题针对性的题进行了强化。

图1 图2

图3 图4

在近10分钟的批改过程中,笔者发现了类似 这样的错误比较多,全班37人,有7人把被除数估成了670。同时又发现学生的估算方法也不一样,于是,笔者临时决定让这个共性化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并进行了以下的组织引导。

师:同学们,请停笔。刚才,老师已批改了大家的计算题和部分同学的应用题。除了个别同学出现看错运算符号,除法横式后面抄错答案或漏抄余数外,大家都做得不错。关于这一题“672÷3≈”,老师发现了很多不同的估算方法,让我们大家来交流分享一下,同时请认真地思考,这些方法的共同点在哪儿。

生1:我把672估成660,商约等于220。

生2:我把672估成690,商约等于230。

生3:我把672估成666,商约等于222。

生4:我把672估成669,商约等于223。

师:那这些方法的共同点都在哪儿呢?

生5:不管哪种方法,估成的数与原来的672都很接近,而且除以3算起来也很方便。

师:有同学把672估成了670,问题出在哪儿呢?

生6:不能只要把被除数估成整百整十数就行了,还要看除数。

师:谁懂他的意思?

生7:670虽然是几百几十的,但不能被3整除,所以不能这样估。

师:还有几位同学没有看清楚题目要求,直接进行了实算,尽管672确实能被3整除,然而这里要求我们进行估算,所以要看清楚题意。

这时候笔者又板书一题。

师:“850÷4 ≈”这题又该怎么估算?

生8:把850估成840,850÷4 ≈210。

生9:把850估成844,850÷4 ≈211。

生10:把850估成848,850÷4 ≈212。

师:同学们在做估算题时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10:要把被除数估成能被除数整除的数。

要说明的是,生5至生10是独立练习时把672估成670的其中几个学生。

在这个“做”与“批”同步进行的环节中,笔者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解题情况,这是集体上交作业本后再批改时无法了解到的。同时笔者对于个性化错误已在巡视时进行个别交流,给予个性化解决。这样做有利于避免“炒冷饭”时学生不愿听的现象发生,有利于避免个别错误对正确学生的负面干扰,有利于减少教师课后改作业的时间,更有利于提高错误学生关于同一知识点在后面练习中的正确率。对于共性化的错误,在此环节教师不仅能很方便地收集到,而且可以作为第一手的教学资源,在反馈时重点进行干预。有趣的是,关于这题估算,我并没有急着自己出马,而是请正确的学生展示不同的答案,总结方法,在无意中扮演“小老师”来帮助错误的学生。整个环节,笔者没有“揭发”哪些学生是错的,而是有意识地通过让这些学生回答及强化练习,了解他们在干预后的掌握情况。这样的做法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并在及时的补救中给了这类孩子一份爱的鼓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学生建立自信的根源,也是学生爱上数学的催化剂。

片段三:应用问题的反馈

因为有练习前的提示,部分学生在解答应用題时,不仅方法多样,而且已在默默地思考怎样把方法清晰有条理地表达出来。为了给没有时间进行多样化思考的学生一个互补的机会,更为了给准备的学生一个展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让要求落到实处,笔者特组织了以下的交流环节。

师:对于解决问题,你想出了几种方法?

生:三种。

师:你呢?

生:两种。

师:看来大家方法还挺多的,那方法是否一样呢?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分享一下。请看小组交流的要求。

[1.按①~④的顺序进行交流。

2.说的同学:说得清晰、完整、有条理。

3.听的同学:认真倾听,不随便插话。

能把自己没想到的方法听明白,也很棒!

能把听来的方法介绍给别人,更棒!

4.前面同学已说清楚的方法后面的可不说。

5.发挥集体的力量,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最多,表达更清晰!]

师:(在小组交流后)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从别的同学那儿,学到了什么方法……

生:我从××同学那儿学到了一种方法是……

为了让小组交流真实有效,为了检验学生的准备情况,更为了学生间知识的互补与能力的提升,笔者提出了几点小组合作的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做到的最基本的要求和礼仪;努力去听懂他人的解题方法;不仅要听懂别人的方法,还要理解这种方法,再将它介绍给其他同学。一步一步,循序渐进,这样的安排,使介绍的学生很有自豪感;认真听且能转达方法的学生则更棒,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一种学习的方法。

综观以上三个片段,貌似没有多大的关系,其实是紧密相联的。有了练习前的提示, “做”与“改”才能同行,优等生才能在多余时间里进行认真的思考;有了优等生的思考,交流与反馈时,就会不时地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不同层次学生间的知识得到互补;有了“做”与“改”的同行,教师不仅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个性化辅导,还能及时搜集产生的教学资源,使后续的教学更扎实有效;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才会让前面的提示不成为一句空话,使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得到养成。

“做”与“改”,充分利用学生的时间差,体现分层教学,不仅让“因材施教”得以落实,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让“以学定教”得到更好的开展。

(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东小学3118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以学定教练习因材施教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