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昂贵的“学位券”

2017-11-09 12:13闵洲民
沪港经济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位学区名校

闵洲民

“学区房”不保证进名校

每年的小学派位时节,香港媒体几乎总有关于某某父母为了孩子上名校,“斥资数千万买入九龙塘学区房”等报道。

但与内地普遍将小学对应学区细分到街道不同,香港每个学区对应的是划属该区的全部小学,适龄儿童最终入读哪一家区内小学,仍需要经过两轮“抽签”来决定。换言之,到“好学区”买房或租房,并不能确保孩子进名校。

抽签制,概率不超过1/4

被认为是香港最佳学区的九龙塘41校网,共有19家小学,其中喇沙小学、拔萃小学、玛利诺修院学校、嘉诺撒圣家学校,是香港传统顶尖的“名校”,其他十余家则为普通小学。“斥资数千万”并不能确保孩子抽中这4家名校。不管是住在九龙塘低密度豪宅,还是附近旧楼公寓,进入这几家名校的几率,都不超过1/4。

买房租房皆可行

政策如此,依靠买或租“学区房”来挤入名校,就不是多数香港家长的选择了。

近年来,随着内地来港读书孩子的增加,租学区房的家庭有所增多,但仍未对房租造成很大影响。九龙塘几处传统豪宅月租可高达5—10万港元,但也不乏月租1—2万港元的小公寓,租金平均水平并没有超过学区排名并不突出的港岛中西区。

不过,理论上属于某学区地址的家庭,每年都可以在该学区报名多个儿童上学,为了学区而提前一年租房完全是可行的。但教育局在每年1月根据申请人的居住地点,做出派位校网的决定,因此希望在某一学区报小学的家庭,最迟需要在小学入学前一年的12月底搬入“学区”,并且专门到教育局更改其登记的家庭住址。

“行动主任”严查“借地址”

尽管“好学区”并不等于“上名校”,但是在小学派位的“大抽奖”中有机会博一把顶尖名校,对于大多数家长还是深具吸引力。

参与公立小学的派位,只需要提供煤气费单、电费及水费单等作为住址证明,因此每年都不免有精明的父母央求亲戚朋友修改煤气、电费、水费单上的姓名,为孩子上小学“借地址”。

为了杜绝“假地址”报名校,教育局会不时派员到报名地址抽查。这批人员的职衔为“行动主任”,不少是退休的执法人员兼职。他们会对某些可疑地址在不同时段暗中观察,也会上门调查,以确认报名的儿童是否在该处居住。如果发现“假地址”报名,轻则取消学位,重则可能以“文书造假”的罪名起诉,该罪名属于刑事罪行,最高可判监14年。

“比哈佛录取比例还低”

香港的小学可大致划分为公立及非公立两个类别,其中非公立的包括直接资助学校、私立学校及国际学校等。

私立和直资小学不用完全按照教育局的教学大纲,因此教学方式更加灵活自由,教育质量都较高,很多传统大热门名校都属于直资或私立小学。

全香港只有65间私立和直资小学通过面试招生,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私立和直资小学自己决定收生办法,招生时间也是自行决定,一般在大抽奖前,稍有名气的学校收到的入学申请都是超过三四千,而学位一般只有100—150个,录取比例都是个位数,所以有“比哈佛录取比例还低”的说法。

这部分顶级学校还流行购买“debenture”。debenture類似于学位券,在2000年时购买全港顶尖国际学校的学位券,需要花费200万港元。而现在要想要进入一所好学校,比10多年前又增加不少难度。据了解,某个新办的优质国际学校学位券,已经涨到了五六百万港元,并且还附加了诸多限制,即便如此仍然一位难求。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位学区名校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A卷)答案与提示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B卷)
13城整顿学区房炒作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学区房还能买吗
基于慕课的学位和传统在线学位的五点不同
名校办分校,如何趋利避害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五室友被英国同一名校录取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