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7-11-21 20:00亓德云李丽平史慧静江艳微王亚宁
上海预防医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健康素养中学生影响因素

亓德云+李丽平+史慧静+江艳微+王亚宁

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中学生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为开展健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虹口区在校中学生832人,通过自行设计的评估问卷进行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虹口区中学生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获取维度得分(7.58±2.27),理解维度得分(20.59±4.67),分析评价维度(8.67±2.23),运用维度(34.54±8.78), 总分为(71.38 ±15.36)。调查对象中具备合理就医健康素养的比例为34.7;年级、性别、户籍类型、学校健康教育课时及自评学习成绩会影响学生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水平。结论 上海市虹口区中学生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水平仍然偏低,未来干预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健康教育这一平台。

关键词:中学生;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 169.1 G 804.3 文献标识码:A

Medical knowledge and reasonable medical treatment health literac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hanghai, Hongkou District

QI De-yun,LI Li-ping,SHI Hui-jing,JIANGYan-wei,WANG Ya-ning

Shanghai Hongkou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hanghai 20008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scertain the medical knowledge and reasonable medical treatment health literac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hanghai Hongkou district, and to improve the current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thu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health intervention. Methods Using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832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 of health literacy. Multi-variables no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health literacy status and analyze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Results In terms of four dimensions of medical knowledge and reasonable medical treatment health literacy, scores of obtaining, understanding, analysis ,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were (7.58 + 2.27), (20.59 + 4.67), (8.67 + 2.23), (34.54 + 8.78) respectively, and the overall health literacy score was (71.38 + 15.36). The proportion of health literacy was 34.7%. Multivariat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the health literacy of students were grade, gender, type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hours and self-assessment learning achievement. Conclusion The overall level of students' medical knowledge and reasonable medical treatment health literacy are at low level in Shanghai Hongkou district, future intervention should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platform of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middle school students,medical knowledge and reasonable medical treatment,healthy literacy, influence factor

Europe WHO 關于健康素养的定义是健康素养不仅是一种能力,也包含知识、动机,是人们在医疗服务、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三个层面上获取、理解、评价和应用健康信息,以维持或提高生活质量[1]。随着健康素养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从临床医学过渡到公共卫生领域、从成年人过渡到儿童青少年的趋势,青少年健康素养逐渐引起关注[2]。青少年处在健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医疗知识的储备和运用可以通过影响其健康行为以及是否可以合理就医,从而影响健康状况。目前青少年健康素养测量内容多在成人健康素养基础上进行改编[3],没有考虑到青少年学生的思维理念的不成熟性,且尚未有研究针对其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使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自行编制的“中学生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调查问卷”,于2016年上半年对上海市虹口区在校中学生展开调查,旨在了解其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目前的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并为开展健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endprint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于2016年4-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虹口区11所中学,包括5所初中、5所高中、1所完中(初中部和高中部),然后按年级分层,除不纳入调查研究的初三和高三之外,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级,班级所有学生均纳入研究对象。

1.2 调查方法 本研究依据EU WHO欧洲健康素养调查采用的健康素养概念整合模型(健康素养的四个能力维度为获取、理解、分析评价和应用;健康素养涉及范围为医疗服务、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并融入Nutbeam D提出的健康素养三水平[4]):功能性健康素养,互动性健康素养和评判性健康素养,和Norman提出的电子媒介素养[5]。结合相关中学生健康教育规范性文件如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国家卫计委《中小学健康教育规范》等文件构建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三级指标内容。邀请上海市有关专家学者和医生根据三级指标体系设计 “中学生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调查问卷”。

1.3 判定标准问卷得分达到总分的80%及以上即判定该调查对象具备健康素养。

1.4 质量控制 调查前召开培训会议,使用统一的调查方案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采用统一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现场调查采用网络答题的方式,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匿名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现场自填完成。现场质控,数据收集后认真核查,剔除不合格问卷。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x

1.5 检验,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调查了虹口区11所学校832名在校中学生,其中预初年级218(26.2%)人,初一年级166(20.0%)人,初二年级146(17.5%)人,高一年级139(16.7%)人,高二年级163(19.6%)人。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14.52±7.27)岁,男女比例接近1:1。调查对象上海市户籍为主,占总数77.6%。父亲职业以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最高,母亲职业以商业、服务业占大多数,父、母文化程度均以大学及以上为主。

2.2 健康素养水平 调查对象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总分为(71.38 ±15.36)分,各维度得分情况如下:获取维度得分(7.58±2.27),理解维度得分(20.59±4.67),分析评价维度(8.67±2.23),运用维度(34.54±8.78)。按个人得分达到80分为健康素养水平合格标准,被调查对象中仅有34.7%(289人)的学生达标。

2.3 不同特征调查对象健康素养水平分析 女生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水平具备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上海户籍学生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水平具备率高于外省市户籍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级、不同父母亲文化程度的学生,其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健康教育课时安排不同、自评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其健康素养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父母职业不同的学生,其健康素养具备情况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1。

2.4健康素养水平多因素分析

将是否具备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不具备=0;具备=1)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进入方式为Forward: Wald法。分析结果显示,5个变量进入方程,影响因素为年级、性别、户籍类型、学校健康教育课时及自评学习成绩,以预初年级为参考,初一年级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OR为2.358(95%CI=1.374~4.049),初二年级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OR为5.602(95%CI=3.260~9.626),高一年级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OR为5.51095%CI=3.161~9.606),高二年级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OR为7.370(4.293~12.654);以男生为参考,女生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OR位1.423(95%CI=1.037~1.952);以上海户籍为参考,外省市学生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OR为0.575(95%CI=1.037~1.952)自评学校健康教育课时以不知道组别为参考,认为学校安排健康教育课,但课时不够学生医疗常识与合理健康素养水平OR为2.018;自评学习成绩以差为参考,成绩中等偏上学生医疗常识与合理健康素养水平OR为2.496,见表2。

3讨论

青少年健康素养是一个越来越引人瞩目的健康促进领域,青少年健康素养的研究仍处于发展中[6]。本次调查显示,在调查的832名中学生中,具备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有289人,达标率为34.7%,高于全国[7],其他外省市,如东部江苏省、北部天津、西部云南省楚雄等地学生[8-10]。一方面表明上海虹口区中学生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水平确实高于其他研究,这与上海在全国属于经济发展快速,医疗卫生各方面发展较好地区,教育条件占据优势,学生有较多途径及机会获得医疗常识储备,对卫生服务利用及就医依从性较高有关。另一方面,本研究与其他研究测量内容不同,本研究论点聚焦,从获取、理解、分析评价和运用四维度深入剖析探讨中学生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方面的健康素养。

调查显示,年级、性别、户籍类型、自评学习成绩以及学校健康教育课时均是中学生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高年级学生健康素养达标率高于低年级学生、女生高于男生,上海市户籍学生高于外省市户籍,结果与冷艳等人[11],蔡忠元等人[12]的研究结果类似;学习成绩中等偏上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自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其他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健康素养的具备率不一定比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高,还需进一步研究讨论。学校健康教育被公认为是一项增进儿童青少年健康,进而促进全社会健康的有效策略[13]。在国外,St Leger[14]研究提出,学校健康教育最有可能以多种形式,如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健康素养的养成。国内學者研究也证实[15],学校健康教育确实是一种有效提高和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最赋潜力的方式。本研究调查结果也表明,学校健康教育课时的利用率越高,学生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学校利用健康教育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阅读、认知能力的建立,促进了他们就医观念的形成。此外,除学生个人因素及学校因素外,家庭因素如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并未发现是健康素养影响因素,这也可能与父母工作忙碌,陪伴孩子较少,忽视孩子的健康教育及健康问题有关,但家庭因素与学生择校及学习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与吴瑞龙等[16]研究结果类似。endprint

青少年正处于身高和智力迅速发育阶段,对外界知识的吸收能力、模仿适应能力及可塑性很强[17]。学校干预是应对低健康素养的有效手段,是青少年健康促进的主要环节,更是青少年健康素养提高的关键平台 [18]。上海市卫计委、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青少年和托幼机构开展“医教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强盛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医教结合行动作为学校卫生的关键性举措,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学校和卫生资源,通过教育、卫生等部门合作,不断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本研究对虹口区中学生医疗常识与合理就医健康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发现了其健康素养水平仍然较低,有待提高,更提示了除了个体因素,学校健康教育是关键的一个影响因素,未来学校干预应该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这一平台,致力于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并改善其健康状况。

[志谢 :衷心感谢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及相关学校的大力支持 ;衷心感谢复旦大学儿少卫生教研室在问卷设计及后期数据分析中给予的指导和建议]

参 考文献:

[1] KICKBUSCH I, PELIKAN J M, APFEL F, et al. Health literacy. The solid facts[G].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2013. (请核对出版地)

[2] 曲爽笑, 王书梅, 郑文娟, 等. 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评估体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学校卫生, 2014, 35(10): 1594-1597.

[3] 程丽楠, 李娟, 崔文香. 青少年健康素养研究现状与进展[J]. 中国学校卫生, 2015, 36(6): 954-958.

[4] NUTBEAM D. Health literacy as a public health goal: a challenge for contemporary health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to the 21st century[J]. Health Promot Int, 2000, 15(3): 259-267.

[5] 张诗晨, 万宇辉, 陶舒曼, 等. 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的信度和结构效度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 2014, 35(3): 332-336.

[6] 康玫, 高俊岭, 余金明. 青少年健康素养与健康行为研究现状[J]. 中国学校卫生, 2015, 36(8): 1276-1279.

[7] 李英华, 毛群安, 石琦, 等. 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J]. 中国健康教育, 2015, 31(2): 99-103.

[8] 刘志浩, 黄明豪, 卫平民, 等. 江苏省青少年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3, 34(6): 683-685.

[9] 李学军, 袁媛媛, 顾清, 等. 天津市初中生健康素养调查及需求评估[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2, 20(2): 172-175.

[10] 孙傲伊, 武轶群, 钱力, 等. 楚雄市中学生健康素养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 2014, 35(5): 740-742.

[11] 冷艳, 孙桐, 张少华, 等. 山东省城市初中学生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 2016, 32(8): 681-685.

[12] 蔡忠元, 倪骋, 包路奇, 等. 上海市宝山区中学生健康素养及影响因素分析[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5, 10(3): 179-182.

[13] 余小鸣. 学校健康教育与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的促进[J]. 中国学校卫生, 2013, 34(8): 897-899.

[14] ST LEGER L. Schools, health literacy and public health: possibilities and challenges[J]. Health Promot Int, 2001, 16(2): 197-205.

[15] YU X M, YANG T B, WANG S M, et al. Study on student health literacy gained through Health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China[J]. Health Educat J, 2012, 71(4): 452-460.

[16] 吴瑞龙. 上海市普陀区初一年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D]. 上海: 復旦大学, 2013.

[17] 严伟萍, 胡思丁, 陈晓耕, 等.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初中学生健康素养现况调查[J]. 上海预防医学, 2017, 29(2): 141-144.

[18] 魏晓敏, 丁园. 上海市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C]//第八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论文集. 杭州: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健康素养中学生影响因素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健康信息素养评估研究
以健康共治实现全民健康管理
优化护理首诊宣教内容对心血管患者阶段性掌握宣教内容的影响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