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伪慈善”玷污了真公益

2017-11-25 21:59姬建民
中华魂 2017年2期
关键词:受助者公益事业慈善

文/姬建民

不能让“伪慈善”玷污了真公益

文/姬建民

前些时日,在央视、网络和报端看到一则“揭秘大凉山公益作假”的视频:在四川凉山布拖县一带,有衣衫褴褛的10多位村民分为两排,前排蹲着小孩,手中都拿着一叠厚厚的百元钞票。“志愿者”拍下公益村民的视频后,只见一名穿着白色T恤、名叫“宿州杰哥”的主播正逐个收回村民手中的钞票,另一名穿着黑色背心、双臂文身的男子在一旁观看。事件被揭露后,这些“志愿者”倒也坦白承认“做公益有水分,假发钱”,就是为了“涨粉”,让大家多打“礼物”,赚下钱购宾利、买豪宅……

看到这则消息,真真让人出离的愤怒!

老实说,见过不要脸的,真

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本人虽然知道一些网络主播为了“网红”与赚钱,有根据打赏多少而“露点”多少的,也有一些明星、名人谎捐、赖捐和诈捐的,但好歹是这些人没有面对着那些偏远地区的贫困村民,更没有装模作样地把所谓爱心捐助的钱款拍完视频又收回去。这位“杰哥”还真是想得出做得来,居然为了欺骗那些有良知的粉丝,发钱直播后再收回。我实在想不出他们怎么就使得出来,也不敢想象那些贫困村民面对这种耍弄人的把戏是何种心情!

我一向对公益事业与爱心志愿者持有高度的敬意,因为他们克勤克俭、无私奉献,爱心善行、赞颂一片。我也极为愤恨这些天良丧尽的家伙居然鼓捣“伪慈善”,因为这不仅寒冷了贫困民众的心田,而且玷污了正在开展的公益事业的名声。

可怕的是,借助网络直播平台而恶意从事这种“伪慈善”的并非孤例。据披露,还有“黑叔”“ok哥”“山东梅姐”“花花”等。那些为了“网红”“礼物”(真金白银)而自愿脱衣露点、“想怎么约就怎么约”的姑且不论,此类以牟取暴利为目的(仅“杰哥”等每天收到的礼物价值5000到1万元不等),不惜戕害贫困民众心灵、触痛无助百姓心结的“伪慈善”,又怎能不遭有爱心有良知的人们的怒斥指责与唾弃!

公益活动以爱心为基石,以善行为目标,彰显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慈善事业当是传递温暖、促进和谐的高尚事业,不能容许一些心术不正的家伙借此兜售其奸,更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满锅汤。因此,如何惩治这种“伪慈善”勾当,怎样抚慰那些受到伤害的百姓的心灵,对于确保爱心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

良心是做人的脊梁骨。正是有了这种良心,贫困的保洁女工可以拾重金而不昧,生活拮据的送水哥能够送一桶水捐出2元钱,以捡破烂为生的父子给地震灾区捐献出带有汗水与体温的几十元钱……特别是北京东四十条一家慈善机构的创办者杜聪,自愿放弃华尔街投行的高薪,自掏腰包办起公益基金会,承受着巨大压力投身公益事业。他先后帮助两万名孩子完成学业,有2510多名孩子考上了大学,其中不乏著名学府。他不把慈善视为施舍,更尊重受助者的尊严,播种下爱心与感恩的种子,现在基金会里不少工作人员就是昔日的受助者(见《北京晚报》)。比较出真知。以此比照那些没有半点良心的“伪慈善”者的丑陋,何止云泥之别!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不能再让“伪慈善”者施虐欺诈。窃以为,目前虽有网信办出台的新《规定》,对禁止传播色情、暴力等违法违规信息、规范新闻信息直播、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要求,但对涉嫌欺诈的“伪慈善”行径,更应有明确的法规予以惩治。借此以绝迹打着各种旗号的“伪慈善”活动,也维护好爱心公益事业的美好声誉。

猜你喜欢
受助者公益事业慈善
“受助者”助人,好样的!
慈善之路
财政部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公益性社会组织 申领公益事业捐赠票据有关问题的通知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如何看待之“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关于慈善行为和慈善促进的几个问题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