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生掉进“裸贷”陷阱说开去

2017-11-25 21:59丘生
中华魂 2017年2期
关键词:债主虚拟世界身份证

文/丘生

从女生掉进“裸贷”陷阱说开去

文/丘生

《齐鲁晚报》载:去年9月26日是女大学生张雅最后的借款宽限期,债主声明,如果到期仍不还钱,那两段自拍的裸体视频和多张裸照,连带她的家庭、大学信息,将被无情公布于学校校吧和相关QQ群,让她赤裸裸地在大庭广众下曝光。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寒假开始前,张雅通过借贷宝平台拿到了5000元借款,双方约定利息为每月20%,期限为一个月。在债主要求下,她拍摄了自己的裸照和一段长达5分钟的不雅视频,视频里她把身份证放在胸前及身体其他部位不断摆拍,拍完后交给了对方。这便是网上盛行的“裸贷”。

这种“裸贷”是“断崖式贷款”,“死胡同式贷款”,很可怕,一旦还不上钱,除在校吧、相关QQ群公布个人裸照、个人信息外,甚至父母还会收到催债短信或者孩子的裸照。更严重的是,无钱还贷还要受债主摆布,出卖自己的身体。四川女孩小玉几个月前一次创业失败让她背上3万多元债务,她只好“裸贷” 应急。因为到期还不了钱,目前债主正在四处“推销”她。这个1996年出生的川妹子,每个月的“包养费”标价为7000元,还可以随男方去外地任何一个地方,与“性奴”无异。

事实上除了不幸的张雅、小玉,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女孩子掉入了“裸贷”陷阱。据不完全统计,济南、东营、烟台、青岛等地至少有百名女孩卷入“裸贷”其中,年龄多在22岁以下。

又有消息说,广东一帮骗子冒充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单位的调查专员和专家,用假医假药诈骗近300万元,受害者多数是老年人。

还有媒体报道,广州市民小菁(化名)和济南市民小庚(化名)在近期发现自己被冒名在济南注册了公司或个体户。他们在济南的工商部门查询注册信息后发现,注册人使用的是他们曾经丢失的身份证。

是不是有人出售这些身份证?记者在QQ手机端搜索“二代证”,搜到一些头像为“出售身份证、银行卡、淘宝到付”或昵称为“二代证”的QQ号。记者随意添加了几个卖家,以开公司需要买身份证为由咨询,便有卖家透露,二代身份证最低350元一张。

阅读到这些文字,真有鲁迅先生所形容的“毛骨耸然,汗不敢出”之感。虽然听说网上乱,但没想到乱到这种程度。这些乱象尽管五花八门,但可以归结为两个字:“诈骗”。冒充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单位的调查专员和专家欺骗老年人是直接诈骗,“裸贷”是打着贷款名义的变相诈骗,网上出售身份证则是间接诈骗。二代身份证的市场很大,用来办不负责任的公司是一大用途,还可以用来酒店开房,买火车票,办手机卡,一旦被犯罪分子利用,其后果不可想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飞跃,现代人客观上已经生活在两个空间,一个是现实社会生活之中,一个是网络虚拟世界,而且网络虚拟世界占据了更大比重。想一想,从居家、上班路上到办公场所,电视、手机、电脑与人们如影随行。在这种情况之下,当下犯罪分子犯罪往往不是破门而入,而是利用鼠标点击轻松“潜入”。网络虚拟世界的混乱直接伤害了公民的权益甚至生命,无形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波及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度的形象。对此,我们岂可等闲视之!

令人欣喜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已经出台,定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但现实告诉我们,法律是人制定的,再好的法律也还需要人来贯彻执行。对出台的网络安全法,必须采取有力的跟进措施,才能发挥强大的法律威力。我觉得,以下几点必须注意:

首先,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网络安全法,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卫的武器。

其次,要大力加强网络电子警察队伍建设,让他们的“千里眼”、“顺风耳”遍布网络的各个角落。

还有,要充分发动群众,发挥群众的作用。网络犯罪受害者要第一时间向网警求助,网络犯罪发现者要及时检举网络犯罪行为,司法部门对举报者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无论人类怎样发展,平安幸福始终是生活的主旋律。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全民动手,一定能还网络一个清平世界。

猜你喜欢
债主虚拟世界身份证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据说最近流行晒身份证,各路大神都被炸了出来
学会止步,亦是一种智慧
趣说古人的“身份证”
中国再次成为美国最大“债主”
拥抱虚拟 珍惜现实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locutors’ Choice of Speech Strategies and Their Power Strength
立足现实世界 正视虚拟世界
神回复
作为“债主”,中国怎么样能“威胁”到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