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2017-11-26 10:51袁化麟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3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其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应用能力,同时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关键。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阅读质量、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对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100-0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及正确阅读的方法。如果单纯的靠教师进行讲解将很难实现阅读技巧的掌握,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应用,从而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能力。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投入学习之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率。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应用进行简要探讨,以期能够为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做出一点贡献。

一、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教会学生认识生字生词,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分组讨论以及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内容的情景剧表演等等都是合作学习的形式,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进而使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观点的表达,在共同合作探究过程中实现思想的碰撞,进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提升課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人格培养

合作学习的应用能够调动全体同学进行参与,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全体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教学实践中班级里的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鲜明的个体,其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都不尽相同,应用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可以互帮互助,相互带动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能够促使每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的同时体会小组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及良好人格的形成。

3.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

由于小学生的阅历相对有限,对于文章内容及主旨思想很难进行全面理解。如果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仅由教师单方面传授,学生很难将知识进一步内化,应用合作学习学生通过自身对知识内容的分析探讨,各抒己见,在探讨抒发观点过程中取长补短,教师在进行恰当的引导,进而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思维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

1.合理进行小组划分

进行小组划分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无论哪种方法都应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在教学中进行小组划分应遵循以下规律,首先,小组与小组之间学生的素质能力应均衡,以示公平。此外,还应结合教学内容全面衡量进行小组划分,从而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小组划分可以根据从学生日常表现及平时学习成绩进行,保证优差生相融合,从而使每个小组间的平均水平相当;此外,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小组划分,例如,在学习《夸父追日》这篇文章时,教师首先进行问题的设置“同学们认为夸父这种徒劳无功的追日行为可取吗?说一说你们的看法。”此时自然会出现两种声音,一部分学生认为可取,对夸父的行为表示赞同,另一种声音认为不可取,对夸父的行为持反对意见。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意见将其划分为两个小组,组织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探究及理解,在探究之后组织全班同学生进行共同讨论,分享交流成果。

2.营造合作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更有效的应用合作学习,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兴趣。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将学生引入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之中,从而建立快乐的合作学习环境。通常情况下,合作学习都已小组为单位开展,因此教师可在开课之前根据一定规律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通过做游戏或相关问题讨论等方法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熟悉起来。进而拉近组内成员之间的距离,此时教师组织小组之间进行竞赛,让各组成员意识到个人的荣誉与小组的荣誉息息相关,以此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有效性。例如,在进行《画杨桃》这篇文章的学习时,此文的主旨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将得到不同的感受。教师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画橙子的活动,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后,画出各自观察到的橙子的形象,之后将每个小组的作品一一展示。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这样的小组氛围中,平时表现不积极或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的学生也能够被带动。教师在大家展示之后进行恰当的点评,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采取分组讨论形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阅读教学,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提升学生对文章内容及文章层次的理解,进而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及阅读习惯。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恰当的引导,进而有效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引领学生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达到新的高度。例如,进行《鸟的天堂》这篇文章合作小组讨论学习时。此篇文章的学习目标是,首先有感情的进行文章朗读,同时能够将文章描写景观特点的优美句子进行背诵,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成员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段阅读,当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进行提问:“巴金爷爷曾经过几次鸟的天堂?每次经过其景色又有那些不同之处呢?”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第一次见到鸟的天堂是鸟群、有的说是大榕树、有的说是……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课堂气氛异常浓烈,对文章的理解与剖析更加的深入准确。最后教师通过总结与点拨,结束小组讨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实现了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进一步探究,将合作学习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从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杜博涛.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探讨,新课程导学[J].2015(19)

[2]孙冬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应用研究,亚太教育[J].2016(10)

作者简介:

袁化麟(1963-),男,汉族,专科,宁夏彭阳县人。工作单位:宁夏彭阳县第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