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角下形体训练课程内容体系的创新构建

2017-11-27 04:01贵永玲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通识形体课程内容

贵永玲



通识教育视角下形体训练课程内容体系的创新构建

贵永玲

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根据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形体训练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结合多年形体训练教学的实践经验,从课程目标、理论、技术、能力四方面对传统形体训练课程体系提出改进、补充和完善的建议,创新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形体训练课程内容体系基本框架,使形体训练课成为应用型大学实施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思想教育的前沿阵地,提升大学教育教学质量。

通识教育;形体训练;课程内容;构建

前言

培养面向地方面向行业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各应用型大学的根本任务[1]。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成为当前我国应用型大学深化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通识教育思想强调学生基本素养的全面均衡发展和基本能力提升,真正目的在于形成融会贯通的知识,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奠定基础,它是通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必由之路[2]。形体训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整型”为主要目的,汲取芭蕾舞的“开、绷、直、立”四要素,塑造优雅姿态、提高内涵修养、传播高雅艺术、增进体质健康的一门身体训练科学。它所具有的教化功能、健康功能、健身功能、智育功能、美育功能、文化传承功能都与通识教育思想精髓不谋而合,是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思想在我国高等教育实施的必要手段。但目前一般应用型大学的形体训练课程教育思想体系比较陈旧,难以跟上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内容体系比较落后,还仅仅停留在简单简化舞蹈专业基础训练上,以基本技术教学为主过于重视课程专业性的教育功能而割裂和忽视了形体训练其他功能部分的协调统一,并没有成为融合与贯通意义上的通识课程。在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对形体训练课程教育功能的更高需求,在广泛调研征求专家学者观点的基础上,针对一般应用型大学现行的形体训练课程内容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内容的选编原则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总体构建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理论、技术、能力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优化和完善,创新构建通识教育视角下形体训练课程的内容体系,以期能够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1 通识教育视角下形体训练课程目标的改革和完善

通识教育是培养人的理性和心智的教育,是一种人格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3]。这就要求形体训练课程目标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明确的课程目标是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内化和具体化的直接体现,为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指明方向,也是构建课程内容体系的重要依据[4]。通过广泛的实践调查发现虽然当前一般应用型大学形体训练课程在教育功能的设计上有很大发展,但在具体教育对象上缺乏对不同专业、不同学院的学生主体在课程教育目标上的精准化规范,导致很多学校的课程目标因为不分学生主体而变的模糊不清,内容安排简单粗放不够精准[5]。根据应用型大学的培养目标和任务,结合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引,要求应用型大学的形体训练课程首先要在教育教学观念上进行两点改变:第一其内容体系的构建要突破学科和专业的局限和壁垒,让学生以多学科综合的广阔视角观察和认识形体训练,把相互分割的知识综合在一起,使之形成完整的形体训练知识观;第二要注重学生社会性适应性、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为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职业人做准备。具体来讲,就是要将形体训练课程内容体系与现实生活、相关多学科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场景、专业特点、健康健身相结合,紧跟时代发展对学生的更高要求以及学生完成高层次社会化的自身需求,精选教学内容,将教化功能、智育功能、健康功能、美育功能、健身功能、文化传承功能进行充分的有机整合达到多功能教育目的。综上所述,在通识教育视角下创新构建应用型大学的形体训练课程内容体系总的课程目标明确定位应该是:贯彻通识教育思想,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培养每一位学生锻造形体美和健康生活、积极工作的能力与习惯。

2 通识教育视角下形体训练理论知识内容的构建

2.1 理论知识的布局与安排

专业知识、基本理论、技能训练等各个模块不过是若干个不完整的知识碎片,而通识教育的理念要求学生能把这些碎片互相联通起来,整理成为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进而形成一种自己的、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传统形体训练课程内容大多只重视技术的学习,而忽视理论知识学习的作用。通识教育力求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因此形体训练课程理论知识内容的构建不仅不能缺失,而且不能仅仅只局限在纯理论的学习上,应将理论与技术、能力进行有机结合并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系统而及时的理论解释,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并“为我所用”。进行理性思考会大大提升学习的热情和练习的积极性,有助于促进“锻造形体美习惯”的养成。

2.2 理论知识的内容选择

通过对形体训练课程理论知识的分析和整理,适合应用型大学的形体训练课程理论知识体系可归纳为形体训练概述、形体训练基本术语、形体训练与健康、形体训练与健身、形体训练音乐及动作编排5大部分。

形体训练概述主要说明形体训练的基本概念、目的和任务、基本内容及方法、以及形体训练的特点、意义。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形体训练课程形成一个初步了解和整体认识,为进一步的学习夯实基础。形体训练基本术语是用来描述形体训练动作和技术的专门用语,是形体训练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学生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规范的术语,有助于技术动作正确概念的建立和掌握,提高学习效果,还有助于形体训练项目的开展、交流和普及。形体训练与健身、形体训练与健康理论知识主要涉及生理解剖依据、人体形态美的评价标准以及健身原理等内容,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有利于将形体训练的锻炼和学习跟相关学科紧密关联起来,达到更大范围内的融会贯通,有助于学生理解形体训练的真正意义,发挥形体训练的健身、健康功能。形体训练音乐及动作编排主要涉及简单乐理、音乐风格和选择、以及简单动作编排原理和方法等理论,是形体训练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通识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形体训练动作练习离不开音乐配合,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关系到练习时的心境和学习效果。形体训练动作编排是形体训练学习的升华,通过结合音乐将动作进行编排,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动作的熟练和对动作美的欣赏,陶冶情操,还可促进和同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形体训练课作为选修课其教学时数安排有限,虽然理论部分的学习很重要,但占用教学时数不宜过多。形体训练的基本术语、形体训练与健康、形体训练与健身这部分的理论知识在技术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的穿插贯穿最为适宜。

3 通识教育视角下形体训练技术内容的构建

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已从单一型转向多元复合型,要求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发展,这也正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形体训练技术部分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各种富有针对性的训练手段来改善形体的原始状态,从而提高人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控制力和表现力,增强可塑性的一系列基础训练,是实现形体训练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6]。在应用型大学的形体训练课程中贯彻通识教育理念,其技术内容的安排要加大对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并注意其系统性、合理性。精选技术教学内容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3.1 加大形体礼仪的内容比重

形体基本训练中的立、坐、行等姿态练习不仅有利于锻炼身体、塑造形体,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与礼仪知识,如基本日常生活礼仪,舞会礼仪、餐桌礼仪、面试礼仪等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练习热情。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信,是学生顺利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一项必备技能。

3.2 丰富适合男生特点的形体训练内容

实际教学中,多数大学规定形体课只能由女生选报,教学内容也多以针对女生特点而设,忽视了男生学习形体训练的现实需求,严重偏离了应用型大学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目标。重视男生的形体训练课程建设,需要分男女设置上课班级,并针对男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精选和丰富教学内容。

3.3 突出内容的时代性,加快网络课程建设

形体训练内容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流行、呈现特点,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推进,熟练运用现代传媒和网络已成为当代学生学习方式的主流。形体训练技术内容的选择一定要紧扣时代脉搏,实时引进和更新。创新多途径多种类的教育方式,加快网络课程建设,可以使内容学习与学生习惯快速对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终生“锻造形体美习惯”的保持。

4 通识教育视角下形体训练表演、健身指导、创编等能力内容的构建

通识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形成融会贯通的知识,为每个学生的自由发展奠定基础,其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自由人联合体的形成。形体训练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形体训练课程的全过程,其应达到的能力培养目标主要有:纠正错误形体姿态的能力;对简单动作讲解、示范、自学的能力;科学进行形体训练健身的能力;基本的表演、展示的能力;简单的创编能力以及音乐与美的鉴赏能力等。其中表演、健身指导、创编能力是学生锻造形体美综合能力的集中升华和体现,其教学内容的构建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

4.1 教学过程的培养

形体训练的诸多能力是在具备一定知识的前提下,经过不断的实践培养和训练才能获得的。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进行理论、技术部分教学时,要深刻认识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还要让学生也获得同样的认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纠正错误形体姿态的能力;对简单动作讲解、示范、自学的能力;科学进行形体训练健身的能力;基本的表演、展示的能力;简单的创编能力以及音乐与美的鉴赏能力等都可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完成。

4.2 考核与评价

考核与评价也是形体训练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基本的表演、展示的能力;简单的创编能力以及音乐与美的鉴赏能力迅速提高的重要时机。考核与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化并大胆创新,具体方式的选择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首要目标。要改革和完善传统形体训练的考核评价方式,不能只是关注学生某个舞蹈组合的熟练度和一些身体素质的状况,还要对比如学生的姿态、动作组合的编排等各项能力进行集中考查和评价。要让形体训练的考核与评价成为学生的一个自我展示,互相学习的平台。

5 结语

通识教育视角下形体训练课程内容体系的创新构建为形体训练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一般应用型大学形体训练课程内容体系的合理化构建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同时也要有一个依据时代背景变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课程内容体系构建一方面受制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整个社会背景、学生发展需求,以及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和制约。

[1] 肖章柯.应用型大学实施通识教育探微[J].北京教育(高教), 2011, (05):27-28.

[2] 倪胜利.通识教育:真谛、问题与方法[J].教育研究, 2011, (09):94-97.

[3] 朱慧芳,蔡皿.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10):92-95.

[4] 林少琴.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目标设置若干现象分析[J].体育学刊, 2013, (04):87-89.

[5] 倪洁.高职院校形体训练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向[J].湖北体育科技, 2016, (01):79-82.

[6] 路凤萍.普通高校形体礼仪课程构建的实验研究——以深圳大学形体礼仪课程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4, (03):125-128.

The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of Body Shape Training Curriculum Content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l Education

Gui Yongling

Guided by general education concept, according to applied university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and general regulation of body shape training curriculum, combined with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body shape training teach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supplement and perfect of the traditional course system from 4 aspects--objective, theory, technology and ability, innovate the construction of body shape training curriculum content system that adapts to the new era, builds the training as the frontier in executing quality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lifelong sports and health first thought education in college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general education; body shape training; course content; construction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DJG-2016-ZD01)

贵永玲(1976-),女,河南郑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体育系,河南 郑州 451191 Sport Department, Zhenzhou Shengda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Zhengzhou 451191, Henan, China.

G807

A

1005-0256(2017)07-0032-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7.013

猜你喜欢
通识形体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