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望与文化资本的权衡: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地位两极化研究

2017-11-27 04:01郑文强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两极化声望资本

郑文强



声望与文化资本的权衡: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地位两极化研究

郑文强

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退役运动员职业声望和文化资本概念的界定与运用,来分析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地位两极化现象。研究认为:退役运动员的职业声望是运动员成绩资本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文化资本对于退役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分别表现为具体化、客体化和体制化三种不同形式。结合退役运动员职业地位两极化的不同案例进行分析,得出造成两极化的原因是以下三个内部因素:退役运动员成绩资本转化为职业声望的不彻底;过于注重自身的职业声望而忽视对文化资本的获取;声望与文化资本在职业地位获得中的发展不协调。

退役运动员;职业两极化;声望;文化资本

前言

在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职业地位的看待也发生着较大的变化。职业虽有万千,但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进而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实属不易。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职业,在我国众多职业中具有相对较高的社会声望。每一位运动员都知道自己运动生涯结束后要面临再就业问题,每一位运动员都想拥有一个近似,甚至高于运动生涯时期的职业地位,社会学中把这种行为称为“向上的社会流动”。每一位退役运动员都能够做到职业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向上流动吗?现实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我国退役运动员的职业地位两极化现象明显,且日趋扩大,有的名利双收,有的落魄街头。

目前,学术界对退役运动员关注较多的是再就业问题的困境以及为走出困境所制定政策、法规、财政等社会保障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这些措施对于解决退役运动员职业地位的相对稳定有较大的帮助作用,对于分析运动员职业地位两极化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除此之外,还要看到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地位两极化现象一直存在,且有增无减的根本原因是未能权衡好自己职业声望与文化资本这两个内部因素。因此,如果内部的因素不能够解决,外在保障给的再多,那都是治标不治本。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从职业声望和文化资本两个因素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才能真正认清这种两极化现象,有针对性的建言献策。

1 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地位中的声望与文化资本

1.1 职业声望

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是一种职业转换过程,运动员在未退役之前,其职业地位的获得靠的是自身所具有的成绩资本,而在退役之后随着职位的转换,其自身所具有的成绩资本也随之转变为一种职业声望。换句话说:“成绩资本就是一种声望”。

在运动员职业转换过程直到获得新职业的初期,职业声望所带来的名人效应为运动员打开了通往不同职业的大门,并在职业获得的初期仍然起着较大作用。1但随着运动员退役时间和获得新职业工作年限的增长,这种由成绩资本所带来的职业声望优势将不断减少,但还会一直存在。新的职业对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将进一步带来职业声望与地位不符的现象。

1.2 文化资本

该文所指的文化资本是特指退役运动员所具有的文化资本,表现形式如下:(1)具体化,是指通过所受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早期的学校教育)或培训,使个人拥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工作适应能力或者职业修养。(2)客体化,是指以依附于某种物品上呈现的,是文化观念和能力的实体化,只有当这个文化的载体 (运动员)具有使用、理解、欣赏文化产品的能力时,才可以说他真正拥有了某种客体化的文化资本。(3)体制化,这种形式的文化资本是经过某种制度确认的文化资本,它常见的或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毕业证书、单位证书和职称证明等确定的学术资格或文化程度2。因此,具有以上表现形式的才称之为运动员的文化资本。在运动员获得初职或在初职地位的早期,文化资本相对职业声望不会有太明显的优势,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或到职业的中后期,退役运动员的文化资本优势将会逐渐凸显,且逐渐超越职业声望。

2 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地位两极化的表现类型

以职业声望和文化资本是否能有效利用为判断依据,可以将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地位两极化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名利双收型:该类型的退役运动员能够及时有效的利用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所创造的职业声望,或用职业声望去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文化资本(大学进修或职业培训等),从而在不同的职业领域获得了自己理想的社会地位。从以下几名退役运动员的成功转型我们便足以看出。

案例一:田亮、刘璇涉足娱乐圈,在2004年奥运会夺金后,田亮与英皇娱乐签约,跳水王子正式踏入娱乐圈。此后,田亮一直广告代言不断,在电影产业中扮演诸多角色。悉尼奥运会平衡木冠军刘璇,在2001年退役之后走进了北大学堂,之后成功踏入娱乐圈。2010年签约TVB宣告进军香港娱乐圈。案例二:李宁的商海打拼, “体操王子”李宁宣布退役后,放弃了进大学、当教练、走仕途的机会,毅然决然下海经商,两年后,李宁创造了自己的品牌,并在10年时间创造了中国体育产业的诸多奇迹,成为众多欲从商的运动员崇拜的偶像。案例三:邓亚萍领衔“政坛新军”从乒乓女王到剑桥博士,从申奥形象大使到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邓亚萍还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过职务。

(2)穷困潦倒型:该类型的退役运动员最初都是拥有较高的职业声望,但他们并没有利用好自己的职业声望或成绩资本去获得自己的想要的社会地位,与做运动员时期的职业声望相比形成了“向下的社会流动”,变得“穷困潦倒”。

案例一:艾冬梅变卖奖牌维生计,曾经获得过世界长跑冠军的艾冬梅,退役后,一家三口租住在北京一个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仅靠300元工资生活。为了养家糊口,艾冬梅夫妇摆过地摊,可生活依旧艰难。以致其宣布:要变卖金牌,以缓解生活的压力,开价是“金牌1000、银牌500、铜牌300-500”。案例二:张尚武重回地铁卖艺,张尚武在18岁时曾获得两枚大运会体操金牌,因伤退役后他被网友发现在北京的地铁里卖艺,由于生活窘迫,将金牌以150元的价格卖掉,在经历了开公司、被陈光标高新聘请等一系列风波之后,如今他又被发现在北京卖艺。案例三:曾在1993年西班牙游泳世锦赛上打破5项世界纪录的“泳后”戴国宏,在退役后只能依靠卖服装和卖菜为生。

3 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地位两极化产生的原因

3.1 成绩资本转化为职业声望的不彻底性

以上案例中的运动员都是一些重量级的运动员,都是凭借着高超的技术和优异的运动成绩获得职业生涯时期的宝贵成绩,这些成绩变成了运动员的“资本”。在某种程度上讲,他们在退役之前所获得的成绩资本相差不大,也就是说在退役后所具有的职业声望是几乎是等同的。之所以出现退役后这种两极化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成绩资本转化为职业声望的不彻底性。在退役后的初职地位获取中,退役运动员没有得到与职业生涯时期成绩资本相当的职业声望,这就直接造成了职业转型后社会地位的“向下流动”,从而获得较低的社会或职业地位。知名运动员尚且如此,可见那些处在二线或者没有取得大赛成绩的运动员,退役之后的生活可想而知。

3.2 过于注重自身的职业声望忽视对文化资本的获取

在对文化资本的解释中提到,退役运动员所具有的文化资本有三种表现形式。由于运动员在职业生涯期间,过于注重自己的职业声望而忽略了对文化资本的获取。首先,在具体化的资本形式中,部分退役运动员没有把握好国家和社会为运动员提供的专门的教育或培训,这样就使得他们在知识、技能、职业修养、工作适应能力等具体文化资本方面存在欠缺,对今后从事的新职业自然没有能力胜任。其次,在客体化的文化资本方面,运动员通过运动成绩为自己创造出了职业声望,这也是一种自身所承载的文化资本,是他们未来走向新的职业的敲门砖,李宁的成名,使得商家借用他的名字创立国产运动品牌,并创造了不朽的传奇。3这正是一种善于利用客体化,文化资本的结果。最后,在体制化的文化资本中,通俗的讲就是运动员应具有的就业资格,是通过学历及运动等级体现出来,是靠运动员的艰辛努力得来的,这是他们退役后的职业转型中的有力“敲门砖”。对以上三种文化的资本的重视与否,直接关乎退役运动员职业地位的社会流动方向。

3.3 声望与文化资本在职业地位获得中发展不协调

从一名退役运动员转型为不同的职业者后,职业声望和文化资本在其现有的职业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获取最初职业的前期,职业声望所起的作用又称为“名人效应”所起的作用大于其所具有的文化资本。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职业声望在维持职业地位的作用逐渐变小,到中后期阶段文化资本的地位将超越并取代职业声望,并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因为文化资本在职业地位中价值体现与职业声望相比不会立即见效,要有一定的过程,这一过程就如同“筛子理论”中所讲的,“只有筛够足量的金沙,才能留下金子”。正如我们退役运动员一样,拥有同样职业声望的退役运动员像是进入筛子的“金沙”,经过长久的筛选留下来的才是“金子”。此处的金子指的就是既拥有职业声望也拥有文化资本的退役运动员。因此,退役运动员要想获得理想的职业地位,完成社会地位的“向上流动”就必须同时具备相应的职业声望和足够的文化资本。

4 结语

综上所述,从声望与文化资本的视角对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地位两极化现象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当前仅仅从制定政策、法规、财政等社会保障方面去解决这一现象是不够的。这只是这一问题解决的外部因素,应该从运动员的自身的内部因素抓起,那就是职业声望和文化资本。这两个因素都来源于运动员自身,只有将运动员自身所具有的成绩资本转化为与之相符的职业声望,注重运动员文化资本的投入,将两者进行有效协调发展的同时,再加之一些社会保障层面的外部力量来助以推动,才能真正解决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地位两极化的问题。

[1] 钟秉枢.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我国优秀运动员群体社会流动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8(03):45-49.

[2]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60.

[3] 夏廷富.论文化资本对优秀运动员退役后成功转型的影响[J].商,2015,(10):275.

[4] 杰·科克利.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M].刘精明等议.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96-401.

[5] 约翰·J·麦休尼斯.社会学[M].风笑天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84-286.

[6] 丁玲玲.对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6):34-36.

Balance Between Reputation and Culture Capital:A Research on the Polarization of Professional Status of Retired Athletes in China

Zheng Wenqiang

Through the adoption of documentation method, and the 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 on the notions of retired athletes’ professional reputation and culture capital, the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phenomenon of polarization in retired athletes’ professional status.The research brings a conclusion that retired athletes’ professional reputation is a form of their records experiences.But culture capital exerts different forms on this special group of people (retired athletes), respectively are specification, objectification and systematization.By making an analysis on different cases concerned with the retired athletes’ professional status polarization,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re are three inner factors that lead to polarization, respectively are incomplet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retired athletes’ records experiences to their professional reputation, too much emphasis on self-reputation with an overlook at the acquisition of culture capital and an imbalance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reputation and culture capital in the acquisition of professional status.

retired athletes; polarization in professional status; reputation; culture capital

郑文强(1991-),男,山东泰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史。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Guangxi, China.

G8

A

1005-0256(2017)07-0117-2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7.050

猜你喜欢
两极化声望资本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程序员在俄罗斯最具声望
悼李公正中先生
网络作家正在“两极化”
跟踪导练(一)5
如何处理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中国影视资本“拥抱”海外
网络电台陆续获资本青睐盈利模式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