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体育教师需注意的问题①

2017-11-27 11:21冯芳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8期
关键词:运球体育课体育教师

冯芳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安福镇安福小学 四川南充 637000)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体育教师需注意的问题①

冯芳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安福镇安福小学 四川南充 637000)

根据报道显示,体育成绩的分数在中考成绩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从原来的30分上升到55分,甚至会上升到100分。因此,体育课在学校教育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如何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是每位体育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解决的问题。该文将从体育教师的角度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教师 提高

学校是我国开展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能否全面贯彻执行各项教育、体育方针;输送优秀的体育人才;体育教师成为这些使命的执行者和组织者,教学质量便反映了体育教师教学成果的好坏。因此,文章将从体育教师的角度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1 体育教学质量的含义

体育教学质量是指体育教学效果的综合体现,主要由学生学习效果的各目标要素集合而成,指向的是教学结果,并非学习过程。同时衡量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可以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品质、基本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等方面展开[1]。

2 体育教师

在体育课中影响教学质量的最关键因素是教师。因此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应从素质、教学方面来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 体育教师素质方面

2.1.1 思想品德(各种品质)

教师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行为表现直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2]。首先,应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出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人才,教师拥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引导学生,因此,高尚的思想品德是首要条件。其次,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应具有教学严谨、刻苦钻研、敢于创新的精神,随着教育改革,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最后,应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对待工作,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学生,应全面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在整个体育教学中做到:“以身作则,以身立教”。

2.1.2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技术水平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也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如果教师具备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技术、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不仅能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崇拜,而且还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快速提高,否则将适得其反。

2.1.3 教师的专业工作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个行业都需要全面人才。然而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因此作为教育行业的一名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还应具备专业能力(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能力、领操和指挥能力、运动能力等)。然而,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体育学科的室外互动较多,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纪律和安全的维持上具有更高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还应具备体育课堂的管理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使命。

2.2 体育教师教学方面

2.2.1 在教学前教师应优先做好课前准备

许多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就是教师随意安排学生绕操场慢跑几圈,做一些准备活动和游戏就达到了要求,根本用不着与其他学科一样备课。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备好课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就是教学生体育理论知识、技能技术动作和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训练。然而每节课都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要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备好课,否则将无法达到预期目的。那么,怎样才算备好课呢?笔者认为备好课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实践和理论教材的比例、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2)要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科学、可实施的教学目标。并且找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针对重难点设计好练习方法和内容,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掌握重点,攻克难点。(3)要准确的示范所教的技术动作并详细的讲解动作要领,估计学生在学习、练习时易出现的错误并制定出有效的纠错方法。(4)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体能和运动基础、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制定最佳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

2.2.2 教学中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1)课堂教学的导入。

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因为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体育教师应选择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导入方法。

(2)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富有趣味性、竞争性。

为了让学生掌握新授的技术动作,大部分教师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练习同一个或同一节动作,这样会使学生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和不认真练、不愿意练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喜好、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运用灵活的、富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教学方法和多变的组织形式来诱导学生的主动性。例如:150m的追逐跑,利用追逐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法是每跑道安排二名学生,成前后站立(前后距离15 m)在直道听到口令时绕操场以70%的速度快跑,进入弯道时拼尽全力加速追逐在前跑的学生到直道时停下。当后面的学生追上前面学生时,输者受适当的惩罚。这种方法具有竞争性,使学生在比赛中保持着很高的兴奋性。150m的追逐跑下来虽然同学们满头大汗、气喘嘘嘘,但没有一个人觉得累。又如:行进间直线运球练习,采用分组运球(在运球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运球姿势)。直线运球时通过一个障碍物变换一种运球姿势(高、低运球、左右手交换运球等)。通过不同的运球姿势,不但提高了运球水平,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氛围,从而完成教学的任务。

(3)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

学生个体发展,即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要善于认识和理解学生个性差异,尊重个体差异的存在,并对学生施加引导和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特别是后进生,教师应关心爱护他们,做到多辅导、多帮助,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自信。依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评价方法,并提出对应的教学建议,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在课堂中使他们充分体验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从而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4)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在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中提到:体育课程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以及培养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放在重心位置;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和专长,是体育课程和教学中最重要的事情[1]。因此,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用各种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而且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上好体育课。

(5)把握好训练时间和运动负荷。

把握好训练时间和运动负荷,是保证练习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识性的理论知识,又要适度地进行体育训练。这里的适度是指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各自的年龄、体质及对他们训练的承受能力要充分把握好运动负荷和时间。练习时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才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可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效果;过大,超出了人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人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不良后果和事故伤害。所以,体育教师要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2.2.3 在教学后应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也是体育教师最重要的教学行为和促进自我成长的关键。教师应及时、主动、准确地对教学进行反思,使教学始终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保证教学能高质高效地进行;只有在自我反思、自我总结中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能力才会有本质性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才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3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体育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在教学中全面地、认真地审视教学,寻找不足,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努力实践,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自身素质和技能,不断总结自身的不足,在教学中做到扬长避短。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自己风格的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精益求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进而推动体育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1]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于素梅.对体育教学质量内涵及影响因素相关问题的研究——从强化体育课谈起[J].体育学刊,2014(2):81-85.

[3]王和平,马丽君,胡苏秦.决定体育教学效果的因素研究[J].洛阳师专学报,2012,19(2):106-108.

[4]查方圆.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研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5):57-60.

[5]宋振奎.影响中职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8):165-166.

G807

A

2095-2813(2017)06(c)-014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8.140

冯芳(1989,8—),女,汉,四川遂宁人,研究生,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运球体育课体育教师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体育课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